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鰲拜的府邸究竟叫什麼名字,鰲拜那麼壞為什麼還被封為一等超武公

菜單

鰲拜的府邸究竟叫什麼名字,鰲拜那麼壞為什麼還被封為一等超武公

01

作為金庸老先生的封筆之作,《鹿鼎記》一直被大家封為武俠經典的巔峰之作。而根據《鹿鼎記》原著改編的影視作品也成就了不少好演員,比如陳小春、張衛健、周星馳、徐錦江等。拋開韋小寶不提,其中徐錦江扮演的鰲拜,眼神到位、形象傳神,他那一臉的白鬍子一時間成為鰲拜最經典的造型,更是被廣大影迷奉之為經典,徐錦江也成了當之無愧的“鰲拜專業戶”。

鰲拜的府邸究竟叫什麼名字,鰲拜那麼壞為什麼還被封為一等超武公

徐錦江飾演的鰲拜

就是這麼一部經典中的經典,近日卻因為差評而頻上熱搜,究其原因無非是張一山演技炸裂,新版《鹿鼎記》劇情被改編得面目全非,更令人無語的是有網友還發現張一山版《鹿鼎記》還出現了一個極其低階的歷史錯誤,那就是鰲拜的家被稱為“鰲府”。

這兩個字一出,網友們便炸開鍋了,我們都知道鰲拜是滿洲鑲黃旗人,姓瓜爾佳氏,因此,他不應該按照漢人的習俗將自己的府邸命名為鰲府,要掛不也得掛個“瓜爾佳府”嗎?但是,我們再來細看一下之前的幾部《鹿鼎記》,你會發現不止張一山版的《鹿鼎記》裡將鰲拜的家稱之為鰲府,就連周星馳版和陳小春版裡也將鰲拜的家稱為“鰲府”。那歷史上真實的“鰲府”又該被稱為什麼呢?

鰲拜的府邸究竟叫什麼名字,鰲拜那麼壞為什麼還被封為一等超武公

張一山版《鹿鼎記》 中的鰲府

追溯中國的匾額史,《說文解字》裡有記載:“扁,署也,從胡冊。戶冊者,署門戶之文也”,而“額”,則是懸掛於門楣上的牌匾。因此,“匾”、“額”兩個子連起來看就是古人懸掛於門楣上,用來彰顯身份的,換句話說匾額能顯現出一個家族的門楣興衰。最為典型的,就是《紅樓夢》中寧國公的府門上懸掛的那個牌匾“敕造寧國府”,讓人一看就知道他家是天子的近臣。

《明史》上對明朝各類人等的府邸包括府邸規制等都有明確的劃分,包括:親王府制、郡王府制、百官第宅、庶民廉舍等規定,也就是說從在明朝只有親王和郡王的府邸能被稱為“府”,百官的府邸要稱“宅”“第”,一般老百姓的家則成為“廬”和“舍”,而清朝又一直沿襲明制,因此,按照這個規定來說身為清朝權臣的鰲拜府邸充其量也只能被稱之為“宅”或“第”,像影視作品中那樣亂稱“鰲府”,恐怕不等韋小寶抄家,就要被殺頭的。

但是也有人說鰲拜是一等超武公,因此他的府邸也可以叫“一等超武公第”,《宸垣識略》中也確實對鰲拜的府邸有相關記載為:“一等超武公第在東堂子衚衕”,但從歷史上來看鰲拜的這個“一等超武公”是在康熙五十二年,因康熙念其舊勞,才追賜其為“一等

阿思哈尼哈番

”。而到了雍正時期,雍正又再次賜予祭葬,復一等公,加封號“超武”,

世襲罔替

。可見,鰲拜的這個“一等超武公”的稱號,實際上是在雍正時期才被追加得來的。因此,我們是不是也可以這樣認為,鰲拜的這個位於東堂子衚衕的“一等超武公第”,實際上是他的後人為了謝主隆恩才掛上去的呢。

目前,依然沒有明確地史料顯示鰲拜的府邸究竟掛的什麼名字,這樣也就給了我們無盡的想象空間,也許人家叫“二等公第”呢,也許這個只有有機會穿越回去的小朋友們才能一探究竟吧。

02

對於影視作品中“鰲府”這個稱謂,或許又會有許多小夥伴會說,鰲拜他不姓鰲呀,他姓瓜爾佳氏,即使是歷史演繹錯誤,掛個“瓜爾佳府”不也比“鰲府”更正宗一點。

《養古齋叢錄》中有這樣一句話:“凡公私文牘,稱名不舉姓,人皆以其名第一字稱之,著姓然。”從這句話中來看在影視作品中鰲拜被稱為鰲大人、鰲中堂。以及原本姓鈕祜祿氏的和珅被稱為和大人、和中堂、和相也算是正常操作了。

0

3

前文,我們說道康熙五十二年,康熙帝因念鰲拜舊勞,追賜其為“一等

阿思哈尼哈番

”,到了雍正帝又再次追封他為“一等超武公”。而在影視作品中,鰲拜卻往往以反面的形象出現,如此強烈的反差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鰲拜的前半生還是戰功赫赫的,要不也不會被順治委任為四位顧命大臣之一。年輕時的鰲拜出身將門之間,尤其精通騎射,是皇太極手下一得力將士,他曾跟隨皇太極出生入死,佔據首功,並有享有“滿洲第一巴圖魯”的美稱,是大清朝當之無愧的開國元勳。

鰲拜的府邸究竟叫什麼名字,鰲拜那麼壞為什麼還被封為一等超武公

影視作品中的鰲拜與康熙

鰲拜最有名的一戰就是清朝早期與明末的皮島之戰,皮島(今朝鮮椵島)雖然只是小小的一個島,但對當時剛剛誕生的清朝來說卻至關重要。曾駐守皮島的明將

尚可喜

降清後奏稱:“自皮島開鎮以來,我國中所得遼人男婦奔逸各島者不下百萬,皆緣有島在焉。”因此,皮島對清初來說如同芒刺在背、骨鯁在喉,欲除之而後快,但因沒有強大水師而一籌莫展。天啟二年,已改國號為“

大清

”的

皇太極

率領大軍討伐朝鮮,一路勢如破竹,迫使朝鮮國王

李倧

乞降稱臣(

丙子胡亂

)。在這種情況下,拔掉皮島這顆眼中釘提上了皇太極的議事日程。

但當時駐守皮島的明軍人數眾多,並配備大量火器,更令清軍為難的是皮島四面環海,一向擅長鐵騎的他們根本發揮不出自己平時的戰鬥水平。而守島的明軍就不一樣了,他們可以從島上各個灘頭髮動反擊,利用優勢兵力把少量清軍趕入海中。可以說,皮島海戰是擺在清軍面前的一場惡戰,無論多驍勇善戰的清軍將領,面對皮島都是頭皮發麻,一籌莫展。偏偏鰲拜像一匹黑馬,登島之後奮勇衝殺,幾乎近身肉搏,後來的清軍部隊遂一舉跟進,登上皮島,舉火引導主力來攻,皮島終被攻克。皇太極大喜,對奮勇攻島的眾將士大肆封賞,尤其,賜鰲拜為“滿洲第一巴圖魯”。

隨後,鰲拜跟隨皇太極,參與了松錦會戰、西充會戰等重大戰役,均是戰功赫赫、頻居首功,逐漸成為八旗將領中地位較高的人物。更重要的是他還成為了皇太極身邊極為重要的心腹大臣。崇德八年,皇太極逝世,皇太極的弟弟多爾袞企圖爭奪皇位,手握重兵的鰲拜聯合索尼等人,堅決擁立皇太極之子繼承王位,並以武力威脅多爾袞:“我們這些臣子,吃的是先帝的飯,穿的是先帝的衣,先帝對我們的養育之恩有如天高海深。如果不立先帝之子,我們寧可從死先帝於地下!”,在這種緊急形式下,多爾袞被迫做出讓步,擁立皇太極第九子福臨(順治帝)繼位。

順治親政後,聞知鰲拜、索尼等人曾經盟誓“一心為主,生死與共”,忠心耿耿,遂對鰲拜極為敬重,視為心腹重臣。

雖然後來,晚年的鰲拜有些驕傲跋扈、擅權專橫,甚至想要把持朝政。但換句話說,如果當初沒有他的忠心護主,讓多爾袞繼承了王位,那麼後來的康熙、雍正、乾隆王朝也就不復存在了,就衝這一點,康熙和雍正是不是也要感謝一下鰲拜的“救命之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