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談談蕭山那些事——圍墾(2)

菜單

談談蕭山那些事——圍墾(2)

說蕭山,講蕭山,說蕭山的人與事,講蕭山的歷史故事

上期講到蕭山南沙大地的形成過程,這個演變過程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表現,今天如果說用一個成語進行生動的總結,那就是滄海桑田,而這一期我們講我們蕭山人民的一大舉措:圍墾。

為什麼要實施圍墾工程

南沙成陸以後,長期受到海潮洪流的衝擊,時有漲坍。據民國《蕭山縣誌稿》記載,在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道光十四年(1834年),同治四年(1865年),光緒六年(1880年)、二十年、三十三年,宣統三年(1911年)南沙多次坍蝕,北海塘亦屢有潰決。按照筆者的解讀,就是天然形成的南沙經常潮水衝進,而北海塘則是最後的保障,也經常受到決堤的情況,對於北海塘後續筆者還會詳細介紹。

解放後,南沙大地受到錢塘江的沖刷,經常出現坍塌現象,為有計劃地治理錢塘江,使河道趨於穩定,確保南沙大地土地的安全,必須實施圍墾工程。

圍凃工程

1958年,浦沿、長河等公社的群眾陸續進行小塊試圍,逐漸江凃增加,1965年秋及1966年春,由省、市、縣三級政府聯合下在九號壩下游組織圍墾2。25萬畝,拉開了大規模圍墾的序幕。從1965年至1979年,先後聯合49個公社、鎮,組織了23次大規模的圍凃工程,共圍凃41。04萬畝。

墾區建設

新圍凃地貧瘠、結板、鹹分重,要圍繞引淡洗鹹開展工作,進行農田改造,改良土地,才能從事墾殖。

所以筆者上期講的大寨河就是這個時期開挖的,當然,開挖的人工河不止這一條。並且為了當地排灌、搶險、通航,在墾區開築縱橫密佈的河道溝渠,每隔2。5公里,開掘面寬30米的主河一條,每隔500米,開掘面寬20米的幹河一條,同時建立相應的排澇閘、節制閘、機埠。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也就是移民定居。於1970年開始,動員和鼓勵農民在自願的基礎上到墾區安家落戶,對遷移戶的遷移費用、口糧及自留地等均有補助和照顧。

今朝講到這裡,因圍墾內容較多,下一期筆者繼續講圍墾,請各位喜歡筆者的看官觀眾加點贊並踴躍支援,謝謝。

談談蕭山那些事——圍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