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鱟試驗法在檢測前時應做什麼?

菜單

鱟試驗法在檢測前時應做什麼?

鱟試驗法

(鱟變形細胞溶解物試驗)

是第一個被美國作為檢測細菌內毒素的法定方法的,美國還將此法納入了美國藥典第20版(1980)中,並對該法進行了非常詳盡的介紹。慢慢地,也有許多國家也將鱟試驗法作為檢測細菌內毒素的法定方法。現在就以美國為例子,來詳細闡明鱟試驗法。

鱟試驗法在檢測前時應做什麼?

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

FDA

)有這樣一條準則,即只要是給人類使用的藥品、生物製劑、醫療器械等產品最後一定要使用鱟試驗法進行細菌內毒素檢測,只有檢測過關的產品才能得到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的承認。

那鱟試驗法作為檢測細菌內毒素的法定方法,在進行試驗檢測前應該做些什麼呢?

首先,需要對鱟試劑的靈敏度進行檢測。

不同的實驗室對鱟試劑的操作肯定會出現不同的差異,所以檢測人員在進行檢測前必須要對同一批次的鱟試劑以及同一批次的內毒素作稀釋度試驗。一般來說只需要4~8個批次試驗即可,然後再以2倍的倍比稀釋來選取終點範圍值作鱟試驗法。

終點的細菌內毒素含量用

ng/ml

進行表示,接著將其換算成

log

值,最後再來計算標準差,即SD值。如果出現了4個批次的稀釋度的標準差值都小於或者等於標準差值99%的限度值,那麼該方法是可以進行使用的。但是,如果標準差值有8個稀釋度的標準差超過99%的上限值,那麼該方法就會因為變異較大而不能使用,必須要在重新試驗前找出不可用的原因再進行糾正。

鱟試驗法在檢測前時應做什麼?

假如實驗室最終通過了上面出現異常的變異試驗,接下來就應該按照一系列濃度的參考標準內毒素(

RSE

)或對照標準內毒素(

CSE

)來檢測鱟試劑的靈敏度,若最終鱟試劑的靈敏度差異沒有超過指定標定值的2倍稀釋,那最終鱟試劑的靈敏度是可行的。

其次,要對鱟試劑進行抑制與增強試驗。

將一種藥物與水中的一系列同種內毒素濃度進行比較,其中該藥物含有不同的標準內毒素(靈敏度

以鱟試劑標定

),待檢測結果出來後,再比較標準系列的內毒素檢測結果和藥物中的內毒素檢測量,如果兩者的差異結果沒有超過

2

倍的稀釋濃度,則認為該藥物有

抑制或增強現象。

要注意的是,如果該藥物成分較為恆定,則在檢測時只需檢測該藥物的最高和最低濃度就可以了,但是如果藥物的濃度都有抑制或者增強的作用,就必須每一種濃度都要進行抑制或增強試驗。

所有法定的藥物檢測都必須在沒有稀釋或在適當稀釋後再進行檢測,且稀釋倍數不能超過最大有效稀釋倍數,否則其中的內毒素經稀釋後將會出現濃度過低而不被

鱟試驗法

檢出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