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在秦國時期,秦國統治者認識到舊制的弊端,因此做了哪些改變?

菜單

在秦國時期,秦國統治者認識到舊制的弊端,因此做了哪些改變?

在商鞅變法之前,秦國統治者已經認識到了秦國舊制的弊端,在秦獻公執政時期就進行了一些改革。由於秦國長期陷於戰亂,人口資源寶貴,故秦獻公即位之初便廢除了人殉制度,隨後又編制戶籍、遷都櫟陽並推行縣制,進而對外戰爭中也取得了一些戰績。秦獻公在位期間雖勵精圖治,政績斐然,但是就秦國的長遠發展來看,獻公之治也不過是零敲碎打,難成秦國富強之大業。及至秦孝公即位仍發出“國家內憂,未惶外事,三晉攻我先君河西地,諸侯卑秦,醜莫大焉”的慨嘆。

在秦國時期,秦國統治者認識到舊制的弊端,因此做了哪些改變?

因此,公孫鞅入秦諫言孝公曰:“三代不同禮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故知者作法,而愚者制焉。賢者更禮,而不肖者拘焉……禮法以時而定。制令各順其宜,治世不一道,便國不必法古。湯、武之王也,不(修)古而興;殷、夏之滅也,不易禮而亡。然則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禮者未足多是也。君無疑矣。”此番言論徹底打消了秦孝公的疑慮並堅定了其變法強國的決心,“遂出墾草令”。法家改革者們指出:“同列而相臣妾者,貧富之謂也。同實而相併兼者,強弱之謂也。有地而君,或強或弱者,治亂之謂也,有土者不可以言貧。有民者不可以言弱。地誠任,不患無財。民誠用,不畏強暴。”

在秦國時期,秦國統治者認識到舊制的弊端,因此做了哪些改變?

此議認為,雖然各諸侯國的土地狀況和人口結構有所不同,但這並不是衡量國家實力的關鍵,增強國力依靠的是對國家現有土地和人口的合理安排。故《商君書算地》曰:“今世主有地方數千裡,食不足以待役實倉,而兵為鄰敵。臣故為世患之。夫地大而不墾者,與無地同。民眾而不用者,與無民同。故為國之數,務在墾草。”即是說,國家富庶的首要前提是鼓勵民眾大力開墾耕地。

在秦國時期,秦國統治者認識到舊制的弊端,因此做了哪些改變?

因此,商鞅在變法之初率先推出了一系列激勵農耕的政策。第一,集中務農人口。商鞅認為貴族階層在秦國人口結構中佔據著相當的比例,且享有許多特權,使得貴族及其食客可以脫離農業生產。故“祿厚而稅多,食口眾者,敗農者也。”因此要“以其食口之數,賤而重使之。則辟淫遊惰之民無所於食。民無所於食則必農,農則草必墾矣”。也就是說按照貴族及其食客的實際人數徵收人頭稅,並加重其徭役,迫使貴族及其食客依靠特權逃避農耕,以此來增加農業人口。此外還要減少富庶家族興建土木,以此來減少富家大族的僱工人數。

在秦國時期,秦國統治者認識到舊制的弊端,因此做了哪些改變?

即“無得取庸,則大夫家長不建繕,愛子惰民不窳,而庸民無所於食,是必農。大夫家長不建繕,則農事不傷”。同時還要給貴族之家沒有事業的子弟增加徭役,並抬高免除徭役的條件,“則餘子不遊事人,則必農”。權貴之家的“餘子”不能免於徭役,又沒有其它的經濟來源就只能從事農業了。商鞅還注重國家對自然資源的控制,他提出:“壹山澤,則惡農、慢惰、倍欲之民無所於食。無所於食,則必農。農則草必墾矣。”

在秦國時期,秦國統治者認識到舊制的弊端,因此做了哪些改變?

亦即國家要牢牢控制山川湖泊等自然資源,切斷那些厭惡農耕,依靠山澤為生的人的經濟來源,那麼這些原本獲利於資源資源的人員只能從事農業來維持生計。商鞅還制定了平準賦稅的法規:“訾粟而稅,則上一而民平。上壹則信,信則臣不敢為邪。民平則慎,慎則難變。上信而官不敢為邪,民慎而難變,則下不非上,中不苦官。下不非上,中不苦官,則壯民疾農不變。壯民疾農不變,則少民學之不休。少民學之不休則草不墾矣。”

在秦國時期,秦國統治者認識到舊制的弊端,因此做了哪些改變?

即是說,政府根據農民的實際糧食收穫量來徵收地稅。地稅制度統一了,官員在行政過程中就很難做出害農的行為。由於農業生產不會遭到管理部門的侵害,則壯勞力就會專心務農,從而為年少的務農者作出榜樣,如此便增強了農民的勞作積極性。此外,《商君書?墾令》還規定:“無宿治,則邪官不及為私利於民,而百官之情不相稽。則農有於日。邪官不及為私於民,則農不敗。農不敗而有餘日,則草必墾矣。”此條法令要求行政官員不允許拖延政務,如此一來讓那些以權謀私的“邪官”沒有時間上下串通以損害農民的利益來換取私利。“無宿治”不僅可以提高官府的行政效率,還能使官不害農,進而為農業發展提供行政上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