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是”還是“斯”?調查結果太意外,為何大家能吵翻?曼德拉效應

菜單

“是”還是“斯”?調查結果太意外,為何大家能吵翻?曼德拉效應

大家好,我是研9生,點選

【關注】

,定期為大家分享考研擇校、備考經驗等乾貨,祝你一戰成碩!這裡也會有對教育熱點的分析哦,文字有溫度,筆者有態度。

01

4是4,10是10,“斯”還是“是”?傻傻分不清楚!

當我們幹活比較勞累的時候,我們經常會念叨“天將降大任於……”,這句話出自於《孟子》的《告下》篇,至今我還記得篇名叫《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如今這篇文章的第一句話竟然火起來了。原因是,有些人認為是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另一些人認為是“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

“是”還是“斯”?調查結果太意外,為何大家能吵翻?曼德拉效應

於是,就發生了與那段繞口令契合的爭論——

4是4,10是10,14是14,40是40;那麼在這裡,到底是“斯”還是“是”?

爭論不僅僅是因為諧音相似,更是因為大家對自己的記憶特別堅信。對於“4”和“10”的問題,這兩個數字只是在讀音上比較相似,對於不同翹舌發音的人來說,有些人可能對這兩個數字讀出來的音是一樣的。因此,這是因為混亂產生的爭論。但我們應該清楚,這兩個數字本質上是不同的,代表的數量的大小也不一樣。因此,糾正這個“混亂”有必要。

“是”還是“斯”?調查結果太意外,為何大家能吵翻?曼德拉效應

但是,在“天將降大任”這句話中的“斯”和“是”,爭論的意義是否大?從本質來說,這是兩個漢字,筆畫發音都不同。但是,從整句話來說,這兩個字的意思表達的都是“這”的意思。因此,

爭論的意義就顯得有些多餘。

02

為什麼兩個字能表達出同一個意思?

首先,我們的文化博大精深,這種情況也很常見。如果是兩個字以上組成的詞語,這種情況就更多了。按照排列組合的方法,很多字能組成很多詞語,而且意思都比較相近。其次,古人與現代漢語之間的聯絡。我對這個並不是很專業,想表達的意思是,類似於通假字的作用。有些時候,用現代漢語可能解釋不清楚一句話或者一個字,如果用通假字去解釋就會很通順。最後,記錄的問題。古人能流傳下來,有些是靠一代人一代人口口相傳,或者用文字記錄,或者有碑文或者貼等,這個過程中會出現記錄出錯,模板被損壞等狀況。因此,現代人只能推測,所以說,有些古人可能就不是最初的版本。

“是”還是“斯”?調查結果太意外,為何大家能吵翻?曼德拉效應

03

為什麼大家的爭論聲如此激烈?

正如上述提到的,糾結兩個不同的字的意義不大,因為表達的意思一樣。那麼為什麼還是有這麼多人會糾結這個問題?大家的爭論聲為何能夠在不同的社交平臺同時佔據熱搜榜的前幾?

我認為,大家所糾結的應該是對自己記憶力的一種感覺,難道自己記錯了?自己的記憶出現了損失或者偏差?

其實這種現象還是很常見的,

有一個心理學詞彙叫“曼德拉效應”,意思是,大眾對歷史的記憶與史實不符。

“是”還是“斯”?調查結果太意外,為何大家能吵翻?曼德拉效應

這個詞彙和前南非總統曼德拉有關,大家都以為他在上世紀80年代已經在監獄去世了,但現實是,他在2013年逝世。所以這個時候大家才發現,自己對曼德拉這個人的記憶出現了混亂。

有專家對此也提出瞭解釋,他認為,有人會傾向於相信別人所說的是正確的,一旦有錯誤資訊出現,很可能誤導了既有記憶的真實性。

所以說,這才是大家糾結的根源所在。當然,這也能同時勾起大家對學生時代的回憶,美好的學生時代總值得大家去留念和回憶,因此大家的爭論聲很大,這也是“誘發”原因之一。

“是”還是“斯”?調查結果太意外,為何大家能吵翻?曼德拉效應

04

到底是“斯”還是“是”?

細心的網友對此進行查證,

人教社歷史上的這篇課文的1961年版本、1982年版本、1994年版本以及2006年版本均是“是人也”。另外,四庫全書刻本以及明代《孟子註疏解經》刻本也都是“是人”。

“是”還是“斯”?調查結果太意外,為何大家能吵翻?曼德拉效應

另一方面,有人對此展開調查,八萬多人的調查結果是:7。6萬人(佔比94%)認為是“斯人也”;

不到四千人(佔比5%)認為是“是人也”

;一千多人(佔比1%)回答是“記不清了”。

果然,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裡。

“是”還是“斯”?調查結果太意外,為何大家能吵翻?曼德拉效應

對此,讀者朋友們怎麼看?你們所學的語文課本用的是“斯”還是“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