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光固化3D列印支撐接觸點對模型的影響

菜單

光固化3D列印支撐接觸點對模型的影響

前排提示,密恐請做好心理準備

首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使用光固化機器的朋友,你是如何拆支撐的呢?

A。先用剪鉗剪開支撐,再用小刀削去支撐底部

B。那麼費事幹嘛,直接生拉硬拔

C。沒光固化機器,純路人吃瓜

先表揚一下選A的夥計,這種方式需要很好的耐心。實際很多人是B選手,然後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模型上產生許多支撐拔掉的瑕疵。

光固化3D列印支撐接觸點對模型的影響

這種瑕疵主要是和支撐接觸點有關,這期我們便分享下接觸點對模型的影響。我們先列印了4個2mm直徑的球體,層曝光時間為2。1s,這能獲得較好的成型精度:打印出的XY面均為2±0。01mm,唯一變數是每個球的支撐接觸點、支撐直徑不一樣。

光固化3D列印支撐接觸點對模型的影響

光固化3D列印支撐接觸點對模型的影響

以支撐的方向施力直接拔去支撐後效果如下

1號球為普通細支撐,拆取後表面出現了許多坑洞,每個支撐都產生了坑洞

光固化3D列印支撐接觸點對模型的影響

2號球為球頭支撐,拆取後同樣出現了坑洞,以及少量凸起,但每個坑洞的面積要比1號小

光固化3D列印支撐接觸點對模型的影響

3號球為普通中支撐,拆取後與2號類似,每個支撐點都產生了較淺坑洞,且坑洞面積較大

光固化3D列印支撐接觸點對模型的影響

4號球為球頭中支撐,拆取後球頭都埋在了模型上,因此產生了密集的凸起

光固化3D列印支撐接觸點對模型的影響

可以對比看出,細支撐的不同接觸形狀對拔取模型後的表面影響差別不大,而支撐變大時,則會造成很大影響,且球頭和普通接觸點兩者影響有顯著差異,下一步我們對4個球的Z軸方向尺寸進行測量來辨別不同支撐效果是否影響Z軸方向成型尺寸。

光固化3D列印支撐接觸點對模型的影響

光固化3D列印支撐接觸點對模型的影響

經過測量,每個球的Z軸方向尺寸都變大了,呈橢圓雞蛋形,在Z軸方向上尺寸達到了2。03-2。04mm。圖中可看到球頭支撐的2和4號球更長,但考慮到它們表面存在凸起,因而可以視作實際球頭支撐和普通支撐對成型尺寸影響無差異。而細支撐和中型支撐都產生了相差無幾的形變,說明耗材及其他引數才是主要影響因素。

綜合上述測試來看,支撐接觸點對模型的實際影響是:細小的支撐,接觸點選擇普通或球頭,沒什麼差別,都容易出現坑洞,而支撐變粗時普通支撐接觸點造成的坑洞會更大,球頭支撐接觸點會產生凸起。

那麼在使用中應該如何選擇呢?如果你不喜歡或者沒條件做列印後的表面處理,那就使用較細的密集的普通支撐。如果你想要獲得比較輕鬆的表面處理工作,那就使用中等粗細的球頭支撐,拆除支撐後將凸起打磨光滑即可獲得很好的表面效果,這比填坑洞要方便得多。

此外我們還有個球頭支撐的小訣竅:

接觸直徑即球頭的直徑,接觸深度即球頭埋入的深度,在測試中,我們將球頭大部分埋入模型中,這樣就能保證凸起較淺,方便後續打磨,且拔取支撐不會對模型造成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