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類似“丟沙包”,不挑年齡和場地的躲避盤是這樣玩的

菜單

類似“丟沙包”,不挑年齡和場地的躲避盤是這樣玩的

類似“丟沙包”,不挑年齡和場地的躲避盤是這樣玩的

作為新興運動專案,躲避盤不需要爭奪飛盤,身體接觸少,適合男女混合比賽。 受訪者供圖

今年4月,教育部印發《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通知》,極限飛盤作為新興體育專案被正式列入義務教育階段課程。此前,杭州、成都、深圳等城市的中小學已經開展了飛盤專案。除了極限飛盤,因為專案參與安全、容易上手、裝置簡單、緊張刺激又不乏趣味性,躲避盤成為非常適合校園和公司團隊開展的專案。

關注

中國多個城市開展躲避盤運動

躲避盤英文名稱為“DODGEBEE”,是一項融合了躲避球和飛盤的運動,該專案起源於日本,近年來在亞洲區域興起。1995年,躲避盤開始在日本傳播。2005年,在日本名古屋舉辦了第一次躲避飛盤的正式比賽,超過2000名選手參加。這次比賽後,躲避盤專案受到更多關注,並傳入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

2015年,躲避盤引入中國香港。2017年,躲避盤被引進深圳並在一些中小學開設課程。2019年,早期涉足該專案的一些企業成立推廣組織,透過進校園、教練員培訓等活動普及這項運動。據商業平臺的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已經有超過40個城市開展躲避盤運動。

類似“丟沙包”,不挑年齡和場地的躲避盤是這樣玩的

躲避盤以尼龍加泡棉製作,安全性高。 受訪者供圖

特點

適合不同人群,對場地要求不高

每到週末,在北京朝陽區東楓公園的足球場上,飛盤玩家、夥伴俱樂部的教練陳志夫經常會組織躲避盤活動。參與的大多是年齡為5歲至12歲的兒童。

陳志夫介紹,躲避盤具有安全、容易上手、裝置簡單、緊張又不乏趣味性的特點,無論是小朋友還是老年人都可以參與,是一項遊戲性的運動專案。帶孩子參加活動的李女士告訴新京報記者,孩子上手比較快,不僅體驗了飛盤的樂趣,更重要的是鍛鍊了身體。

安全性是躲避盤優先考慮的因素。躲避盤根據直徑大小分為三種規格:200毫米、235毫米和270毫米。飛盤的材質由尼龍、泡棉製作,飛行速度受限,參與者即便被打到,也不會感覺很疼。

極限飛盤比賽,參賽者防守或進攻時需要爭奪飛盤,對身體素質有一定要求。擲準飛盤(注:飛盤運動與高爾夫球運動規則相結合,使用飛盤投擲入金屬目標框中)比賽時,對參與者的發盤技術和身體素質也有較高要求。而躲避盤只需要學會簡單的投擲和接盤就可以參與。同時,參與者之間不需要爭奪飛盤,身體接觸少,中學生和小學生可以同場比賽。世界飛盤聯合會認證國際級觀察員鄭淳表示,躲避盤不提倡“攻擊”,主要是透過精確的投擲和隊友間精妙的傳接配合來贏得比賽,更注重比賽的流暢性、準確性和團隊配合。

類似“丟沙包”,不挑年齡和場地的躲避盤是這樣玩的

躲避盤比賽場地(內場)為9米×18米。 影片截圖

另外,對場地要求不高也是躲避盤受歡迎的原因。躲避盤比賽場地(內場)為9米×18米,場地中間線向外延長2米,場地內的區域叫作內場,外面的叫作外場。陳志夫表示,躲避盤可以在足球場、水泥路面、室內場館或戶外廣場進行,只需場地平整即可。

規則

好似“丟沙包”,內外場合作講究配合

首次接觸躲避盤,不少體驗者會想起兒時的娛樂專案“丟沙包”。鄭淳表示,兩者看上去有一些相似之處,但躲避盤有明確的比賽規則和要求。

躲避盤比賽每隊有13名選手,比賽時間為5到10分鐘,分為上、下半場。賽前,兩隊隊長透過猜盤決定進攻權。比賽場地分為內、外場,雙方可自由安排內外場人數,但外場至少得有1人。選手接盤後,5秒內須將飛盤擲出且身體不可越線,隊友間傳盤需要飛過兩條場地線,否則將被視為犯規,盤權轉交給對方。同一隊伍的外場選手之間也可以互傳。內場選手被對方投擲的飛盤擊中(且飛盤落地)即為出局;如果選手本人或隊友接住了飛盤,則無需出局。外場選手成功使對手出局時,本人可進入內場復活。一方將對方內場隊員全部擊打出局或比賽結束時內場選手多的一方獲勝。

玩法簡單並不意味著這項運動沒有挑戰性。在陳志夫看來,需要內外場隊員合作,是躲避盤與很多同場競技專案不同的地方,“躲避盤的興起不是沒有原因,現在不少公司、單位把它當做團建專案,在一場比賽或者說更像是遊戲的過程中,能有效促進團隊成員合作,提高凝聚力。”

記者 王繼松

編輯 王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