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從“小和尚撞鐘”看管理

菜單

從“小和尚撞鐘”看管理

故事:

從前,有一個小和尚在一座名剎擔任撞之職,按照寺院的規定,他每天在早上及黃昏時必須撞一次鍾,半年下來,感覺非常簡單,非常無聊。“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吧。

一天,寺院住持宣佈要將他調到後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勝任撞鐘之職。小和尚覺得奇怪,就問主持:“難道我撞的鐘不準時,不響亮?”住持告訴他:“你的鐘撞得很響,但鐘聲空泛、疲軟,因為你心中沒有理解撞鐘的意義。鐘聲不僅僅是寺裡作息的準繩,更為重要的是要喚醒沉迷眾生。因此,鐘聲不僅要洪亮,還要圓潤、渾厚、深沉、悠遠。一個人心中無鍾,即是無佛;如果不虔誠,怎能擔當撞鐘之職呢?”

小和尚聽後,面有愧色。自後潛心修煉,成為一代名僧。

從上面這個小故事我們可以看出:小和尚沒能將鍾撞好,被住持換去劈柴挑水,似乎在情理之中。但仔細想一下,小和尚沒能撞好鍾,除了他本身存在一定的個人因素外,大多數的責任不能由小和尚承擔,而應該由寺院主管來承擔。

從“小和尚撞鐘”看管理

啟示:

試想一下,小和尚剛入職的時候,如果寺院主管告訴他撞鐘的重要意義,或者在小和尚撞鐘的過程中,及時指出小和尚撞鐘存在的問題,小和尚撞鐘的結果可能會不一樣,至少也不至於撞了半年鍾而莫名其妙地調換工作。因此,從小和尚撞鐘的事件上,反映寺院管理上存在的幾個漏洞:

1)對員工缺乏系統崗前培訓及操作指導流程:

小和尚初入佛門,就被安排從事撞鐘之職,寺院只是規定早晚各撞一次,至於撞鐘的意義及重要性,小和尚就不得而知。雖然他按照要求每天早晚撞鐘一次,但沒有起到撞鐘的真正作用,這反映了寺院在對新人的管理中缺乏應有的崗前系統培訓及操作指導流程,使小和尚對自己的工作重要意義及操作指導沒有領悟。

小和尚的現象,在我們目前的工作中也同樣存在,我們經常可以聽見一些主管埋怨有的新員工工作上手很慢,做事的方式很機械,缺乏工作主動性等等,這就是我們主管沒有對員工制訂系統的崗前培訓及缺乏應有的指導造成的結果。

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對新員工的管理,首先是要求師傅(即各主管)具備“領”的能力及“領”的方法,其次,才強調員工的修行。因此,在對新員工的管理中,各級主管必須大力推行“一幫一”(師傅帶徒弟的方式)進行崗前系統培訓,以達到“一對紅”的目的。

2)部門主管管理作風簡單,缺乏應有的溝通手段:

小和尚鐘沒有撞好,主持在沒有進行事先溝通的情況下就立即調換他去挑水劈柴,這反映了主持的管理作風簡單,沒有抱著“治病救人”的原則來解決問題,以達到“治本治標”的目的,而是採取了一種逃避責任的辦法,簡單地換人了事。

這種情況在我們的工作中也時常出現,有的主管平時對員工的工作關心較少,一旦員工的工作沒有按照要求完成,首先不是檢討自己的管理失誤,主動了解員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而是將責任全部推給員工,採取簡單的崗位換人或類似的做法,最終結果造成管理的惡性迴圈,團隊管理的效率始終處於低效率或無效率的狀態。

“解鈴還需繫鈴人”,要使“小和尚”的鐘撞好,各級主管要主動改變管理作風,不僅要闡述“撞鐘”的意義,而且要親自示範“撞鐘”的要領及操作的步驟等,也只有各級主管身先士卒,小和尚撞的鐘才會洪亮、圓潤、渾厚、深沉、悠遠。

從“小和尚撞鐘”看管理

3)部門組織氣氛較差,團隊合作精神欠缺:

小和尚撞鐘半年,因撞鐘不合要求被主持調去挑水劈柴,在長達半年的時間裡,為何沒有人對小和尚的鐘撞得不好提個建議呢?可以想像,小和尚雖然以廟為家,但廟中的合作氣氛並不是很好,每人只顧自己的修行,完全處於一種無“他”的境界。

沙子如果沒有外力的作用它只能是散亂的沙子,一個團隊如何沒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及組織氣氛,團隊同樣是一個個散亂的個體。因此,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及良好的組織氛圍是作為部門主管義不容辭的責任,也只有建立了良好的組織氛圍及合作精神的團隊才能發揮巨大的潛能,才能推動團隊健康發展,才能幫助新來的員工共同前進,才能消滅“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