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唐代道家學者旅遊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昇華

菜單

唐代道家學者旅遊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昇華

“在學術思想上,強調自然’的道家和強調禮樂’的儒家幾乎在所有問題上都表現出對立’的傾向,正因為如此,儒道才從兩極的對立中實現了互補,構成了中國文化的一條基本線索。在美學思想上,亦復如此。同儒家迥異其趣的道家美學思想,以其獨特的審美追求和美學思維性格,在許多方面彌補了儒家美學理論的不足,在同儒家的互抗互補中,使得中國古代美學思想得以協調一致、平衡發展,達到了多樣性的統一,並且為後來楚騷美學和禪宗美學的產生,從文化傳統上提供了重要條件。”人言,“天不生孔子,人間如長夜”,對孔子思想的偉大意義有充分的認識,但我們同樣應該慶幸中國文化中還有老莊。道家思想的本源在先秦老莊思想。

唐代道家學者旅遊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昇華

自先秦道家思想、產生後,其在後世的發展產生兩個方向。一是宗教化的方向,最終在漢代形成了道教,自由精神異化為神仙信仰,其教義對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產生巨大影響;二是哲學化的方向,“道法自然”,從中推演出一整套精緻的人生觀和藝術觀,影響文人士大夫等精英階層的生活面貌。這兩個方向有時又交織在起,並不能決然分開。總而言之,精神上的自由追求轉化為實際生活中的神仙嚮往,“求仙”成了道家的終極目標。道家思想給旅遊活動帶來了仙境的追尋。唐代旅遊大潮當中,職業道士如吳纜、司馬承禎、呂洞賓、杜光庭,以及深受道家思想影響的唐代帝王,賀知章、李白等著名文人,他們的思想和活動,為唐代旅遊思想抹上了一層濃濃的道家色彩。

唐代道家學者旅遊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昇華

唐代帝王自認是道家始祖老子的後代,因此大力尊奉道家。“仙李盤根大,猜蘭奕葉光。世家遺舊史,道德付今王。”“五聖聯龍夜,千官列雁行。冕琉俱秀髮,旋肺盡飛揚。”在杜甫的詩中,也赫然將唐皇與老子李耳並稱“五聖”。唐初高祖李淵下詔宣佈,三教中道教列第一,其後為儒教、佛教。並進一步說明“老君垂範,義在清虛:釋迦貽則,理存因果自今以梭,齋供行立,至於稱謂,其道士女冠,可在僧尼之前。庶敦本之俗,暢於九有:尊祖之風,貽諸萬葉。告報天下,主者施行。”從此天下翁然大興煉丹之風,甚至宮中也有煉丹場所。此外,歷代唐皇封禪旅遊活動中也帶有濃厚的道家美學色彩,其突出表現為以道家禮儀祭祀泰山等名山。

唐代道家學者旅遊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昇華

“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李白的詩句充分表現出道家旅遊色彩。事實上,當時尋訪道教名山並不僅是李白這一個別現象,而是在整個上流社會以及普通文人士子中流行的時尚。但無疑李白是其中一個典型,因其行為處事方式與詩歌創作在當時的影響很大,故而其表現出的道家旅遊美學思想也最具代表性。他幼年隨父來到道教發源地蜀中,從年輕是就己入道,後來甚至正是接受道篆而成了在冊的真正道士,這在大詩人中是罕見的。學道的目當然在於成仙,而李白在此方面似乎也頗為成功,一身兼有滴仙、酒仙、詩仙等稱謂。

唐代道家學者旅遊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昇華

李白二十四歲作《大鵬賦》,其序雲:餘昔於江陵,幾天臺司馬子微,謂餘有仙風道骨,可與神遊八極之表,因作《大鵬遇希有鳥賦》以自廣。顯然,“大鵬”出自《莊子》,以“神遊八極之表”的姿態,李白開始了一生的癲狂漫遊生活。由於神仙只是一種虛幻的精神嚮往,在實踐中必然要藉助外物才能達到。所以李白的尋仙遊總是伴隨著幾個特點。一是酒的迷醉。其嘗雲:“來日一生,攜糧負薪。道長食盡,苦口焦唇。今日醉飽,樂過於春。”道家注重俗世利益享受,李白一路上也是醉夢生死,其豪飲之名堪垂千古。“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杜甫的形象描繪使不拘世俗禮法的“酒仙”形象躍然紙上。李白也常自稱:“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川窮愁千萬端,美酒三百杯。”

唐代道家學者旅遊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昇華

正如周勳初先生所說:“嗜酒之人,處於半醉半醒之時,常有一種騰雲駕霧的感覺,似乎飄飄欲仙,這與李白信從道教追求神仙的願望相合。”二是煉丹服食。“李白之暢遊名山大川,固然以其本性愛好大自然,對絹麗的風光情有獨鍾,同時也有學道求仙6煉火燒金丹’的打算,”從李白詩文的表現來看,應該是符合實際的。比如,《遊泰山六首》中雲:“終當遇安期,於此煉玉液。”《落日憶山中》中雲:“願遊名山去,學道飛金砂。”《金陵與諸賢送權十一序》雲:“吾希風廣成,盪漾浮世,素受寶訣,為三十六帝外臣。而嘗採娃女於江華,收河車於清溪,與天水權昭夷勤爐火之也久矣。”除金丹外,李白也常服食富蒲,道家認為可入仙境。《囂山採富蒲者》雲:“我來採富蒲,服食可延年。”

唐代道家學者旅遊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昇華

《送楊山人歸富山》雲:“爾去攝仙草,葛蒲花紫茸。”三是廣與道士交遊。主要有吳纜、司馬承禎、元丹丘這樣幾位。洞天福地,萬物有靈,這是唐代道家旅遊美學的重要特徵。道教的基本思想來源於自然之道,以自然為中心,尊重自然,崇尚自然。同時,道教宣揚羽化成仙,而傳說中神仙們往往居住、修煉在風景秀麗的名山幽谷中,以成仙為職業追求的道士們也選擇在這樣的環境中安身,以更好地體會仙家境界。司馬承禎的《洞天福地天地宮府圖》,杜光庭的《洞天福地嶽讀名山記》都把當時的道教名山按“大洞天”、“小洞天”和“福地”三種級別進行歸類,並且按重要程度劃分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這種美學特徵仍然以李白的暢遊與創作為典型表現。

唐代道家學者旅遊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昇華

“李白思想上印有萬物有靈論的痕跡。他也接受了道教的觀點,以為每座山中都有精靈,還以為每座洞府都有神仙居住。”這種美學觀念表現的最為充分的是詩作《夢遊天姥吟留別》:海客談贏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雲霓明滅或可睹。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聲惜。謝公宿處今尚在,漾水盪漾清猿啼。腳著謝公辰,身登青雲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巖萬轉路不定,這花倚石忽己琪。

唐代道家學者旅遊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昇華

熊咆龍吟殷巖泉,呆深林兮驚層巔。雲青青兮欲雨,水浩浩兮生煙。多,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扇,旬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主支瑟兮罵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這是一首典型的遊仙詩,典型地表現了李白作為道家人物的神仙信仰,充滿了神奇迷幻的美感。正是由於版依道教,每當他步入山中,就好像看到了洞府中仙人們的種種情狀。這使他產生了無限遐想和憧憬,彷彿由此擺脫了人世間的種種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