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孔子的君子準則,西方的騎士精神,高尚的精神文化不謀而合

菜單

孔子的君子準則,西方的騎士精神,高尚的精神文化不謀而合

子曾經曰過:“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這句話翻譯成今天的文字便是:真正的君子決不好鬥。即便真的要利用弓箭同對方一較高下,在射之前也會光明正大地互相行禮,然後再決鬥,決不會從後面搞偷襲。

決鬥完後,大家仍然可以坐在一起開懷痛飲,而不彼此怨恨。君子即便爭鬥,也必須保持君子風度。

君子矜而不爭,和而不同,群而不黨。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孔子對君子的要求苛刻至極。在孔子看來:君子並不熱衷於殺戮,也不熱衷於爭強好勝。即便要比試一番,必定也是光明正大的。殺其人,不辱其名。即便殺死打敗對方,也應該尊重對方。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嚴以律己,寬以律人。

總之,君子必須符合仁義、知恥、包容、正直、不結黨營私,不落井下石等特徵。

孔子的君子準則,西方的騎士精神,高尚的精神文化不謀而合

春秋時期,古人基本上遵循著這些原則。所以,劍客同對手決鬥,如若殺死對方,也會埋葬對方的屍體再祭奠一番。

人死恩怨了。決不能在後面說一個死人的壞話,否則其他的劍客不恥。王公大臣在打仗時,必須等對方過完河、擺好陣勢再開打。對方如果因為失敗而投降或者逃跑,決不能趕盡殺絕……

不幸的是,後來有了孫臏鬼谷子等人,然後有了三十六計。他們開始半渡而擊之、擊其暮歸……人們發現不講原則和道德,勝算反而更大一些。最終,一些人白天強調君子準則,夜間攻讀三十六計。君子準則逐漸淪為了口頭禪,以及迂腐的代名詞。

孔子的君子準則,西方的騎士精神,高尚的精神文化不謀而合

孔子逝世數百上千年後,在遙遠的西方,以及西方的西方,同樣興起了同君子準則差不多的準則和騎士精神。

大流士抵抗壓力山大不力,部下趁機發動了兵變。為了表達對這位國王的尊重,部下特意打造了一副純金手銬,然後加以審判……

波斯人試圖利用法典來規範人們的野蠻和不道德行為。波斯人的鄰居則經過上千年的爭鬥,逐漸衍生出了一套約束強者的規則,也就是騎士精神,又或者稱為貴族精神。

騎士在西方不僅僅代表著身份和地位,而且代表著至高無上的榮譽。貴族未必等於騎士,只有集謙卑、榮譽、犧牲、英勇、憐憫、誠實、公正、靈性為一身的人才能被公認為騎士。

孔子的君子準則,西方的騎士精神,高尚的精神文化不謀而合

這些準則大多同孔子提倡的君子準則不謀而合。騎士同君子一樣,認定標準十分嚴格。

獅心王雖然勇猛無敵,但因為濫殺無辜再加上反覆無常,騎士身份不僅不被認可,反而為西方人所不齒。薩拉丁寬厚愛人,一直被公認為東西方騎士。即便是狂妄一時的希特勒,也曾特意命令部下禁止在薩拉丁的陵寢附近交戰。

騎士榮譽不只授予自己,也授予敵人。

這類精神有點像君子準則影響下的劍客精神——尊重對手,即是尊重自己。即便殺死對手,敗給對手,也不能辱沒對手。

孔子的君子準則,西方的騎士精神,高尚的精神文化不謀而合

君子準則同騎士精神的不同之處在於:君子準則在流傳過程中逐漸變了味,變成了一種形式。騎士精神經過漫長的洗禮逐漸沒落,但幾乎沒有改變,只是逐漸變成了貴族修養,以及紳士風度。

我們時常嘲笑試圖使用長矛攻擊德國人坦克的波蘭騎兵。在一些人看來,他們象徵著愚昧和落後。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即便波蘭已經全部陷落,仍然有人在揮舞著自己手裡的冷兵器試圖收復華沙。

經歷過一戰熱兵器的洗禮,波蘭騎兵不可能不知道衝向重機槍的後果。但為了心中的那份榮耀,他們還是選擇了一條不歸路。

因為他們是最後騎著馬的騎士。

孔子的君子準則,西方的騎士精神,高尚的精神文化不謀而合

騎士又或者君子,在一定程度上就等於愚昧加墨守成規。所以,他們通常容易被擊敗,也容易淪為笑柄。然而,這個世界上的道德準則,正是由他們建立。

一些人愛惜自己的性命,愛惜自己財寶總是鼓勵和忽悠他人往前衝,然後準備躲在後面數錢。君子和騎士則不懂得變通。據統計:即便是在二戰時期,貴族幾乎無人逃避兵役,陣亡率更是遠高於平民。一些地區貴族後代的陣亡率甚至達到了驚人百分之九十。

對於騎士而言,衝鋒即是榮譽。

人類文明數千年,各地的文化風俗千差萬別。然而,人們對於精神方面的最高追求總是驚人的一致。比如君子準則和騎士精神。甚至連羅素曾經也驚歎:“孔子的君子論有點像我們的紳士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