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你所不知道的諸葛亮發動北伐的內幕

菜單

你所不知道的諸葛亮發動北伐的內幕

詩曰: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你所不知道的諸葛亮發動北伐的內幕

概述

諸葛亮北伐又稱諸葛亮北伐中原、北伐中原、北定中原、討賊興漢,而藝術作品中多對此次北伐戰爭稱為六出祁山等。《三國演義》中“六出祁山”的說法是不正確的(其中一次是曹魏的反擊)。諸葛亮前後出師北伐五次,真正出兵祁山只有二次(第一次、第四次)。

但是諸葛亮這幾次出征卻始終以失敗告終,按照諸葛亮的智謀來說不應該失敗的這麼慘,甚至連自己的性命都丟在了路上,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他為何會一再堅持北伐呢?

諸葛亮北伐失敗的原因

從228年刀234年的諸葛亮北伐中,主要過程如下:第一次從斜谷埋下伏兵,自己進攻祁山,由於馬謖失街亭,不得不退回漢中;第二次當年冬天,從散光出兵圍陳倉,一直沒攻破,魏國又增兵,蜀軍只好再一次退兵;第三次則是進攻武都、陰平等地,這一次則是魏軍先行退出;第四次諸葛亮再一次包圍祁山,由於後主聽信讒言,蜀軍糧草又不夠,只好退兵。第五次諸葛亮屯兵五丈原,準備與司馬懿作持久戰,無奈,天不遂人願,同年,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蜀軍盡數退回漢中,北伐自此結束。

縱觀整個過程,我們都可以看到皆是無功而返。那麼諸葛亮為何北伐一再失敗呢?北伐是劉備死後諸葛亮最重要的事業,易中天認為,諸葛亮的北伐註定失敗原因有三:曹魏非速亡之國,益州非進取之地,諸葛亮非將略之才。

在易中天看來,諸葛亮其實很清楚這些,他之所以堅持北伐,其中重要的一點,是諸葛亮出山時,曾在《隆中對》中設計將來要北定中原,“儘管荊州丟了,形勢變了。作為一個理想主義者,只要他有一丁點機會,都會抓住這個機會去實現自己的理想”。

諸葛亮為何一再堅持北伐

你所不知道的諸葛亮發動北伐的內幕

首先是為了報答先帝的知遇之恩。正像他自己說的:“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由此可知,北伐是為了完成先皇的遺志;而且諸葛亮本身對於蜀國和魏國的局勢有深刻的認識,魏國加強了內政的建設,自己坐以待斃的話,只能自取滅亡,所以不妨先發制人,尚有一線生機,一來可以獲得軍馬,另外也可以佔據土地,為日後發動戰爭作準備。蜀地雖然好,割據一方尚可,但要一統天下的話,蜀地則是一個死地,必須出蜀才可以,所謂“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治蜀未治”是也。所以北伐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與其等敵人強大了再北伐,不如趁現在敵人還在發展時期北伐,“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正是這個道理。

其次,蜀國的勢力集團也存在著矛盾,北伐正是為了轉移矛盾。蜀漢裡面有著幾大集團勢力,當年劉備巧取豪奪益州之後,益州原班人馬地位不高,到了此時矛盾已逐漸激化,諸葛亮想透過戰爭轉移矛盾,奉行的是“安內必先攘外”的政策。

最後,有種原因就是人們猜測說諸葛亮是權臣,擁兵自重,透過北伐可以將皇帝玩轉於掌中,建立功勳,從而取而代之。雖說北伐是為了“興復漢室”,但難道一點私心也沒有嗎?據說,一次李嚴建議諸葛亮加九錫,諸葛亮不僅不生氣,還說如果北伐成功,加十錫又如何。大家都知道九錫意味著什麼,而諸葛亮說出這樣的話,完全一個忠臣該說的話。從給劉禪的上奏——《出師表》中也可以看出態度,完全就是事事都得聽命於自己一樣,對皇帝頤指氣使,言語裡充滿了指責。北伐正好是個機會,自己能獨攬軍政大權,為下一步篡位建立足夠的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