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安徽“00”後創立中國首家專注於當代藝術的數字藏品發行公司

菜單

安徽“00”後創立中國首家專注於當代藝術的數字藏品發行公司

安徽“00”後創立中國首家專注於當代藝術的數字藏品發行公司

張雨琪

合肥雪崩網際網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雪崩來臨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在國內,很少有人提及“雪崩”這個詞,張雨琪之所以用它來命名企業,僅僅是因為“元宇宙”的概念源於《雪崩》這本科幻小說。

張雨琪的創業方向不言而喻。

帶著“00”後標籤,她初生牛犢不怕虎,手握數字藏品發行這張元宇宙的“入場券”,創立了國內首家專注於當代藝術的數字藏品發行公司——合肥雪崩網際網路科技有限公司。

儘管開張半年來,雪崩已經取得了簽約500餘位國內知名藝術家、發行藏品近百件的佳績,並以5000萬元估值完成種子輪融資,但張雨琪始終保持清醒,

“‘雪崩’平臺只做發行,絕不參與二級市場交易。”

導演專業出身的她,希望在元宇宙的世界裡同樣能讓藝術與技術融合,並帶著“讓藝術家富起來”“讓全民皆可收藏”的初衷徜徉其間。

做技術與藝術融合的工作

Oversized(超大尺寸)的T恤、運動短褲、老爹鞋……在這個驕陽似火的盛夏,張雨琪總愛這麼隨意休閒的打扮,像個朝氣蓬勃的大學生。

事實上,倘若不是比同齡人早兩年上學,她的確應在今年夏天才大學畢業。當大多數人的22歲開著畢業晚會,奔波在求職、應聘的路上時,張雨琪已躋身創業大軍的行列中了。

從安徽大學導演系畢業後,她也曾有過類似的經歷。輾轉於全國各地的各個劇組,做著熟悉的工作,迎接未知的挑戰,她一面享受著新鮮感,一面也對“一直在趕路”的狀態萌生倦意。

“劇組那麼大,顯得每個人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也就是說整個專案與我個人的關聯沒有那麼大。”張雨琪渴望更多的參與感,甚至是主導。

因此,去年夏天,她推掉了所有工作邀約,回到合肥思考人生。

她一度迷茫了半年時間,直到那個再普通不過的夜晚,那段再普通不過的談話,讓她找到了下一個人生方向。

此時適逢元宇宙元年,以Facebook(臉書)為代表的公司將元宇宙視為網際網路的下一個階段,元宇宙概念迅速走紅,成為資本爭相追捧的新“風口”。

在漫無邊際的閒談中,張雨琪和朋友不知不覺便開啟了有關元宇宙的話題,並引起了她的興趣。

一方面,作為元宇宙當下的“入場門票”,NFT(非同質化通證)構建了元宇宙的基本交易秩序,賦予虛擬世界的任何物品都有價值,如收藏品、遊戲、實際資產和文件等,且這些物品透過提供不可篡改、不可分割的非同質化通證實現數字化,且有產權和歸屬。

另一方面,與元宇宙同時出圈的還有Web3。0創業。

張雨琪解釋,這是一種

“去中心化的網路”

,以區塊鏈技術和智慧合約為基礎,資訊將讓使用者自己釋出、保管、不可追溯並且永不被洩露。

“導演是一門技術與藝術融合的工種,NFT同樣如是。”今年初,帶著對元宇宙無限的想象空間,張雨琪一手創辦了合肥雪崩網際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深耕數字藏品這張“元宇宙”的通行證。

作為安徽省內真正意義上的首家元宇宙公司,雪崩自誕生之日便備受關注。公司成立不久,張雨琪便接到了資本拋來的橄欖枝,雪崩以5000萬元估值完成種子輪融資。

她透露,雪崩將在合適的時間進行天使輪融資。而在此之前,雪崩曾拒絕了某網際網路“大咖”

不低於7000萬元

估值的併購邀約。

有了資本的助力,張雨琪開始大展拳腳。儘管當時在省內尚無“前例”可循,但雪崩首次發行的數字藏品仍大獲成功。

她將首次嘗試的機會,鎖定在青島“五四廣場”的標誌性雕塑《五月的風》上。

“這一高30米、直徑27米、重達500餘噸的作品是迄今為止我國最大的鋼質城市雕塑,其螺旋向上的姿態極具辨識度,充分展現了‘五四運動’的愛國主義基調和張揚升騰的民族力量。”張雨琪透露,得益於雪崩科技首席文化官、知名藝術家許多餘在藝術圈內的影響力和豐富資源,雪崩對接《五月的風》作者黃震的過程非常順利。

與作者簽約,透過區塊鏈版權服務平臺對作品數字版權進行確權、認證,組織團隊赴黃震工作室為雕塑原稿3D掃描建模,透過聯盟鏈上鍊,內容稽核,價值評估,發行排期,策劃推廣……經過半個月緊鑼密鼓的籌備,《五月的風》數字藏品於2月28日早上10點整成功發行。

發行999份、每份99元、可轉贈……發行不到一分鐘,該數字藏品便售罄,雪崩的微信指數突破500萬。

《五月的風》為雪崩開了一個好頭,雪崩微信僅三個月時間,微信指數達1.2億、藏家社群達3萬人,發行藏品30餘件。

“雪崩的絕大多數藏品都不超過百元,因為我希望全民皆可收藏。”

深處市場的“新寵”元宇宙賽道,甫一開張便諸事順利,本應意氣風發的張雨琪卻始終保持清醒,“沒有任何一個新鮮的行業可以讓人一夜暴富,而我還年輕,不該我賺的錢堅決不賺。”

因此,作為新生行業,儘管NFT領域亂象叢生,但她卻從不去觸碰紅線。

她透露,目前市場上有一些數字藏品平臺參與了二級寄售市場,透過坐莊操縱導致藏品價格直線下跌,直接損害了藏家的利益。更有甚者,有平臺發行的數字藏品毫無價值,建立老鼠倉、資金盤,瘋狂收割後捲款而逃……

“過分金融化地去炒作數字藏品,只會損害藏家的利益。如果不將價值放在文化與藝術屬性上,泡沫吹得再大也終有消散的一天。”張雨琪旗幟鮮明地表態,

“我們絕不參與二級市場。”

安徽“00”後創立中國首家專注於當代藝術的數字藏品發行公司

拒絕焦慮

作為一家公司的掌舵者,“00後”的標籤對張雨琪來說是一把“雙刃劍”。

“一方面,無論是合作方還是合夥人,對我會更加包容,給予我試錯的空間;但同時,也有人會覺得我太年輕,不敢輕易與我合作。”

但她從不為此焦慮,對他人“太年輕”一類的形容,她總是欣然接受,“權當是對我的誇讚”。

“不焦慮”

是她在過往6年的工作經驗中日漸養成的習慣。

從高三決定走藝術生之路開始,她便已經跟隨老師積累工作經驗,拍攝廣告、做節目策劃文案、藝人統籌、編劇……張雨琪紮根在不同型別的劇組、在不同的崗位上默默積攢著經驗和閱歷。

她至今記得第一次拍攝廣告片時,她內心的膽怯和不知所措。在繁忙的片場,每個人都行色匆匆,但大家都明確知道自己的任務。

除了張雨琪。她總有一種“我是誰、我在哪、我要幹嘛”的茫然,對於這種看似雜亂卻又井然有序的氛圍,起初她是無所適從的。

但她並不擔心自己的適應力,在片場,她總是默默地觀察、記錄、學習。雖然自稱“懶惰”,可但凡老師們交代的事,她總能按時完成;在協調藝人工作時遇到不愉快的交流,她總是一笑置之,甚至會因為看到自己的偶像而開心好幾天;看到劇組裡有更年輕的面孔出現並上進努力,她從無“長江後浪推前浪”的懼怕,還會為他們感到開心,“畢竟我在起步階段,沒有這麼高的平臺”。

大三以後,張雨琪甚至對進組倍感親切,在陌生的城市,看到熟悉的班車、酒店、片場、臺本,她的內心忽然變得踏實起來。

2021年,她收到了浙江衛視出品的綜藝節目《青春環遊記》節目邀約,擔綱部分編劇工作。由於要參與全程錄製,她幾乎大半年時間都得耗在組裡,尤其是定點拍攝,對她來說是前所未有的挑戰。

在正式拍攝前三天,大清早6點出門、晚上10點收工,張雨琪每天要走上11個小時,在拍攝目的地提前看景,“每天的微信步數都有幾萬步。”她笑說。

晚上回去還不能立刻休息,團隊要進行頭腦風暴、完成指令碼構思。“想不出來創意的時候是真痛苦,哪怕把頭髮揪了,也想不出來。”

張雨琪感謝那段歲月的辛苦,讓她有了快速處理事情的能力。當問題真正降臨,她並不懼怕。

安徽“00”後創立中國首家專注於當代藝術的數字藏品發行公司

數字藏品價值既在“藏”、也在“用”

《五月的風》發行不到5個月時,雪崩團隊發現自己被侵權了,國內某平臺發行的數字藏品與之高度重合。

得知此事之後,張雨琪立即與作者本人溝通、並發表宣告,一方面為作者和收藏者及時止損,另一方面對侵權行為提醒警告。

在其看來,

侵權一直都是數字藏品行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此外,實際並未採用區塊鏈技術、無清晰智慧財產權授權鏈路、無採取防範炒作的措施……在國內對於數字藏品尚未建立明確管理體系、相關法律也未針對此類虛擬產品頒佈具體管理條例以及各大平臺交易規則尚未統一的情況下,如何規避這些問題、合規運營對數字藏品發行平臺迫在眉睫。

此外,人生中的第一次創業經歷讓張雨琪感慨自己“還是太年輕”。此前,在她的想象中,老闆應該是坐在辦公室裡,吹著空調揮斥方遒。

但事實是,她總是奮戰在各個環節的第一線。

當藝術家聽不懂什麼是“元宇宙”“區塊鏈”“NFT”時,她需要不厭其煩地、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並說服他們接受藝術品的數字化趨勢。

當藝術家們認為他們的所有創作都可以被拿來發行時,她要從中甄別優劣,不放棄對藏品藝術性的追求,

“作品要契合當下的熱點話題,也要有自己的IP(智慧財產權)屬性。”

創業半年多來,她也嘗試著逐漸放手,將具體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做,而自己只把握公司的戰略和方向。

“區塊鏈技術帶給版權領域的全新機遇不僅限於數字藝術品,數字藏品版權真正的價值不僅在於收藏,還在於‘用’。”未來,她有一個大膽的計劃,讓收藏者成為數字藏品的任意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