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五問新零售:風向變了嗎?

菜單

五問新零售:風向變了嗎?

2018年,商業創新邁進到全新的階段。商業創新同時伴隨而來的,也有風口大熱背後的認知沉澱與實踐積累,經歷2017年大熱與資本追捧後的零售領域亦是如此。

7月10日,《零售老闆內參》聯合36氪舉辦的“2018商業新生態零售主題峰會”在北京舉行,16位零售大咖和近1000名零售界的同仁和行業精英齊聚,圍繞“迴歸零售本質”,就“傳統零售行業轉型升級”與“探索零售未來新模式”兩大主題進行深度的探討。

五問新零售:風向變了嗎?

在對話環節,《第三次零售革命》作者、盛景網聯合夥人、富基控股公司創始人顏豔春和36氪副總編、《零售老闆內參》總裁全昌連圍繞零售業普遍關注的十大焦點問題,進行了一場高峰對話。

五問新零售:風向變了嗎?

以下為“新零售十問”高峰對話實錄:

全昌連:顏老師,您好,尊敬的各位來賓,大家上午好!

顏老師是零售行業非常知名的專家,出版了專注《第三次零售革命》。同時,顏老師也是非常資深的零售行業實業家,曾經創立了很有名的富基控股公司並擔任董事長,現在是盛景網的合夥人。非常榮幸代表《零售老闆內參》和顏老師進行探討和交流。今天到場的嘉賓都是零售行業的精英,大家都是高手,我就斗膽先丟擲幾個問題,權當拋磚引玉。我們梳理了零售行業近來比較關注的十大話題,和顏老師來探討,如有不當之處,請各位高手和大咖多多批評指正。

新零售的風口停了嗎?

五問新零售:風向變了嗎?

全昌連:首先,我們來聊聊幾個關於大趨勢的話題。

自從2016年新零售概念提出,到現在快兩年時間了。這期間,新的概念層出不窮,無論是“無界零售”、“智慧零售”,大家都在嘗試定義零售業的變革。為了表述方便,在這裡,我們都稱之為新零售。

在過去一兩年時間裡,大家討論比較多的,用一個詞形容新零售行業就是風口。當時,行業普遍有個感受,相比2017年,現在新零售感覺好像沒那麼火了,比如,資本也沒那麼狂熱;巨頭們也不在像去年底今年初那樣密集出手“買買買”併購了;基於無人便利店、無人貨架、智慧售貨機等新零售的創業專案,也趨於沉寂,有的甚至都已經倒閉;一些新物種也沒有像一開始橫空出世的時候那樣勢頭生猛了;

經過近兩年時間的探索,行業對新零售有了更多的認知沉澱和實踐積累。我們回過頭來看,顏老師,您覺得新零售這個風口停了嗎?

也有人認為,零售就是零售,不存在什麼新舊之分。顏老師,您認為新零售是風口,還是概念?或者還是一種趨勢?

顏豔春:我認為新零售不是一個風口,而是一個時代。

今天來看,說新零售的風口停下來了,我覺得不對,應該看成新時代的到來。今天,我們看到抖音、瑞幸咖啡、喜茶、熊貓精釀、抱抱堂等新的物種還在雨後春筍般的誕生,雷軍小米生態鏈體系下的新國貨運動,正在帶動中國更多的企業家創造更多的新消費品牌。從這個角度來看,新零售的時代才剛剛開始。

不同的時間尺度,不同的新零售。新零售以5年、10年為一個時間尺度的話,是一個樣子,但如果以100年為一個尺度就肯定不一樣。我們很難預測,2030年、2050年的新新零售是什麼?2016年10月13日馬雲先生提出新零售,那是一個時間的分界線,在那個時候,我相信老馬自己也描繪不清楚新零售是什麼。去年初當阿里研究院釋出新零售白皮書時,也沒有對新零售下出一個明確的定義。我相信,新零售不止一條道路,需要成千上萬的企業家們無畏的探索,也許,5年後某一天覆盤,一看:“喔,這就是新零售。”

全昌連:這樣來看,新零售應該是一種趨勢和未來的發展方向。

五問新零售:風向變了嗎?

零售投資是否過熱?

五問新零售:風向變了嗎?

全昌連:接下來聊一下另外一個話題,關於零售投資。

過去兩年,無論是巨頭們,還是資本、創業者紛紛殺進零售賽道。起初,大家都設想用網際網路的那一套打法,用科技和資本驅動,來改造,甚至顛覆、重新定義零售行業。舉個例子,像社交巨頭騰訊從去年以來,投資了數百億砸向零售領域,京東甚至喊出了雄心勃勃的口號,要投資開百萬家便利店的“小目標”。但是,兩年過去了,並沒有像當初大家預想的那樣,彷彿短時間之內,就能改天換地,帶來摧枯拉朽般的衝擊。

看到我們的同行趙向陽老師,前幾天在一篇文章中提到,這裡存在一個矛盾:就是資本對企業指數級增長和實體零售線性發展的矛盾,高估了網際網路、技術的普適性,低估了實體零售經營的複雜性。

顏老師,您覺得新零售是否投資過熱?或者說是一種虛火?

顏豔春:我認為新零售的投資還沒有過熱,反而仍然有大量的投資機會。

我所在的盛景母基金投資覆蓋了大量的新零售專案,在過去18個月,新零售賽道上有大量的資本聚集過來。到目前為止,我們看到的資料不能說已經到了過熱的階段,應該說大家還在尋找一些不同的賽道和企業家。

我們看到,至少在新消費品牌、三四線城市和產業共同體等三個大的賽道,還有巨大的機會:

第一,就是我剛才已經談到千禧一代和Z世代的新消費品牌,應該有很多大量的機會。隨著小米的成功上市,我們母基金覆蓋的順為資本,最近三年投資了從手環、掃地機器人到電飯煲等99家生態鏈產品公司,營收已經超過200多億,90%都很成功。我相信新國貨運動帶來的羊群效應,正在顯現,很多細分的消費品類,在新消費主義的浪潮下都值得重做一遍,因為80後的千禧一代已經步入新中產階級,95後的Z世代已經崛起。

第二,三四線城市,小鎮青年,還有很多無人區。在三四線城市,我們現在也看到了大量的機會。從BAT到TMD,從TMD再到PKQ(拼多多、快手和趣頭條),在三四線城市,快手已經是7億使用者的經濟體,拼多多已經超越了3億的電商人口,大有趕超京東,直追阿里的態勢。PKQ、海瀾之家、大搜車等崛起於三四線城市,我們看到了小鎮青年投資的大好機會。

第三,產業共同體的崛起

網際網路的下半場,已經從消費網際網路推進到產業網際網路,中國零售市場的最大特徵是特別碎片化。越是碎片的市場,越是邊緣的市場,就越是好用產業網際網路來整合。碎片市場,很難用武力征服或資本徵服,產業共同體就像產業磁鐵一樣,能夠透過b2f產業路由器平臺,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上游、中游和下游的產業力量。我們去年投資的一家公司叫做匯通達,在幅員廣闊的、高度碎片化的農村市場,從大家電的電商平臺進化為2000多億的新農村產業共同體,團結了農村鄉鎮的8萬個夫妻老婆店。8年前,它的創始人汪建國先生賣掉了自己的五星電器,進到了大家都看不上的最末梢的農村市場。

總之,新消費品牌,尤其是ABCD(AI、Blockchain區塊鏈、Cloud雲計算、Data大資料)這些新技術的驅動下,基本上所有的零售品類、零售業態都可能會重新再做一遍。再重做一遍的過程中,我們仍然認為從零售基礎設施的投資到產品端的新消費品牌投資,都存在大量的投資嚴重不足,這是我們現在最大的機會。

五問新零售:風向變了嗎?

巨頭收編,中小零售企業未來只能站隊阿里、騰訊?

五問新零售:風向變了嗎?

全昌連:從去年到今年年初,零售業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阿里、騰訊兩大巨頭密集出手“買買買”收編,加上京東小巨頭,形成了兩個針鋒相對的兩大零售陣營,這裡幾乎涉及零售的大半壁江山,比如,三江購物、百聯、大潤發、步步高、唯品會、永輝、家樂福中國、餓了麼、居然之家等等。但是,到了2018年年初之後,我們看到這樣的勢頭好像暫停了。顏老師,您怎麼看這一現象,是整合的差不多了,還是說有其他市場格局的變化呢?巨頭的收編,您覺得還會繼續嗎?另外,中小零售企業,除了站隊阿里、騰訊巨頭,還能有哪些出路?

顏豔春:當然不是。今天中國新零售的整個市場格局,有點像二戰以後的世界格局。當年的蘇聯和美國控制了整個世界的大格局,中小企業像當年的中小國家,他們也面臨站隊的問題,要麼加入到騰訊的陣營,要麼加入到阿里的陣營,未來有沒有可能出現第三陣營來三分天下呢?實際上,以史為鑑,可以知興衰。我們看到二戰之後,當年的法國總統戴高樂將軍提出:“我們歐洲要團結起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看到了新歐洲站起來了。1952年,歐洲第一個產業共同體組織“煤鋼共同體”在歐洲建立起來的時候,歐洲的這些小國第一次意識到他們完全可以走出一條新的道路,從“煤鋼共同體”到“歐洲共同體”,到後來的歐盟,包括後來歐元區的建立,歐盟經濟體,今天已經三分天下。

今天我們都知道,中小企業在BAT的陣營裡面安營紮寨,他們的生存狀態並沒有人們想象的都在這個平臺上過得很滋潤,但是他們的生存狀態和企業增長的空間還是有限的。現在在BAT陣營上已經出現了590的頭部效應,90%的流量集中在5%的商家手上,流量分發的商業模式把頭部效應逼到了兩極嚴重分化的程度。

在未來,是否會出現產業歐盟式的新可能。會不會形成將來三分天下的“產業歐盟”這樣一種新的可能性?我們覺得一切皆有可能。

比如,剛才說到,在中國廣闊的農村市場,出現了匯通達的模式,把大量的農村8萬個夫妻店團結起來的新農村產業共同體。在汽車產業,出現了大搜車模式,團結了11個萬個二手車店老闆,不到5年時間,打造了中國最大的汽車產業共同體,今年GMV可能突破4000億。在最非標的家裝市場,艾佳生活,透過3年的探索,團結了家裝市場產業鏈的各種力量,去年也已經突破100億的銷售。

今天我們看到整個中國36萬億的零售盤,相信在未來5年左右的時間,整個中國零售的經濟規模會超過50萬億,還有大量增量的市場,中小企業仍然有巨大的機會。

全昌連:其實,現在已經有類似的案例了,比如,去年,河南、甘肅、安徽等6省12家中小區域零售企業,發起成立了螞蟻商業聯盟,安徽樂城集團的王衛、河南金好來集團吳金宏是主要發起人,大家抱團結盟,中小企業在這個維度上應該還是有很大的機會和想象空間。

五問新零售:風向變了嗎?

消費升級、降級、還是分級?

五問新零售:風向變了嗎?

全昌連:接下來我們聊一下消費的話題。去年,日本作家三浦展的一本書《第四鄉村時代》,在國內特別火,結合中國的消費升級,以及X世代、Y世代、Z世代的劃分,不少人認為,中國會緊隨日本即將邁入新的時代——第四時代。而且,由於中國發展不均衡,人口和階層的複雜性,這幾個消費時代還會相互重疊、會互相交織。不過,剛才我們提到的拼多多,在短時間崛起,有人提出了消費降級的概念,甚至提出了消費分級的概念,顏老師怎麼看這幾個概念?在這樣的背景下,零售企業如何抓住新的機遇呢?

顏豔春:各種資料表明,中國絕對進入了消費升級的時代。只不過不同地區、不同時代的人群,他們的消費節奏還處在不同的時區。中國從一二線城市到三四線城市,從新中產階級到小鎮青年,從X一代、Y一代到 95後的Z世代消費者,不同的客群和不同的目標市場,都有巨大的消費升級的機會。

過去有人說世界是平的,但地球是圓的,太陽照過來的時候,每兩個小時就會有一個時區。今天在中國幅員遼闊的市場裡面,實際上我們看到它也存在時空穿梭機現象。一二線城市成功的商業模式,完全可以透過迭代,大規模複製到三四線城市。在中國消費市場,各個業態的多樣性、時區的多樣性長期來看都是一個並存的階段。

科恩先生說:“萬物皆有裂縫,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拼多多現象,絕對不能解讀為消費降級,這反而恰恰是三四線城市,特別是有錢、有閒的小鎮青年崛起後的消費升級。從消費心理學上,人性天生,都喜歡討便宜。最近3年,社交媒體的陽光才開始照到三四線城市,這是網際網路的人口結構性的新紅利。我們為什麼不可以讓三四線城市的老百姓也能享受到高性價的東西呢?拼多多這種充滿遊戲和趣味的拼團模式,幫助我們做到了。拼多多這種現象代表了今天在三四線移動網際網路的人口紅利正在大規模釋放,今天這種釋放不是一種降級,而是正在全面升級的階段。《戰狼2》,《前任3》,很多10億以上票房的電影,小鎮青年已經成為它們票房的主力票倉。

過去的空調從格力工廠出來,經過一批、二批甚至三批,才能到小鎮的店裡,到農民手裡,光加上層層轉運的物流成本,世界上收入最少的農民買到的家電居然是最貴的。匯通達透過打造b2f產業路由器,打破了原來這種落後的層層分銷體制,今天,已經有6700萬的農民新中產走進了匯通達各個鎮上的小店,他們也能享受和城裡人一樣價格的好東西。 中國市場的多樣性和多時區性,給勇敢的創業家提供了巨大的成為獨角獸的機會,特別是我剛剛講到三個最重要的機會:新消費品牌、三四線城市小鎮青年經濟,產業共同體等。

五問新零售:風向變了嗎?

零售市場和流量下沉,是新的機遇嗎?

五問新零售:風向變了嗎?

全昌連:接下來,正好接著聊一下零售市場和流量下沉這個話題,我們看到拼多多在短時間內迅速崛起,成立不到三年時間就去美股申請IPO了,同時,像微信小程式、有贊等等,也成為今年消費零售圈的現象級話題。他們有一個共用的特徵,就是使用者和流量下沉,從一二線向三四線城市,甚至五六線縣城、城鎮下沉,去發掘“小鎮青年”的商機。

顏老師,怎麼看流量和消費使用者下沉這一現象?您覺得這是消費零售企業的大機會嗎?

顏豔春:這絕對是一個大的機會,移動網際網路紅利在三四線城市剛剛釋放,我們看看在三四線城市做的比較好的零售品牌,比如說海瀾之家,在三四線城市開出了5000多家店,而且一直保持比較好的增長,25家服裝行業的上市公司總利潤是80多億,就海瀾之家一家就拿到了40%的利潤,去年的利潤超過了33億。

一方面,我們看到在一二線城市陷入一片紅海的時候,在三四線城市卻進入了最大的藍海。從這個意義上來看,三四線真的是今天所有的零售業態,尤其是消費品類都可以重新做一遍。我們看到在BAT之外,新的創業家他們打破了BAT壟斷的模式,很多的三四線品牌,尤其是消費品牌他們一定會在這個市場上大量的崛起,這正是今天我們投資不足的地方,這是我們最大的機會。

前段時間,我專門寫了一篇文章專門研究小鎮青年經濟,兩三億的小鎮青年是有錢,還有閒,他們消費的習慣跟今天一二線年輕人不一樣,他們平均可支配的收入並不遜於今天一二線城市的青年,一二線城市的青年被房貸、車貸壓得喘不過氣,沒有小鎮青年的優雅和從容。得小鎮青年,得天下。誰能夠把小鎮青年的棋下好,誰就能贏得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