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探秘世界上最早的堤壩系統——良渚古城老虎嶺遺址公園開放

菜單

探秘世界上最早的堤壩系統——良渚古城老虎嶺遺址公園開放

中國文物報記者 徐秀麗

7月6日,“杭州良渚日”之際,老虎嶺遺址公園正式面向公眾開放。作為目前良渚古城遺址唯一一處展示水利系統剖面結構的遺址點,老虎嶺遺址公園用最“本真”的面貌,向世人揭示良渚先民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環境中的創造性和科學性,對世人瞭解良渚古國的出現和發展歷程,乃至中華文明的起源,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良渚古城外圍水利系統是良渚古城遺址遺產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位於良渚古城西北方向。整個水利系統的影響範圍約100平方公里,由谷口高壩、平原低壩和山前長堤等11條人工壩體和天然山體、溢洪道構成,是中國迄今發現最早的大型水利系統,也是世界迄今發現最早的攔洪大壩工程。

探秘世界上最早的堤壩系統——良渚古城老虎嶺遺址公園開放

老虎嶺遺址公園

老虎嶺水壩屬良渚古城外圍水利系統的谷口高壩系統,水壩自身長度140米,寬100餘米,遠遠望去,用於保護的外棚猶如一顆巨大水滴,橫臥在兩個小山間最狹窄的位置。

據介紹,良渚古城遺址的各遺址點從考古發掘那一刻起,就同步考慮到了後續的保護工作。老虎嶺水壩遺址為了同時滿足保護和展示的需要,在水壩本體上創新構建了極富科技感的“水滴”保護棚,結構上採用了空間網殼形式,以應對現場不規則地形受力問題,保證了結構的穩定性,同時採用條形基礎與獨立基礎相結合的方式,以保護壩體原有的地形地貌,儘可能避免建築對壩體本身產生破壞。進入“水滴”內部,水壩剖面上有一個採用加熱玻璃材料的保護罩,棚頂鋪設防滲膜,底部修建排水溝,壩體表面種植淺根系草皮,既減少雨水沖刷對遺址土體的破壞,又對遺址本體起到標識展示的作用,很好地預防了在江南潮溼環境下,土遺址時常會遇到的滲水、乾裂、表面粉化脫落、失色、生物病害等問題,有效積累了江南土遺址保護的良渚經驗。

在公園內,觀眾可以看到,目前老虎嶺水壩遺址剖面,經考古證實發現,斷面有明顯的草裹泥結構,鋪築方式是橫豎交錯的。使用草裹泥的原因,和現在修水利的草袋一樣,屬於一種加筋工藝,也是良渚時期建築臨水的土臺、堤壩等設施時普遍使用的工藝,可使壩體加快固結,增加抗拉強度,不易崩塌。據介紹,除了草裹泥外,老虎嶺水壩的堆築還需要大量的土。研究表明,良渚水利系統的總土方量約為288萬立方米,在當時的生產力條件下設計營造,是一項巨大且非同一般的工程。工程的規劃、設計與材料的採集、運輸、製作以及工程實施建造等工序,需要相當的管理組織能力,需要具備一種區域性國家層面的公權力予以支撐。整個工程反映了良渚時期古城外圍水利系統的防洪、蓄水、灌溉、水運等功能,以及人類早期在壩址選擇、地基處理、壩料選材、填築工藝、結構設計等水資源管理的工程與技術方面的科學性,體現了中國早期城市與水利工程的整體規劃能力。它的營建為良渚時期大型工程建設的組織和管理積累了經驗,為良渚國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2019年7月6日,在亞塞拜然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良渚古城遺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20年6月19日,杭州市人大常委會透過將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日——7月6日設定為“杭州良渚日”。

責編:李瑞

稽核:徐秀麗

監製:李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