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張淼:冠軍之路,絕非坦途!殘奧精神是永不言棄!

菜單

張淼:冠軍之路,絕非坦途!殘奧精神是永不言棄!

《民生週刊》全媒體記者 鄭智維

張淼:冠軍之路,絕非坦途!殘奧精神是永不言棄!

全文2183字,閱讀約需2分鐘

“冠軍是從一次次失敗中成長起來的,殘奧精神並不僅是贏得金牌,而是一種永不言棄的拼搏精神。”

眼睛死死地盯住,不管對方將球給到哪個位置,張淼總能眼到手到,將球回擊給對方。贏球時刻,她還會霸氣地喊一嗓子。

張淼,中國輪椅乒乓球運動員,2012年倫敦殘奧會輪椅乒乓球冠軍。

談及比賽時的感受,張淼試圖用語言描述那種“飄逸的感覺”,“打球的時候,人球合一,彷彿身體殘疾的限制已不存在。”

1991年,張淼出生在安徽省宿州市蕭縣的一個村莊。簡單的服飾穿搭,她給人一種乾淨清爽的印象。面板白皙,眼眸明亮,笑容經常掛在臉上,樸素沉穩的外表下,有一顆永不服輸的心。

因為身患殘疾,14歲之前的張淼不敢想象自己有一天能參與競技體育,更不敢奢望成為世界冠軍。

如今,31歲的張淼已在乒乓球的陪伴下走過17個春秋。

這期間,她從山村進入縣城,再到首都北京,又從北京走向世界,在自己熱愛的乒乓球賽場,不斷進擊。

張淼:冠軍之路,絕非坦途!殘奧精神是永不言棄!

△張淼

第一次揮拍

如果沒有與乒乓球結緣,自己的人生會是什麼樣? 張淼曾無數次想過這個問題。去工廠打工,學一項技能,經營一家鄉村超市……這些事情,都曾是她人生的選項。 更大的舞臺和夢想,當時的張淼不敢想象。務農為業的父母,不僅需要撫養5個孩子,還要照顧身體殘疾的張淼。作為家中最小的孩子,張淼小時候從來沒有穿過新衣服。 因為患有小兒麻痺症,張淼不能像健全人一樣行走、奔跑。無論是農活兒,還是家務,她都幫不上忙。看著同齡人上學,看著同齡人外出務工,她內心有過焦慮。 “那時候,就想著出去闖一闖,不想在家裡永遠被人照顧,不想長大後成為父母的負擔。”張淼回憶。 14歲那年,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張淼結識了自己的乒乓球啟蒙教練王笳。在王笳家裡,張淼第一次試坐輪椅,第一次揮舞乒乓球拍。 張淼依然清晰記得第一次接觸乒乓球時的場景:“坐在輪椅上,特別害羞,也很忐忑,完全不知所措。教練簡單指導後,我就照著做,居然能連續接到幾個球,感覺特別好。” 在教練的引導下,張淼嘗試發球、接球,很快痴迷於此。王笳覺得,張淼雖然身體殘疾,但手臂長,打乒乓球有一定優勢。 持之以恆的刻苦訓練,讓張淼很快脫穎而出。2006年4月,在蕭縣縣城訓練了7個月的張淼入選北京市乒乓球隊,一年後的2007年8月,進入國家隊集訓。 從北京起步,張淼開啟了自己的冠軍之路。

永不言敗

21歲那年,張淼入選2012年倫敦奧運會中國殘奧運動員名單。經過小組賽、半決賽、決賽,她一路披荊斬棘,將自己的第一枚團體組奧運冠軍獎牌收入囊中。 關心體育的人,都熟悉張淼在賽場的一個個奪金瞬間。 2010年亞洲殘疾人運動會女團金牌,2011年亞洲和太平洋地區錦標賽女團金牌、TT-4女單金牌,2012年倫敦殘奧會女團4-5級金牌、2012年倫敦殘奧會輪椅乒乓球金牌,2013年亞洲殘疾人錦標賽女團、女單TT-4金牌,2014年世界殘疾人錦標賽女團、女單TT-4金牌,2014年亞洲殘疾人運動會女團金牌,東京殘疾人奧運會輪椅女子TT4-TT5團體金牌…… 冠軍之路,並非坦途。 因為行走不方便,張淼長期生活在農村,連縣城都很少去。剛到“大北京”時,她很不適應,因為天氣乾燥,身上起了很多大大小小的火癤子,出現化膿、腐爛。 即便如此,第一次張淼在北京待了11個月,春節也沒有回家。“機會來之不易,心裡只有一個念頭,就是把乒乓球打好。”張淼說。 最初的日子裡,訓練的枯燥、寂寞始終伴隨著張淼。她不斷地練習發球、接球,日復一日地重複著這些基本動作。 除了保質保量地完成教練要求的訓練任務外,張淼還經常自己偷偷“加餐”,備戰期每天有近6個小時的高強度訓練。 和訓練的辛苦相比,更考驗運動員意志的是賽場上的失利。 “保持樂觀,要有一個‘大心臟’。”談及讓自己堅持下來的秘訣,張淼說,冠軍是從一次次失敗中成長起來的,殘奧精神並不僅是贏得金牌,而是一種永不言棄的拼搏精神。

無限可能

透過決戰乒壇,張淼一路追逐夢想。 談及過去的10多年,張淼坦言,經受了人生的種種磨難,也經歷過了乒乓球運動的精彩。 接受《民生週刊》記者採訪時,張淼談及下一次比賽。10月9日,第四屆亞洲殘疾人運動會將在杭州開幕。 “再過一個多月,可能就會通知訓練了。儘自己最大努力拼搏,但不會苛求比賽成績。”對於這次比賽,張淼充滿期待,也顯示出一名“老隊員”的成熟。 去年下半年,張淼相繼參加了東京殘奧會、全國第十一屆殘運會暨第八屆特奧會,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在此之後,她進入了兩個賽季間的休整階段。 為了讓殘疾的身體有所改善,張淼利用這段時間做了一個身體矯形手術。傷筋動骨一百天,休養的日子裡,她也思考過自己的人生規劃。 對於各種新鮮事物,這名90後姑娘永遠保持好奇,樂於嘗試。和健全人相比,殘疾人運動員的運動壽命更長。身體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打到五六十歲。然而,即便再優秀的運動員,也不可能打一輩子球。 談及未來的計劃,張淼說:“或者去選擇一份有意義的工作,或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未來充滿無限可能。如果殘疾人乒乓球需要我貢獻一份力量,我一定會全力以赴。”

出品:民生週刊(ID:msweekly)新媒體部

原文刊載於2022年第9期《民生週刊》雜誌

原標題:《張淼的進擊》

□ 《民生週刊》記者 鄭智維

編輯:姜玉函

主編:崔靖芳

“人民旅遊”

分享你的遊記與攻略,展示你的美景與美食,“代”你體驗不一樣的風景與風情。

【來源:民生週刊】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