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黃鱔的繁殖能力不低,繁殖後還能變性,為何如今也越來越少了?

菜單

黃鱔的繁殖能力不低,繁殖後還能變性,為何如今也越來越少了?

導讀:過去的黃鱔年年抓都抓不完,為何現在野生黃鱔越來越少了?它們去哪了?

黃鱔是農村娃都很熟悉的一種動物,不少人以前還去稻田、水溝裡抓過它。

筆者小時候最愛吃的就是盤龍黃鱔了,用自家的土茶油做的盤龍黃鱔,真的會把隔壁家的小孩子都給饞哭了。

也是因為愛吃,小時候就常去稻田裡抓黃鱔。當時抓黃鱔的方法也很多,既可以在冬季的時候去稻田裡用鋤頭挖。因為冬季的稻田沒什麼水了,而且黃鱔也怕冷,在泥巴里一動不動,非常好抓。

黃鱔的繁殖能力不低,繁殖後還能變性,為何如今也越來越少了?

也會在夏季的時候,用一個手電筒去稻田裡找。夏季的黃鱔到了晚上就出來活動了,當遇到燈光照射以後,它們一動也不動。這個時候只要用抓黃鱔的鐵鉗子夾住了,然後快速放到水桶或者是竹籠裡就可以了。拿到家裡以後,放清水裡養幾天就可以直接做盤龍黃鱔了,連它的內臟都不用去除。

在過去稻田裡的黃鱔年年抓,每年都抓不完,可是現在野生的黃鱔越來越少見了,這些黃鱔都去哪了呢?

過去黃鱔多,因它的繁殖能力強

黃鱔是一種非常奇怪的生物,雖然有些地方也叫它鱔魚,但是它長得一點都不像魚,既沒有魚鰭,也沒有魚的形狀,反而長得有點像蛇。

因為它的身體細長,和蛇的體型非常的相似。尤其是一些水蛇,更是常會被人誤認成是黃鱔,筆者小時候去抓黃鱔,就多次抓到過水蛇。

黃鱔的繁殖能力不低,繁殖後還能變性,為何如今也越來越少了?

黃鱔喜歡生長在有水的環境,像水稻田、小河、水池、溝渠和湖泊等有淤泥質的水底。這種動物在我國的分佈非常廣,幾乎遍佈了大江南北。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黃鱔是一種會變性的動物。所謂變性,就是指黃鱔會有性轉變的過程。每一條剛出生的黃鱔都是雌性的,而等到它繁殖以後就會發生性轉變而成為雄性,之後它就不能產卵,只能是提供精子。

而且黃鱔的繁殖能力也是不弱的,它們長大一歲大的時候就能產卵了,並且產卵量不低,一般每天黃鱔一次能產卵300-800粒左右,而在一年中能產卵2-3次。等到把全部的卵產出以後,黃鱔的卵巢逐漸變為精巢,也就是前面所說的“性轉變”,從這以後黃鱔就從“蘿莉”變成了“大叔”。

黃鱔的繁殖能力不低,繁殖後還能變性,為何如今也越來越少了?

而在過去農民稻田裡的黃鱔幾乎是隨處可見,每年抓它們都是抓不完,到了第二年又會有很多的黃鱔,這也和它的繁殖能力強有很大的關係。

既然黃鱔的繁殖能力不低,那為何現在野生的黃鱔越來越少了呢?它們都去哪了呢?

野生黃鱔逐漸減少的原因

第一個是過度的捕捉有關。

在以前雖然農民也喜歡抓黃鱔,但是當時也就是在稻田裡、水溝,或者是水塘裡用傳統的方式來捕捉。基本都是抓來自己食用,很少人會拿它來賣錢。

但是在後來由於黃鱔非常美味,在民間還有著“小暑黃鱔賽人參”一說,所以很多人都會去抓黃鱔來賣錢。而為了多賣錢,就想出了各種“高效”的捕捉方式,比如在稻田裡撒藥,或者是電魚。

黃鱔的繁殖能力不低,繁殖後還能變性,為何如今也越來越少了?

筆者就看到有人在稻田裡撒藥,天黑的時候撒在稻田裡,到了第二天早上就可以去撿了,所有的黃鱔、泥鰍等魚類全部都會被撿走。

另外電魚也是如此,大魚小魚通吃。這樣的話,不光是大的黃鱔被抓走了,小的黃鱔被藥死、電死了,就連它們產的卵也被害死了,這樣的話稻田裡怎麼還會有黃鱔呢?

第二個是黃鱔的生長環境受到了汙染。

在筆者小時候,農民種田基本都是用農家肥,就連除草也是人工來除草,很少施用農藥。可是在後來化肥取代了農家肥,筆者記得非常深刻的是在稻田裡施肥以後,往往很多的黃鱔、泥鰍和小魚都會死掉,稻田裡一股惡臭味。

黃鱔的繁殖能力不低,繁殖後還能變性,為何如今也越來越少了?

另外除草也是用除草劑了,噴灑幾次稻田裡一根稻草都是看不到的。這樣惡劣的環境,就很不利於黃鱔的生長。它們要麼是被害死了,要麼就是逃到了一些河流、水庫,或者是水溝裡面去了,總之就是一些不容易被人找到的環境。

第三個食物少了,機械化傷害也很大。

無論是哪一種動物,它們要生存就離不開食物。而如果要氾濫,就必須要有足夠的食物。但是近些年在農村地區也是推行現代化農業,農田施的是化肥,打的是農藥等,這為農民帶來了很大的便利,讓許多的害蟲、昆蟲變得少見了。

但也是因為這個原因,讓稻田裡的黃鱔們就沒有了足夠的食物可吃,甚至吃了打了農藥的昆蟲,還會被毒死。

黃鱔的繁殖能力不低,繁殖後還能變性,為何如今也越來越少了?

同時現在農村裡很多都是採用機械化了,耕田、插秧、收割等都是機械化了。這相比於過去農民“純手工”挖田、除草而言,對黃鱔的傷害大很多了。

筆者就看到耕田機翻耕農田,好多的黃鱔都被翻出來,但都被機器打傷了,有些都已經斷成好幾截了。

當然了還有最後一點,那就是如今去野外抓黃鱔的人也少了。

在過去到了夏季,許多人就在晚上出去抓黃鱔,可是現在有了手機,有了空調,大熱天的都在家裡吹空調,誰還去抓黃鱔呢?而且有些人聽說現在野生黃鱔很少見了,有想去抓的想法也沒有這個行動了。

黃鱔的繁殖能力不低,繁殖後還能變性,為何如今也越來越少了?

其實如果你真的願意去抓,在野外還是有不少黃鱔的,雖然沒有以前多了,但是多多少少還是有幾條的。正是由於野生的黃鱔越來越少了,它的價格也在不斷飆升,在我的家鄉這邊都已經漲到比牛羊肉都要貴了,一斤賣到70幾元,並且還是供不應求。

在你的家鄉稻田裡的黃鱔還多嗎?你們小時候抓過黃鱔嗎?歡迎大家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