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連載丨非遺傳承聯聖鍾雲舫民間故事(21):幫謝大嫂解難

菜單

連載丨非遺傳承聯聖鍾雲舫民間故事(21):幫謝大嫂解難

連載丨非遺傳承聯聖鍾雲舫民間故事(21):幫謝大嫂解難

非遺傳承聯聖鍾雲舫民間故事(21)

幫謝大嫂解難

稅正鎔 講述 龐國翔 記錄整理

這事發生在清末江津縣筍溪裡謝家崗。

謝家祖祖輩輩勤勞耕耘,日子也算過得去。但當家人謝老大英年早逝,家庭的重擔就落在了謝大嫂肩上。謝大嫂賢惠能幹,她決定讓15歲的正讀私墊的大兒子退學回家,同長工一道學種莊稼。二兒子謝炳章才8歲,正需讀書,但去別的私塾路遠,謝大嫂不放心,只好請個先生到家裡來教書。經過多方比選,她請到了一個教過私整的吳先生。

吳先生快六十歲了,飽讀詩書,又教過大半輩子私塾,現在只教一個孩童,當然駕輕就熟。他按一般程式,頭兩年就教《百家姓》《三字經》《隨身寶》《增廣賢文》《幼學》等書,還附帶教珠算、寫字。謝炳章也聰穎好學,所學課本不但能背,默寫也能過關,整個教學過程可謂順遂無憂。

但吳先生還是心有不甘。就他學識和精力而言,只教這樣一個學童確實綽綽有餘。在這樣一個鄉村小院,要消耗剩餘的精力和時間也就成了難題。吳先生陷入沉思:要是謝大嫂時不時能在眼前晃一晃,或是在書房裡坐一坐、聊一聊,該有多好!但謝大嫂確實很忙,又顧忌“寡婦門前是非多”,從不會有事無事都去和一個男人閒聊。她對吳先生教書的能力絕對放心的,所以除了每天三餐時吳先生能見到謝大嫂外,平時連她人影都看不見。

但現在有機會了!吳先生從第三年開始要教《聲律啟蒙》,他要求謝炳章做對聯,他想如果我出了上聯,謝炳章對不上,就要捱打板子,難道你當孃的不來求情嗎?於是,他準備考考謝炳章寫春聯、壽聯、景聯等。他所出的上聯,謝炳章均對出了下聯,且基本都合格,謝大嫂自然沒有沾邊。吳先生又出新招。一天,他叫謝炳章把本子遞過來,他在上面寫出上聯:

“謝大嫂屙尿,無言而射;”

吳先生說:“你下去對下聯,如果對不出,明天要挨板子。謝炳章接過本子一看:什麼意思?對聯怎麼能寫老孃屙尿?這該怎麼對?他一個十一歲的孩子根本不知所措,只好去坡上找正在幹活的老孃。

謝大嫂正在大路邊的紅苕地裡分割苕藤,準備晚上煮豬潲,她聽兒子一說,也莫名其妙。

正在母子一籌莫展之際,看見路上大名鼎鼎的秀才鍾雲舫從先鋒場那邊走了過來。謝大嫂喜出望外,忙說:“鍾老爺,您來得太巧了,我兒子正有一道題想請教您,麻煩您多站一會兒。”鍾雲舫對周圍的人態度隨和,多有求必應。他只說:“沒關係,你講。”謝炳章羞澀地遞上了吳先生寫的上聯,低聲說:“吳先生的上聯,把……把我娘屙尿都寫上去了,叫我對下聯,怎麼應對?”

鍾雲舫接過本子一看,笑了一下:“原來老吳還有這一招……”但是,他還是從正面解說:“炳章,吳先生這個叫你作拆字聯。這是拆字聯、諧趣聯中的一小類,是利用漢字結構的特點,把一個合體字拆分成獨體宇或另外一個合體字,從而入聯……”他又問炳章:“你讀了《時古對類》這書沒有?”謝炳章說“沒有”。鍾雲舫就舉了該書上的一副經典的拆字聯為例:“謝外郎要錢,抽身便討;吳內史飲酒,下口成吞。”接著他進一步解釋:“你看上聯的‘謝’字,是不是由‘言’‘身’‘寸’三個字合成?如果把中間的‘身’抽出來,是不是就成了“討”?再看下聯的‘吳’字,是不是上‘口’下‘天’?如果將位置交換,是不是成了‘吞’?須知這拆字入聯,並非純粹的文字遊戲,仍需符合楹聯的規則,表達一定的思想。但是像吳先生這個上聯,其內容和格調都是不敢恭維。”

經鍾雲舫舉例解說,謝炳章基本上明白了拆字聯是怎麼回事,但如何應對吳先生的上聯,他還是沒法,他是希望鍾老爺能幫助他。但是,這也的確讓鍾雲舫費神。他與人交往一向是以禮相待,不主張文人相輕,但吳某首先在道德上越軌,上聯如此粗野庸俗,且近乎下流,怎麼能叫自己的學生應對呢?現在他也只能以牙還牙了。於是他說:“炳章,對聯要上下相對,上聯寫了‘謝大嫂’,下聯可以寫‘吳先生’;上聯寫‘屙尿’下聯可以寫‘吃屎’,這就成對了吧。把‘吳’字拆開,這樣對下聯不是很好嗎?‘吳先生吃屎,張口就吞’。”謝炳章一聽,覺得這個下聯太精彩了。

第二天,謝炳章將他的“作業”便交給吳先生。這開吳先生開啟一看。原來是——

“謝大嫂屙尿,無言而射;

吳先生吃屎,張口就吞。”

故事到此為止。至於吳先生是什麼反應,他與謝家以後到底怎麼相處,只好請大家自己去想象了。

後來,據說津城裡的一批秀才在討論當年鍾先生與吳先生的這場筆墨“官司”時,有一個曾作了一首打油詩。詩中有一句說:

“以俗還俗有點不當,

應寫花月錦繡文章!”

由此看來,他們似乎對兩人都提出了批評。

(流傳地區:九龍坡區彭家場、銅罐驛場、走馬場、黃磏場、陶家場,江津區仁沱場、先鋒場、高牙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