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張飛:少不經事失徐州,宕渠一戰敗張郃,劉備肱骨,終勝曹操五子

菜單

張飛:少不經事失徐州,宕渠一戰敗張郃,劉備肱骨,終勝曹操五子

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劉備稱帝的第一個年頭,即將東征以報關羽之仇時。前營忽傳閬中急報,劉備聞聲,淚流滿面:“噫!吾弟張飛已死”。果不其然,張飛部將上報,張達、範強襲殺張飛,連夜持首級出逃,東投孫權而去。

張飛:少不經事失徐州,宕渠一戰敗張郃,劉備肱骨,終勝曹操五子

關羽善待兵卒而輕視士大夫,張飛敬佩君子卻不體恤部卒,劉備常常告誡這是取禍之道。奈何張飛聽而不納,最終關羽死於糜芳、士仁(小說加傅為傅士仁,貶義不是人)投敵,張飛死於張達、範強襲擊。

於是,在眾多小說、評書、戲曲的藝術加工下,張飛成了一個暴而無恩、粗獷魯莽的黑臉大漢。但作為蜀漢將領中僅次於關羽的存在,張飛的軍事才能,遠不是當陽長坂坡一聲斷喝所能概括的。本文就從失徐州起,詳細分析張飛從一名部將,成為一代名將的人生歷程:

一、少不經事失徐州

首先,要想客觀評價張飛失徐州的影響,就必須認清劉備在徐州根基不足的事實。陶謙治下的徐州有6郡50縣,但這並非全部由陶謙實際控制。

張飛:少不經事失徐州,宕渠一戰敗張郃,劉備肱骨,終勝曹操五子

徐州北邊的琅琊郡,泰山之側的開陽城,是臧霸、孫觀等人的獨立領地;在徐州南邊的廣陵郡,早年陳登就抵擋過孫策北上,這裡屬於勢力衝突區;此外曹操屠徐州,泗水為之不流,徐州西部、中部民生早已凋零。

所以徐州名義上有6郡之地,但劉備實際掌控的也就是彭城郡、下邳郡、東海郡,而且是被曹操屠戮過的3個郡。因此,通常一州之地養兵10萬不在話下,劉備這裡卻最多五、六萬人。再加上收留呂布軍,劉備的實際兵力和領土面積,都要縮小一些供養呂布軍。

更嚴重的是,從陶謙病逝、劉備接手徐州,再到袁術入侵廣陵郡,其間尚不足一年。劉備根本沒有充足的時間,安撫本地士族、掌控陶謙昔日依仗的丹陽兵。外有袁術、曹操等強敵,內有本土士族、丹陽兵矛盾,就是劉備入主徐州後的主要難題。

備留張飛守下邳,引兵與袁術戰於淮陰石亭,更有勝負。——《三國志》

張飛:少不經事失徐州,宕渠一戰敗張郃,劉備肱骨,終勝曹操五子

徐州易主的起因是,淮南袁術趁劉備立足未穩,入侵徐州南部的廣陵郡。劉備帶領關羽,率徐州主力與袁術對峙在淮陰一帶,雙方交戰30餘日、互有勝負。張飛留守下邳,與陶謙舊將曹豹發生了衝突。

陶謙故將曹豹在下邳,張飛欲殺之。豹眾堅營自守,使人招呂布。——《三國志》

張飛想殺了曹豹,曹豹率領丹陽軍舊部固守營寨,雙方是新舊勢力交替的生死碰撞,而非演義中勸酒那麼簡單的口之爭。曹豹打不過張飛,就派人向客居的呂布軍求救。

呂布興奮之餘,立刻向下邳進軍,一直到了距下邳城40裡的地方張飛都沒有察覺。陶謙最早贈給劉備的4000丹陽軍,最終還是背叛張飛、倒向了曹豹。丹陽軍中郎將許耽,命司馬章誆開啟城門,迎接呂布入城。張飛猝不及防,內有曹豹丹陽兵,外有呂布幷州騎兵,一時間兵敗如山倒。

張飛:少不經事失徐州,宕渠一戰敗張郃,劉備肱骨,終勝曹操五子

劉備妻子、部曲全部被俘,張飛僅帶少量親兵衝出下邳城。而後劉備拋下廣陵郡,率徐州主力反攻下邳城,無奈將士家眷俱在城中,攻城不克反而士卒逃散。劉備無奈逃回廣陵立足,再戰袁術、又逢敗績,根基全失最終歸附呂布。

這就是徐州易主的全過程,回過頭來看徐州的丟失的根本原因,是劉備沒有整合徐州的時間。極盛的袁術本就是強敵來襲,徐州內部還有曹豹、丹陽軍、本土士族等重重矛盾,再加上客軍呂布倒戈一擊,裡應外合、才是徐州淪陷之因,並非是張飛醉酒或大意。

但從整個徐州丟失的過程來看,少不經事的張飛,此時的戰術指揮也還顯得格外青澀懵懂。其一,劉備主力正在廣陵與袁術交戰,張飛無論如何也不該攻擊曹豹營地,這是對大戰略的破壞;其二,呂布大軍行至下邳40裡處,張飛尚未及時察覺,這是戰事部署漏洞;其三,對丹陽軍中郎將許耽叛變,缺乏及時察覺,治下不嚴是一方主將的大忌。

因此,對比劉備、關羽,在廣陵對抗巔峰袁術,一月有餘還能互有勝負。小上數歲的張飛,憑藉下邳堅城,數日之內丟城失地,甚至連讓劉備回援的幾天時間都等不到,其戰場指揮能力青澀程度可見一斑。但劉備並未因徐州之失冷落張飛,反而悉心指導十餘年,仍始終視其為心腹,這就是劉備的氣度與人格魅力。

二、事蹟遺失的萬人敵

早在長坂坡之前,關羽、張飛就是曹操謀士們眼中的名將。比如,郭嘉和程昱都一致認為,關羽、張飛是“萬人之敵”:

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張飛、關羽者,皆萬人之敵也。——郭嘉

張飛:少不經事失徐州,宕渠一戰敗張郃,劉備肱骨,終勝曹操五子

可就是張飛這樣的“萬人敵”,在《三國志》列傳中,有詳細記載的卻是從長坂坡喝退曹軍開始。荊州之前的事蹟一概不詳,事實上除了一度身在曹營的關羽,和世代公侯的馬超,張飛、黃忠、趙雲早年事蹟一概遺失,這與蜀漢史料缺失脫不了干係。

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敵皆無敢近者,故遂得免。——《三國志》

但從張飛一聲斷喝,曹軍紛紛退下,以及郭嘉、程昱的“萬人敵”評價來看。當陽之前的張飛必然是久經戰陣的老將,不然不可能聞名於敵國,享有莫大的威名。所以張飛早年的戰績,必須結合劉備豐沛的資料,和關羽在曹營留下的事蹟一起,一點點發掘被遺忘的青年張飛。

張飛的年齡比關羽小上幾歲,失徐州為196年,劉備黃巾之亂起兵是184年。此時張飛追隨劉備12年,又比關羽小几歲,年齡應該在三十歲上下。只是在青州跟隨田楷,與袁紹之子袁譚有過小交鋒,以及北海救孔融,尚未經歷過大戰。

失徐州後劉備勢力縮小,不再有分兵必要,劉備在十多年間是一直帶著張飛作戰的。徐州戰呂布、斬車胄奪徐州、奔汝南聯合劉闢騷擾曹操、斬蔡陽敗於曹仁、劉備火燒博望坡(演義轉為諸葛亮之手),其間種種大戰、小戰,是張飛從戰將向名將轉變的必經之路。

張飛:少不經事失徐州,宕渠一戰敗張郃,劉備肱骨,終勝曹操五子

甚至當陽之敗、赤壁之戰、攻取荊南四郡期間,劉備也是命關羽分兵夏口匯合劉琦,指揮荊州大小戰事的。這都是劉備作為亦師亦友的長者,對張飛的愛護和磨練。

先主入益州,還攻劉璋,飛與諸葛亮等溯流而上,分定郡縣。至江州,破璋將巴郡太守嚴顏,生獲顏。——《三國志》

直到劉備入川之戰,從失徐州起磨鍊了13年的張飛,才與諸葛亮、趙雲一道,分別獨領一軍入蜀。此時的張飛不僅作戰勇敢,還來了一手義釋嚴顏,不費吹灰之力收穫巴郡人心。自巴郡到成都,望張飛旗幟紛紛歸降,陳壽盛讚此舉有“國士之風”。這就是張飛的成長,攻城取地為下、攻心服人為上,此時張飛已有名將之風。

三、宕渠一戰敗張郃

但張飛真正巔峰,還在之後的宕渠之戰,與五子良將張郃的針尖對麥芒。宕渠之戰的背景是,曹操覆滅漢中張魯後,由於內亂頻發撤兵,留下夏侯淵、張郃坐鎮漢中。同時間劉備得到蜀地,孫權趁關羽荊州兵力空虛,攻克零陵、長沙、桂陽三郡。

張飛:少不經事失徐州,宕渠一戰敗張郃,劉備肱骨,終勝曹操五子

劉備心有不忿,率伐蜀主力5萬來到荊南,匯合關羽荊州部眾,準備反攻孫權。可是漢中張魯的覆滅,使得蜀地隨時面對曹操入侵的風險,劉備無奈只能湘水劃界。由孫權歸還零陵一郡之地,奪走長沙、桂陽兩郡,孫、劉兩家隔湘江而治,互不侵犯、以為同盟。

在劉備5萬主力往返荊南的途中,曹操並沒有得隴望蜀,不過漢中留守張郃卻打進了蜀地北部的巴郡。張郃此來就是打探蜀地虛實,兵力並不算太多,是屬於漢中的偏師。

飛率精卒萬餘人,從他道邀郃軍交戰,山道迮狹,前後不得相救,飛遂破郃。——《三國志》

張飛聽說張郃入侵巴郡,加上劉備主力在荊南,只能自帶精兵萬餘人與張郃交戰。雙方交戰非常激烈,在宕渠、矇頭、蕩石等地,打了五十多天不分勝負。最終張飛技高一籌,在一處狹窄的山道,切斷了張郃軍前後聯絡,打得張郃大敗而歸。

張飛:少不經事失徐州,宕渠一戰敗張郃,劉備肱骨,終勝曹操五子

郃棄馬緣山,獨與麾下十餘人從間道退,引軍還南鄭,巴土獲安。——《三國志》

張郃甚至窘迫到放棄戰馬、孤身爬山,帶著十幾個親兵翻山越嶺,逃回南鄭的程度。而後巴郡獲得安寧,劉備集團轉守為攻,拉開了漢中之戰的序幕,這就是張飛宕渠之戰的影響。

整個宕渠之戰,張飛與張郃兵力相當,雙方勢力都沒有任何支援,是完全公平的戰術對決。雙方前後焦灼50多日而軍容整肅,都是精銳之師。可結果卻是張飛抓住機會,於狹窄山道切斷張郃前後軍聯絡,打得張郃僅存十多人逃回南鄭,可見此時的張飛指揮水平之高。

張飛:少不經事失徐州,宕渠一戰敗張郃,劉備肱骨,終勝曹操五子

單獨領軍而能完勝五子良將者,除了擒獲于禁的關羽,就是宕渠之戰的張飛。這樣的張飛縱使有毆打士卒的性格缺陷,也絕對不是一個莽撞粗獷的黑臉大漢。粗中有細能夠抓住戰機;義釋嚴顏有國士之風;敬重君子有好學之心(絕非莽漢);同時又有些性格暴躁的張益德(小說做翼德);才是蜀漢名將張飛原本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