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李白為官多年,為何還是仕途不順

菜單

李白為官多年,為何還是仕途不順

李白出生於一個富商家庭,自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為了追求功名,他毅然拋棄殷實的家庭,周遊四方。可是即便是這樣,他為官之路卻很是坎坷。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思考。

李白為官多年,為何還是仕途不順

時代鑄就英雄,英雄成長長於時代,可見,時代與英雄之間的關係是有很大聯絡的。有很多的人,都是懷才不遇,幸好,仍有很多人問後來的人留下足跡。而李白所處於的那個時代則是即對於他來說既是一個最好的時代,又是一個最無奈的時代。中國從戰國以來就已經開始了古中國的“重農輕商”政策,對以後朝代的影響至深。市農工商4個階層的地位高低在當時已經初見雛形。商人雖然擁有財富,但是他們的社會地位卻極為低下,因為在當時戰爭頻繁,商人是一個移動性較強的職業,所以對於國家的統治來說並不是特別有利,所以商人的地位非常低下。家庭的商人背景,使得李白的科舉之路被制度封堵了,要想進入官場,必須透過其他途徑。

李白為官多年,為何還是仕途不順

從李白個人角度來看,文人的個性關係也決定了他無法長期在朝為官。對於一個喜歡自由浪漫的詩人,凡事都過於理想化,幹不了實事,做不了特別瑣碎的事情,也對權貴的內心真正的需求瞭解太少。而李白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為了實現“待吾盡節報明主,然後相攜臥白雲”的人生理想,他不停地拜訪官員,希望得到貴人的引薦,因此大半時間都是在漫遊中度過的。事與願違的是“十謁朱門九不開”,屢遭碰壁。

李白為官多年,為何還是仕途不順

李白的叛逆精神在很多方面表現的都很明顯。比如,對於社會的憤怒抗爭,比如,當他不認可當朝皇上時,他反對玄宗好大喜功,窮兵黷武,並且揭露將非其人,致使百姓士卒白白送死,由於玄宗的驕縱,宦官權勢炙手可熱……透過這一系列的不避諱,而使得自己一次又一次的惹怒皇上,但也是因為他的才華,也讓他在為官的這些年,一直深受皇帝喜愛。但是在當時詩人中他和杜甫最早揭示這場災難,也使他更加得罪權貴。

李白為官多年,為何還是仕途不順

“安史之亂”的爆發,是他反抗性格和叛逆精神得到豐富的重要一個環節。他的愛國熱情也因此昇華,並且反映了當時的時代特徵,也是對當時社會的一種真實寫照。比如,一首《古風》,其作在不同的選篇中,都有對社會現實作出的深刻的揭露和有力的批判。

李白為官多年,為何還是仕途不順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李白覺得憑藉自己的才能,可以“出則以平交王侯,遁則以俯視巢許”(《送煙子元演隱仙城山序》),太高看自己,也形成了他的狂放不羈的特點。對於那些靠著門第蔭封而享高官厚祿的權豪勢要,他投以強烈的鄙視,表現出傲岸不屈的性格。可是,當時的時代就是那樣,他蔑視封建等級制度,不願阿諛奉迎,也不屑於與俗沉浮,所以,為官之路也是坎坷一路。現實的黑暗,對於李白這樣的人來說,理想的幻滅,封建禮教等級制度的束縛無一不會使他窒息,但是渴望個性的自由和解放的這樣一位詩人,於是也就想要透過採取狂放不羈的生活態度來掙脫桎梏、爭取自由。每當這些時候是,李白總是或縱酒狂歌,或尋仙學道,以此希望自己可以忘記這些難題。然而,酒既無法銷愁,神仙更虛無飄渺,於是他“一生好入名山遊”(《廬山謠》),因此,李白也只可以把美好的大自然作為理想的寄託、自由的化身來歌頌,透過這樣的方法來讓自己更加自由。見過“詩仙”筆下的峨嵋,看過詩中的華山,聽過李白眼中的廬山,等等,各種詩句,為讀者描繪了一幅又一幅的美好風景,它們或是巍峨雄奇,或是吐納風雲,又或匯瀉川流;他筆下的奔騰黃河、滔滔長江,盪滌萬物,席捲一切,讓每一個人看到了李白這樣桀驁不馴的性格,以及沖決羈絆的強烈願望。

李白為官多年,為何還是仕途不順

李白深感空有抱負不能實現,內心更為煎熬,發出了“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的感喟。李白畢竟是李白,無論遇到多少挫折,他的信心始終沒有動搖過。“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這就是李白,他對自己才氣從來沒有懷疑過,對錢財更是看得風輕雲淡。每當陷於困境或遭受打擊的時候,他都沒有放棄對機會的捕捉,正如那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