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史上名聲最美的“小三”

菜單

史上名聲最美的“小三”

史上名聲最美的“小三”

原創 hebuwei 不為故事 昨天

朝雲常常為東坡唱這歌兒為其排憂解悶。每唱到“枝上柳綿吹又少”,掩抑惆悵,不勝傷悲,哭而歌止。

東坡問其故,朝雲說:“妾所不能竟(唱完)者,‘天涯何處無芳草句’也”。

東坡笑謂:“我正悲秋,爾卻傷春了!”

朝雲去世後,蘇軾“終生不復聽此詞”。

撰文 何不為

古琴禪修巫娜 - 天禪 (古琴 巫娜)

史上名聲最美的“小三”

01

史上名聲最美的“小三”

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密州(今山東諸城)太守蘇軾,年正不惑,仕途正順,東坡的地還沒開種。

蘇軾四十歲生日(先生生於陰曆一零三六年十二月十九日,那年除夕二十九,出生十天後便兩歲)一月後,《密州出獵》寫完沒幾天,夜間一夢,見到愛妻王弗,這首“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 ”(陳師道語)的悼亡詞便橫空出世,看哭千年無數人。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蘇軾一生,女友無數,夫人二個半。

史上名聲最美的“小三”

首配夫人王弗,十六歲那年嫁給十九歲的蘇軾。對於蘇軾來說,王弗可謂是賢人,甚至都該叫師傅。

蘇軾心如赤子,接人待友,向無戒備。每逢蘇軾與友人扯閒篇,夫人常坐簾後旁聽,以辨善惡;軾於世間諸事,無不熱愛,琴棋書畫、園藝烹(廚藝)烤(釀酒)、醫卜佛道,無所不涉,夫人督學如父,詩神文聖,軍功章裡,實是有其一半。

史上名聲最美的“小三”

蘇軾做夢時,旁邊睡的是繼配王閏之。閏之於蘇軾,可謂是淑人,待繼子蘇邁一如蘇迨、蘇過。縫補漿洗,操持家務,侍夫如母。二夫人在湖州,因蘇軾以詩獲罪,燒了無數子瞻詩文,此事於吾輩後學,留憾不少。

東坡知定州那年(1093)八月,閏之也走了。(詳見《賣兄弟,幾年風光幾年苦;同進士,一朝天子一朝臣》)

史上名聲最美的“小三”

東坡在惠州,身邊的當家女人,就是他的“小三兒”王朝雲了。朝雲之於蘇軾,可謂是宜人、知己。

東坡的平生知己王朝雲,雖無夫人之名,卻有夫人之實。東坡一堆的侍妾裡,惟有朝雲,相依至死。從杭州初識,至黃州落寞、京師輝煌,再到戍邊定州、寄身惠州,朝雲如日沐、如春暉,陪伴東坡二十三年。

王朝雲生於1062年,王閏之逝世後三年,1096年那個悲傷的七月(農曆),朝雲也走了。

02

史上名聲最美的“小三”

史上名聲最美的“小三”

王朝雲,錢塘王氏,字子霞。東坡先生收西湖歌妓朝雲時,自己還叫蘇軾,小朝雲年方十二歲,當時是做侍女收的。子霞雲雲,當是蘇軾給起的。

朝雲天生麗質,“敏而好義,忠敬若一”。忠敬之說,自然是對閏之、子瞻而言的。朝雲十八歲那年,閏之做主收了其為東坡侍妾。

朝雲聰穎靈慧,能歌善舞,清新潔雅,到底有多漂亮,你可以去看看西湖。人們說“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這首詩,就是專為朝雲而作的。

賢人過於嚴肅,紅袖能添香,堪為師友。淑人過於世俗,相濡能以沫,堪為臂膀。宜人朝雲,相知能及心,方堪堪可以為知己。

王朝雲與東坡先生相知之深,可謂一舉手、一投足,便可知對方用意。東坡詩詞,輕描淡寫,平鋪往事,也會引起朝雲極大感傷。

說東坡寫了首《蝶戀花》詞雲: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這詞,人們說是寫給嶺南溫彩兒的。

朝雲常常為東坡唱這歌兒為其排憂解悶。每唱到“枝上柳綿吹又少”,掩抑惆悵,不勝傷悲,哭而歌止。

東坡問其故,朝雲說:“妾所不能竟(唱完)者,‘天涯何處無芳草句’也”。

東坡笑謂:“我正悲秋,爾卻傷春了!”

朝雲去世後,蘇軾“終生不復聽此詞”。

蘇軾“身行萬里半天下,僧臥一庵初白頭”。政敵的迫害,生涯如浮萍,平生論功績,“黃州、惠州、儋州”,一次比一次貶得遠,一次比一次打擊大。朝雲唱到那兩句時,想起蘇軾宦海浮沉、命運多舛,淪落天涯,同感在心,於是淚如雨下,不能自已。

朝雲走後,情若溫彩兒,他也不娶了。“不合時宜,唯有朝雲能識我;獨彈古調,每逢暮雨倍思卿。”

此中“不合時宜”,實是有個故事:

說一天東坡吃飽喝醉,堂中捫腹問家中左右:大夥兒說說,此中都有什麼?

有位丫環說:先生一肚子錦繡文章。一位侍妾道:官人滿腹經世之學。輪到朝雲時,其對曰:“學士一肚皮不合入時宜。”

東坡捧腹大笑,讚道:“知我者,唯有朝雲也。”

一肚皮的不合入時宜,需要主人能自由思想,有獨立精神。不僅得有悲憫情懷,還能不計一己之得失。這一點,正是東坡的寫照,也是他的驕傲。

滿腹文章,聰明才智,東坡是不缺。東坡的同學、同事又有誰缺呢?章惇、呂惠卿,張躁、曾布、蔡京等等,都是人中翹楚。於史而言,不過糞蛆耳。

蘇軾在杭州,之後遷密州、徐州、湖州,顛沛不已,直至因“烏臺詩案”貶為黃州團練副使。王朝雲始終相隨左右,無怨無悔。

黃州時,他們生活十分清苦。蘇東坡詩中記述:“今年刈草蓋雪堂,日炙風吹面如墨。”王閏之、王朝雲甘願與東坡共克時艱,荊釵布衣,悉心調理照顧東坡生活起居。

朝雲用黃州廉價肥豬肉,微火慢燉,烘出香糯滑軟,肥而不膩的肉塊,作為東坡常食佐餐妙品,這便是後來聞名遐邇的“東坡肉。”主理是朝雲,東坡權“秘書省。”

03

史上名聲最美的“小三”

史上名聲最美的“小三”

元豐六年(1083)九月二十七日,二十二歲的朝雲為東坡生下第四個兒子。東坡為他取名蘇遯(同遁),又名乾兒。

孩子出生時,東坡正遵父遺命為《易經》作傳。

“遁”出自《易經》中第三十七卦,系遠離政治旋渦、消遁、歸隱之意。

卦爻辭說:“嘉遁,貞吉”,“好遁,君子吉”。

遁兒滿月時,蘇東坡想起昔日的名動京師,如今卻“自漸不為人識”,概因聰明反被聰明誤,感慨系之,成詩一首雲: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唯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元豐七年三月,告命蘇軾汝州團練副使,京西北路安置。一大家子不敢怠慢,四月中旬便攜家啟程。

七月二十八日,船泊在金陵江岸,小乾兒中暑不治,夭亡於朝雲懷中。

蘇東坡傷心之餘,寫下一長題詩:《去歲九月二十七日,在黃州生子遁,小名乾兒,頎然穎異。至今年七月二十八日,病亡於金陵,作二詩哭之》

吾年四十九,羈旅失幼子。

幼子真吾兒,眉角生已似。

未期觀所好,蹁躚逐書史。

搖頭卻梨慄,似識非分恥。

吾老常鮮歡,賴此一笑喜。

孩子對他的詩書感興趣,將來自可光大蘇學;孩子搖頭不要梨果,懂得仁讓之禮。

年近半百的東坡先生,因為是兒,鬱郁心情得到莫大撫慰。然而僅僅半年,孩子意外夭折,其悲其痛,何堪言表。

蘇軾為此深深自責,甚至認為乾兒之死,是受到自己的連累:

忽然遭奪去,惡業我累爾!

衣薪那免俗,變滅須臾耳。

歸來懷抱空,老淚如瀉水。

東坡的哀傷已近極至,朝雲的悲痛自然更是無以復加。後來朝雲英年早逝,固然是惠州水土不服、罹染瘟疫,可乾兒夭亡,身心俱疲,當也是更其重要的因素。

詩的第二首,直接述說的的便是此時朝雲的狀態:

我淚猶可拭,日遠當日忘。

母哭不可聞,欲與汝俱亡。

故衣尚懸架,漲乳已流床。

悽慘哀怨,情難自禁。斯詩既可視作人生苦難的“詩史”,也是東坡與朝雲相知相慰的告白。“故衣尚懸架,漲乳已流床”,若非情摯意切愛那女人、那孩子,不是生活中對她們精心呵護的人,怎會寫將得出?

對朝雲愛憐不能自已,東坡的悲傷也難以自拔:

中年忝聞道,夢幻講已詳;儲藥如丘山,臨病更求方。

仍將恩愛刃,割此衰老腸;知迷欲自反,一慟送餘傷。

東坡中年沉迷佛道,本已心如止水,波瀾不驚。可真至心傷之處,禍事臨頭,自己卻還是割捨不下。

乾兒死後,東坡決意不去汝州,他上表神宗,要求在常州居住。此固有他深厚的常州情結,而要尋個地方,安身立命,耕讀傳家,悉心照料肝腸寸裂的朝雲當也是他的真實願望。

常州地處太湖,那裡的山水和風土民情,當是最稱朝雲心意。

世事變化快,東坡也還沒修煉成精,後來出將入相,雖然自有一番騰達飛黃,終究大宋糊塗,朝廷昏憒。

東坡繼而被貶惠州、儋州。惠州折了朝雲,他自己身體也弄的千瘡百孔。

待得海外歸來,東坡萬事看遍,回到常州,處心積慮,十七年後,東坡先生選在七月二十八日仙逝,他要與小兒子蘇遁,共著一個忌日。(參見【不為故事】後續《詩神之死》)

04

史上名聲最美的“小三”

宋神宗駕崩,宋哲宗繼位,司馬光為相,盡廢王安石新法。反對派首領蘇東坡又被召回京師,升任龍圖閣學士,兼任小皇帝的侍讀(就是師傅啦)。

蘇東坡大受宣仁皇太后和十二歲小皇帝賞識,政治上春風得意。

在東坡政途黯淡失意之日,朝雲患難與共,相濡以沫。東坡飛黃騰達,官場應酬、居家主事,自然輪到了閏之夫人。

不合時宜的東坡,對司馬牛相公“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們就要擁護、凡是敵人擁護的我們就要反對”實在看不下去,自請外放,再次出知杭州。

故地重遊,杭州百姓,沿路焚香鳴炮歡迎他們所愛戴的父母官。(東坡被貶所到之處,黃州、惠州、儋州官吏父老,也是簞食壺漿、舟次相送。)

東坡也不負眾望,在王朝雲的枕畔細語中,他此次前來,著實為杭州的百姓做下了幾樁大事。

是時,江浙大旱,杭州一帶,飢瘟並作。蘇東坡上書朝廷,請求減免歲貢,同時廣開糧倉、設點施粥,大濟災民。調遣大批民間良醫,免費為災民診治疫病。

淘挖

深井、引水灌溉,幫助人民共克時艱。

任期,整修西湖,取湖中所積葑草、淤泥堆築成堤,溝通南北。廣種菱角、荷藕於湖中,使葑草不能再生。沿堤遍植芙蓉、楊柳,春秋麗日,花開如錦,綠絛拂堤,人行其上,宛如置身圖畫裡。

東坡此舉不但便利交通,美化湖景,亦可防止湖水淤塞,保護杭州城不受江潮肆虐。杭州人民為了紀念蘇東坡德惠,給這條長堤取名為“蘇公堤”。這裡面,其實也包含了賢內助王朝雲的一份心血。

往後十餘年,蘇東坡又先後出任潁州和揚州知府,王閏之撒手西去。

哲宗親政,章惇為相,“自己命都可以不顧”的章大人,大發淫威、大開“殺戒”。一大批中央和地方的“領導同志”紛紛下臺遭貶,蘇東坡的弟弟蘇子由執政時,貶過章大人,蘇軾兄弟自然首當其衝。定州、惠州、儋州,都讓東坡遊了個遍。

此時東坡已經是年近花甲。國難如斯,己命如此,萬念俱灰。

他身邊眾多的侍兒姬妾也都陸續散去,其中可能也還不乏身懷有孕的女子。以至於之後還有人來找尋蘇軾,期待父子相認。這其中就包括北宋末年六賊之一的大太監梁師成。(詳見《誰是你爸爸,誰是你祖宗》)

東坡身邊的侍妾傭人,除了生活所迫主動遣散者,大多是自己離開的。大難臨頭各自飛,主人淪落至此,我等哪裡還有好日子過,於是便都速速各奔西東而去。

東坡眾多身邊人中,心甘情願留下來,願意和他同甘共苦,在那荒涼的嶺南相互取暖的,便只有王朝雲一人而已。

史上名聲最美的“小三”

王朝雲始終如一,追隨東坡的步伐,長途跋涉,萬里遷徙,翻山越嶺到達惠州。對此,東坡深有感觸,賦詩一首雲:

不似楊枝別樂天,恰如通德伴伶元;

阿奴絡秀不同老,天女維摩總解禪。

經卷藥爐新活計,舞衫歌板舊姻緣;

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山雲雨仙。

此詩有序雲:“予家有數妾,四五年間相繼辭去,獨朝雲隨予南遷,因讀樂天詩,戲作此贈之。”

想當年,白居易年老體衰,深受其寵的美妾樊素便偷偷溜走了。白樂天因而有詩云:“春隨樊子一時歸。”

朝雲與樊素同為舞妓出身,然而,性情迥然相異,朝雲的堅貞相隨、患難與共,怎不令垂暮之年的東坡感激涕零呢!

05

史上名聲最美的“小三”

朝雲在惠州感染瘟疫,身體十分虛弱,終日與藥為伍,總難康復,蘇東坡有《朝雲詩》:

經卷藥爐新活計,舞衫歌扇舊因緣。

拜佛唸經,尋醫煎藥。叵耐朝雲生長山水勝地杭州,花肌雪腸之人,最終耐不住嶺南悶熱惡劣氣候,再加上遁兒早夭,身心疲憊,青年之身抵抗力還不如也是病體支離的東坡,不久,便帶著萬千不捨,百般無奈,溘然長逝,時年三十四歲。

朝雲一生向佛,靈悟兼備。這也是她能和蘇東坡心靈相通的最重要緣由。

東坡為徐州太守時,朝雲便曾跟著泗上比丘尼義衝學《金剛經》,後來在惠州又拜當地名僧成為其俗家弟子。臨終前,她執著東坡的手誦《金剛經》四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世上一切都為命定,人生就像夢幻泡影,又像露水和閃電,一瞬即逝,不必太在意。”這番話,並不只是她皈依佛門後悟出的禪道,其中寓藏著她對蘇東坡無盡的關懷和牽掛,生前是如此,臨終也如此。

東坡尊重朝雲遺願,於紹聖三年八月三日,將她葬在惠州西湖南畔的棲禪寺的松林裡,親筆為她寫下《墓誌銘》,銘文也像四句禪偈:

浮屠是瞻,伽藍是依。如汝宿心,唯佛是歸。

朝雲葬後第三天,惠州城暴風驟雨。翌日大清早,東坡帶著小兒子蘇過,前來探墓,發現墓的東南側有五個巨人腳印,於是再設道場,為之祭奠,並因此寫下《惠州薦朝雲疏》,其中說道:

軾以罪責,遷於炎荒。有侍妾朝雲,一生辛勤,萬里隨從。遭時之疫,遘病而亡。念其忍死之言,欲託棲禪之下。故營幽室,以掩微軀。方負浼瀆精藍之愆,又虞驚觸神祇之罪。而既葬三日,風雨之餘,靈蹟五顯,道路皆見。是知佛慈之廣大,不擇眾生之細微。敢薦丹誠,躬修法會。伏願山中一草一木,皆被佛光;今夜少香少花,遍周世界。湖山安吉,墳墓永堅……

史上名聲最美的“小三”

在朝雲逝去的日子裡,蘇軾不勝哀傷。除寫下《朝雲墓誌銘》、《惠州薦朝雲疏》,還寫就《西江月·梅花》、《雨中花慢》和《題棲禪院》等等許多詩、詞、文章來悼念這位紅顏知己。

其中,最為著名的《西江月·梅花》一詞,更是著力寫出了朝雲的精神風貌和高尚情操:

玉骨那愁瘴霧?冰肌自有仙風。海遷時過探芳叢,倒掛綠毛麼鳳。

素面反嫌粉

,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

蘇東坡還在墓上築六如亭以紀念她,並親手寫下楹聯“不合時宜,惟有朝雲能識我;獨彈古調,每逢暮雨倍思卿。”

亭聯不僅透射出蘇東坡對一生坎坷際遇的感嘆,更飽含著他對一位平生知己的無限深情。

惠州的西湖本名枕豐湖,山青水秀,煙波浩渺,一如杭州西湖。

東坡來後,不時與朝雲湖堤漫步、波上泛舟。杭州美好,宛然再現。東坡興之所致,也就用杭州西湖各處風景地名為這裡山水命名。

兩人得意之作,不料他鄉孤山竟然成了朝雲孤寂長眠之所。

為了懷念朝雲,蘇東坡在惠州西湖上刻意經營,建塔、築堤、植梅,試圖用這些熟悉的景物喚回那已遠逝的日子。只可惜“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

朝雲遠逝,佳人黃鶴。惠州西湖的山水花木,永生著朝雲的魂靈。

後來,成鷲法師有詩專詠六如亭雲:

蘇堤留恨處,荒冢對滄溟;

流水空千古,香魂倚一亭。

波涵三島綠,柳鎖六橋青;

寂寞棲禪寺,金剛何處聽?

孤山棲禪寺和尚在朝雲墓前築了一座紀念亭。因著朝雲生前學佛,臨終誦《金剛經》偈語:“一切有如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故亭取名“六如亭”。

朝雲墓與六如亭經歷代多次整修。清嘉慶六年(1801年)惠州知府伊秉綬重修朝雲墓時,為墓撰寫了碑文。1984 年惠州市政府又重修朝雲墓,現存的六如亭為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重建。

王朝雲墓、六如亭前鑲立為數眾多的石刻。後亭柱有清代翰林、豐湖書院山長林兆龍撰題勒石的對聯:

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電,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前亭柱亦有對聯:

從南海來時,經卷藥爐,百尺江樓飛柳絮,

自東坡去後,夜燈仙塔,一亭湖月冷梅花。

06

史上名聲最美的“小三”

東坡與朝雲,知己相伴二十餘年,為其留下的詩作也是所有女伴、夫人中最多的,為何惟獨不給她夫人名號呢?

箇中緣由,東坡不曾說起。

我想不羈的東坡肯定不是因為朝雲的出身。

宋律,扶妾為妻,徒一年半(娶妾為妻,男女都要坐一年半的牢),這叫法有所禁。

例規,妻亡三年(可折三九之數,守二十七個月)方可續絃。王弗死後三年,東坡才續娶閏之。而閏之死後三年,朝雲自己先走了,這叫時不待她。

這個,不重要。

何絳有詩《朝雲墓》雲:

試上山頭奠桂漿,朝雲豔骨有餘香。

宋朝陵墓俱零落,嫁得才人勝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