每天資訊行走涇陽之涇陽碑石《花行同業公會會館碑記》

菜單

行走涇陽之涇陽碑石《花行同業公會會館碑記》

作者 嘉境

該碑2017年6月,在涇陽縣涇幹湖廣場西側建築工地出土,現為涇陽縣文物旅遊部門保管。

行走涇陽之涇陽碑石《花行同業公會會館碑記》

該碑青石質,無座,碑額殘,碑現殘石高約124釐米,寬約44釐米。碑文首行殘存文字為“花行同業會公會館碑記”,從碑文內容分析,殘損兩字,疑為“涇陽”。碑額殘存“垂朽”二字,疑原文為“永垂不朽”。立碑時間為1935年7月。

行走涇陽之涇陽碑石《花行同業公會會館碑記》

碑文楷書,主要記載涇陽縣花行同業會會館建設的來由,碑文為“前任陝西旬邑縣縣長山西陳蘭卿沐手敬撰並書”,撰寫別具一格,其中“火神”“財神”單列兩列,甚為少見。 該碑石的發現,對研究民國時期涇陽縣棉花產業發展、棉花貿易等具有一定價值。

行走涇陽之涇陽碑石《花行同業公會會館碑記》

行走涇陽之涇陽碑石《花行同業公會會館碑記》

行走涇陽之涇陽碑石《花行同業公會會館碑記》

該碑因時間和石質原因,碑文不清晰,透過拓片,現錄碑文如下(殘損不清文字以□代替):

□垂□朽

□□花行同業公會會館碑記

□□□□□,難集,情疏則難洽,慮其難集必思,所以聚之。知其難洽,必思所以聯之。自京省府縣,逮於繁榮。□鎮會館之設,十有八九,□□□□□,意正欲以渙焉者,聚之疏焉,□聯之也。若涇幹者,居秦省之衝要,古稱名勝之□,歲以來,涇渠告成,產棉尤豐,以故四方之□□者,□群聚而樂就之,而漸致於繁庶。惟繁庶也,勢恐其鄰於渙渙,則倚重之義無存,情不免失之疏疏,則同體之誼弗敦。花行同志,有鑑諸此,遂切切焉有會館之謀,並殷殷然有募貲之舉。幸輸欵有數,即卜其地於邑之北門內西側,南北道北口,建立坐西向東(火神)關帝廟宇一座,以為館址。俾同人等,籍歲時之奉祀,既可以感發敬畏之真誠,尤得以交修會眾之和好,更足以由此擴而充之發展(財神)民族鞏固之精神。猗歟休哉。館之設,誠盛舉也,創之一時,垂之奕禩。於以知花商之居心甚厚,而用情頗篤矣。餘旅涇已久,花商內友好尤多,故於會館之落成之際,其首事者,李秀塘、何伯良、杜子林諸君,鹹囑餘為文以記。餘自惟淺陋,不事筆硯久矣,安能為文?但記者取其質,不取其文尚樸,不尚□□。貴其詳明,且盡而不貴其繽紛而採藻,況有美弗彰,君子引咎。餘雖不敏,尚可勉為質樸詳明之言耳,故不辭固陋而為之記。

前任陝西旬邑縣縣長山西陳蘭卿沐手敬撰並書。

涇陽縣棉業公會常務委員會主席何伯良、李秀塘、杜子林。

□□首人王耀堂、杜興祿。

會眾:順興通、天興益、瑞生祥、順記、積慶合、德茂隆、公信誠、德盛豐、積順裕、長勝益、聚義成、德記、義泰恆、聚盛合、德興成、萬豐昌、馥豐和、順興益、新記、同茂合、永義興、惟誠、義興公、裕源昌。

中華民國二十四年歲次乙亥夏曆七月吉日。

行走涇陽之涇陽碑石《花行同業公會會館碑記》

行走涇陽之涇陽碑石《花行同業公會會館碑記》

行走涇陽之涇陽碑石《花行同業公會會館碑記》

行走涇陽之涇陽碑石《花行同業公會會館碑記》

據西安醫學院人文科學系張雨新《民國中期陝西經濟中心由三原、涇陽南移西安的歷史考察》一文記載,從清代到民國前期(1911年-1927年),西安只是陝西的省會城市和政治中心,而陝西的經濟中心在渭北的涇陽、三原。到民國中期(1927年-1945年),隨著隴海鐵路貫通陝西,淪陷區工廠的大量遷入,西安的經濟逐漸繁榮並超過了涇陽和三原,逐步取代三原、涇陽成為陝西重要的商埠和西北五省物資集散中轉重地,成為陝西的經濟中心。

行走涇陽之涇陽碑石《花行同業公會會館碑記》

行走涇陽之涇陽碑石《花行同業公會會館碑記》

清代到民國前期,三原、涇陽四周農產品極為豐富,加之交通便利,渭北各縣所產的棉花、西北輸出的藥材和鄂、豫生產的布匹以及湖茶、蘭煙、甘寧皮貨皆以三原、涇陽為集散地,三原、涇陽遂成為東西部物資集散地、南北貨物轉運之樞紐。

其中,僅棉花和棉布一項,就有資料記載:“1915年,三原縣城就有花行40餘家,每家資本少者有四五千兩,多者達十萬兩,年進出棉花總量在100萬公斤以上。”1925年前後,三原還有各種布店40多家,棉布工匠數以百計,每年加工外運的棉布約在四五百萬匹。

行走涇陽之涇陽碑石《花行同業公會會館碑記》

行走涇陽之涇陽碑石《花行同業公會會館碑記》

涇陽、三原兩縣緊鄰,花行戶數預計也不會少。據涇陽作家遲騁《在橋底,遭遇一段漸漸遠去的歷史》一文介紹:涇陽橋底鎮在明代中後期即成棉花主要產地。民國初年,上海、蘇州一些有眼光的民族工業者為了發展民族紡織工業,特從美國引進優質斯綿品種,在涇陽大地一舉試種成功,橋底遂成為“涇斯棉”的重要產地。隨著棉花產量的逐年增加,經營棉花的購銷店鋪(舊稱花店)應時而生,在當時橋底鎮東西僅一公里長的街道上,大小花店最多時曾達20多家,“俊記花行”、“全記花行”、“新昌花行”、“鑫記花行”四家花店資金雄厚,基本壟斷了橋底的棉花收購,其中以“俊記花行”做的最大,直接與上海的“申新”、“大華”紗廠掛鉤,每到收購季節,這兩個廠均派莊客住到涇陽縣城西關“協豐花行”、“晉興隆花行” 監督收購外運。一鎮如此,可以想見當年涇陽縣棉花種植和交易盛況。在此碑中,有名有姓記載的的店家就達24家。當時能夠加入公會的,自然是有規模、有實力的商家。如果再加上其他規模較小的商家,涇陽的花行戶數估計也不少。

這通石碑發現,充分印證了十九世紀三四十年代涇陽縣棉花產業發展、棉花貿易的情況,也反映了當時成立“協會”組織,共襄棉花產業發展大舉的歷史面貌。

(感謝王東先生校正碑文)

行走涇陽之涇陽碑石《花行同業公會會館碑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