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i·寧德」相遇靈山

菜單

「i·寧德」相遇靈山

心若浮生夢終無,

花逝無痕總有影。

在紛紛擾擾的人世間,

我們不斷地尋找心靈的故鄉,

那故鄉就是靈山。

「i·寧德」相遇靈山

西域靈山,是智慧之山,那裡孕育了法性光明,而近在咫尺的八都鎮有一個靈山村,是畲族村落,那裡民風淳樸,奇妙之境孕育著靈山秀水。

「i·寧德」相遇靈山

繆哥/圖片

沿著霍童溪畔、八都橋一路北上,曲徑通幽處只見道路兩旁草木豐茂,蟲鳴鳥飛,一條溪流蜿蜒穿過村子,一座古老的石橋以一塊巨大的青石板雕切而成,粗礪而堅實,橫臥於溪兩岸。

「i·寧德」相遇靈山

《秀美八都》俞明壽

水聲淙淙,青苔溼潤,空氣裡迷漫著靜謐的禪意,度步於上,俯看橋下飛珠濺玉,上下兩口龍井千年不幹涸,水流清澈,猶如隱藏於明眸眼波里的星光一點,一半靜水深流,一半靜心修行。

走過落滿樹葉的石階,幾株小草舒展著黃綠色的身姿,葉子上將滴欲滴的露珠映著三千世界,掠影浮光中,那是生命初見時的安穩喜樂。

「i·寧德」相遇靈山

山野青叢,清泉石上流,拂去滿身的塵埃,俯身掬一冽清泉,洗手淨目,輕啜菩提甘露,心若秋水長空。

漫步行於山間,環顧四周,只見群山環抱,主峰狀若佛陀莊嚴坐堂傳經,周邊五座山峰連綿環拱,似眾菩薩環侍聆聽,左右山峰如金鐘銀鼓遙相呼應。清幽玄妙的風景,一座寺院莊嚴肅穆。

「i·寧德」相遇靈山

高山朝聖者/圖片

據宋代梁克家撰《三山志》及明嘉靖版《寧德縣誌》記載,靈山寺系因山而得名,位於蕉城區八都鎮靈山村,始建於唐鹹通二年(公元861年),鼎盛時期寺院僧眾多達千人,曾建有36座殿宇。

「i·寧德」相遇靈山

高山朝聖者/圖片

靈山寺歷經滄桑浩劫,幾度興衰。

踏進寺院內,千年前的古剎遺址出土的馬槽、碾藥石臼有序排放,雖然黃泥包裹,仍掩蓋不住精美的紋飾,線條生動而巧妙。

「i·寧德」相遇靈山

「i·寧德」相遇靈山

網路/圖片

巨大的石柱基座上面的蓮花紋,隨著歲月的流轉而依然綻放如初,風吹日曬留下斑駁的印跡,彷彿向信眾們訴說著千年的蒼桑。

「i·寧德」相遇靈山

小鳥在枯草上歡跳鳴叫,時而用喙相互梳理對方的羽翼,時而啄起枯草中的小蟲子,這蓬枯草成了它們歡樂的天堂,逐嘻戲中,為寂靜的寺院帶來了些許靈動。

「i·寧德」相遇靈山

網路/圖片

一株斷樹殘根橫在牆角,日曬雨淋中已經逐漸風化,腐朽中長出幾朵磨菇,猶如祥雲簇擁,這半截枯木成了螞蟻的樂園,它們頭頂著食物成排結隊地進進出出忙碌。

「i·寧德」相遇靈山

網路/圖片

在這裡,有一種純真是看螞蟻搬家,有一種禪意是一鳥一天堂。原來,許多細碎的感觸來源於生活的點滴,花草塵土也可以參禪,飛鳥蟲獸也可以悟道。

「i·寧德」相遇靈山

網路/圖片

從喧譁穿越到寧靜,靈山,你可曾看到最初的那個我,一步一步向你走來,正一步一步走向內心渴盼已久的、溫暖的故鄉。

陳巧珠丨文字來源

智己策略丨文字編撰

見圖片下方圖注丨圖片來源

「i·寧德」相遇靈山

「i·寧德」相遇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