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大叔為女兒相親,要求男方是“雙親家庭”網友表示不能確定

菜單

大叔為女兒相親,要求男方是“雙親家庭”網友表示不能確定

源姨 作者: 源靖

1

女婿還是選親家?

今天天看到微博上發了個影片。

說杭州一個大叔為女兒相親,在徵婚啟事上,除了對男方外形,年齡和經濟實力等等“常規”要求之外,特意提到了一條:

雙親家庭,家庭要和睦。

大叔為女兒相親,要求男方是“雙親家庭”網友表示不能確定

大叔很直白地表示;如果原生家庭不和睦,小孩子從小看著父母吵吵鬧鬧的,會有心理陰影。

大叔為女兒相親,要求男方是“雙親家庭”網友表示不能確定

評論區的一票人認為,大叔的想法沒錯,父母吵架確實對孩子影響很大。

大叔為女兒相親,要求男方是“雙親家庭”網友表示不能確定

也有人認為,這是一種偏見,不應該這麼簡單粗暴地給人貼標籤。

大叔為女兒相親,要求男方是“雙親家庭”網友表示不能確定

而且,孩子也沒法選擇自己的家庭,因為這個再被歧視和嫌棄,也不公平。

大叔為女兒相親,要求男方是“雙親家庭”網友表示不能確定

不過,這位大叔的想法的確不是個例,很多人在擇偶,或者為子女擇偶的時候,都會提到,希望對方有一個和睦圓滿的原生家庭,不大願意選擇在單親家庭長大的小孩。

無獨有偶,綜藝節目《我家那閨女》裡面,陳學冬以“女婿”的身份去和其他幾個女明星的爸爸打交道,最後也被爆出,女生的爸爸們普遍不大喜歡他,很多媒體都在猜測,因為他從小父母離異。

一向性格溫和的陳學冬,情緒激動地發了一篇微博表達自己的憤怒。

大叔為女兒相親,要求男方是“雙親家庭”網友表示不能確定

他很激動地說,單親≠愛情觀不健全≠未來家庭不幸福。

但遺憾的是,真的有非常非常多的人,依然是這麼認為的。

2

單親小孩有多麼不受待見?

我查了一下資料。

大叔為女兒相親,要求男方是“雙親家庭”網友表示不能確定

百度上搜索“單親家庭”4個字,出現最多的關聯詞也是“單親家庭的孩子缺陷”。

在家庭出現變故的時候,出現最多的心理狀態是:

父母離婚,真丟臉。

我什麼都比別人差,因為我沒有爸爸/媽媽。

沒有爸爸/媽媽,就不會有人愛我了。

這些情緒,充滿著偏執的憤怒,委屈,不甘和自卑。

廣州市家庭教育促進會調查了廣州4個老市區,800個單親家庭。

發現家庭發生變故後,子女的情緒變得孤獨,煩躁,冷漠,自卑,逆反等等的比例確實挺高,佔了73。55%。

也有75%以上的孩子出現一定程度的行為偏差,成績明顯下降等等。

大叔為女兒相親,要求男方是“雙親家庭”網友表示不能確定

之前播出的相親節目《中國式相親》裡面,就來過一位男嘉賓,年輕帥氣,事業有成。

唯一的美中不足就是,他的父親早逝,自幼由母親獨自撫養長大。

在節目中,有一位女嘉賓向他表示好感,但是女嘉賓的母親就不大樂意,不斷地嘟囔著“她怎麼想選4號,4號是單親……”

大叔為女兒相親,要求男方是“雙親家庭”網友表示不能確定

最終,男嘉賓無法接受自己被“嫌棄”,拒絕女生的好感。

同樣,《新相親大會》最近的一期裡,樣貌突出,性格溫婉善良的2號女嘉賓,因為在VCR裡說道自己來自單親家庭,於是慘遭滅燈。

而更要命的是,女嘉賓與父親表示理解,似乎已經是一件習以為常的事情。

大叔為女兒相親,要求男方是“雙親家庭”網友表示不能確定

同樣的相親,同樣的經歷,同樣的結局。

雖然我不能切身體會到這種心酸和無奈。但就在寫下這一段的時候,還是有一縷壓抑感。

3

簡單粗暴的自我保護

那麼,為什麼唯獨單親的問題,在相親的時候被討論得最多,也被賦予了最多的偏見呢?

這背後隱藏著很多人的一套邏輯是——養不教,父之過。無論一個人身上有什麼缺點,都是他父母的問題,是他家庭的錯。

而且,他們也會認為,如果一個孩子從小看到的都是父母吵吵鬧鬧,或是父母離婚,那他們就沒有良好的“範本”,於是就會瞎來。

這個邏輯,倒並不是全無道理,但很顯然,是“以偏概全”的。

這就像是曾經有人探討,說應該禁止同性戀收養孩子,因為孩子會跟著也“學”成同性戀。

人人反駁說,難道異性戀的家庭培養出來的孩子,就全是異性戀嗎?

一個人的成長,他的性格塑造,是家庭,學校,社會關係等等一系列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家庭沒能教會他的東西,他完全可以透過其他的途徑去習得。

而且,就算是要談原生家庭的影響,不幸的原生家庭,可能會成為錯誤的範本,也同樣可能成為警醒孩子的反面教材。

有非常多成長於單親家庭的孩子,都會竭力避免重複自己父母的問題。

比如,一個男孩子,從小看到父親毆打母親,家裡每天雞犬不寧的樣子,他反而更有可能打從心裡,極度地厭惡家庭暴力。

因為他切膚地體會過,暴力所帶來的不幸。

其實,開篇提到的那位大叔也說了,並不是“所有”單親家庭的孩子都“一定”不好。

大叔為女兒相親,要求男方是“雙親家庭”網友表示不能確定

把單親家庭的孩子一概貼上負面標籤,只不過是普通人,不懂太多深奧的道理,只能用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去規避風險而已。

這就像是我們說,貧賤夫妻百事哀,如果男生沒有錢,女生嫁給他就一定不會幸福,一樣的邏輯。

真實的世界裡,每一個個體都是不同的,沒有那麼多的“所有”,“全部”和“絕對”。

原生家庭不和睦,不完整,這不是一種罪過,而是一種不幸。

而這種不幸,會成為鴻溝還是寶藏,還是要看親歷過這些的人如何對待。

4

父母不是唯一的學習物件

我身邊其實也有很多的朋友,都來自於單親家庭,看看近兩年的離婚率,以後單親家庭的孩子可能會越來越多。

其實沒必要把它解讀成一種冒犯和歧視。

這不過是一種擇偶偏好。

就像是有的女生不選擇抽菸喝酒的男人,有的男生不接受紋身的女生,有的人只和本地戶籍的人交往一樣。

大叔為女兒相親,要求男方是“雙親家庭”網友表示不能確定

他們未必就對不符合要求的人抱有什麼惡意,只是覺得不合適而已。

更加不用因為這些偏好和看法,而覺得自卑。

因為本來就沒什麼好自卑的。

有人說,愛是一種需要教育,需要學習的能力,從小不曾耳濡目染這一切,可能是會對於“如何愛一個人”這件事情,優點困惑和迷茫。

但沒關係,我們再透過別的方式,補上這一課就好了。

畢竟,父母不是學習的唯一物件。

大叔為女兒相親,要求男方是“雙親家庭”網友表示不能確定

與其糾結於別人的看法,不如把更多的關注投向自己,既然這個世界註定抱著偏見,那麼最好的,打破偏見的方式,就是用你自己的成長和進步,向所有人證明,你,不會再重複你原生家庭的老路。

不管你曾經經歷過什麼,都沒有人可以剝奪你去愛,去追求幸福的權利。

畢竟,你自己寫就的人生,不需要是父母的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