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洛神賦》曹植|全文密集解析!

菜單

《洛神賦》曹植|全文密集解析!

《洛神賦》曹植|全文密集解析!

《洛神賦》

這是一篇非常華美、非常有名的文章。作者:

曹植,字子建,植和建都有立的意思,所以他名字同義。

他是魏王曹操最有才華的一個兒子,而且他有著強烈的政治抱負。後來他的哥哥曹丕做了皇帝,就是魏文帝,對曹植的猜忌之心非常強,但是曹丕和曹植是同母兄弟,對弟弟也愛也防是一種比較矛盾的關係。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潤。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這是《三國演義》中記載的

,實際上曹丕令曹植七步成詩的故事出自於

《世說新語》,裡面記載的是另一個版本:

“煮豆持作羹,漉菽(lù shū)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這首其實更符合故事的設定,因為一共是六句,除去最後的收步正好是六步,一步一句稱為七步詩。

這個風格也較為符合魏晉時期的特點,而且《世說新語》的成書時間距離魏晉還比較近。

曹植的文采是當時絕對頂級水平,

能寫奢華瀟灑的詩: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寶劍直千金,披服麗且鮮;”

也能寫神仙遨遊的詩:

“玉尊盈貴酒,河伯獻神魚。萬里不足步,輕舉凌太虛;”

也能寫壯志豪情的詩:

“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實打實的重量級文學家。

歷代高度讚揚曹植才華的人,也全都是重量級的,

包括同時代的陳琳,還有《三國志》的作者陳壽,《文心雕龍》的作者劉勰,《詩品》的作者鍾嶸,南朝文壇領袖顏延之,《宋書》的作者沈約,後面還有房玄齡、李白、杜甫、歐陽修、王世貞等

等一些大人物。其中最有名的是

謝靈運說的:

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斗。

最後用八斗之才形容人的學問大,謝靈運最後還不忘抬自己一下,“

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

曹植的爵位遷改次數是非常多的,而且非常頻繁,他自己在《遷都賦》中說:

“餘初封平原,轉出臨淄,中命鄄城,遂徙雍丘,改邑浚儀,而末將適於東阿,號則六易,居實三遷。”

就是在寫這篇賦的時候,他的封號已經改了六次,有的地方他都沒有實際到任,封號就改了,所以居實三遷。僅在曹操去世之後他就經歷了安鄉侯、鄄城侯、鄄城王、雍丘王、浚儀王、東阿王、陳王,

他最後的封王是陳王

所以

李白在《將進酒》中說: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這裡的陳王就是曹植

“洛神”就是指洛水之神

,洛水是黃河的重要支流,按照中國王朝的五德輪轉說:“

漢朝是火德,水能克火”,

所以把“洛”字去掉三點水變成了雒。曹魏代漢之後自認為自己是土德,土得水而潤,所以又改回了三點水的洛。傳說上古時期宓羲氏之女在此溺水,化為了洛水之靈,所以稱為洛神。

關於這篇《洛神賦》有很多種說法,其中有一種說法很流行:

就是說這篇文章原來叫《感甄賦》說是曹植寫給文昭甄皇后的,甄皇后的名字叫甄宓

。唐朝的李善在《昭明文選》的註釋中把這個事情寫的非常生動,說是當年曹植喜歡甄皇后,但是曹操作主讓她嫁給了曹丕,於是曹植從此患上了嚴重的相思病。黃初三年甄皇后在與郭皇后的爭鬥中落敗,被賜死,郭皇后的名字很厲害,叫郭女王。

曹植進京朝覲聞知甄皇后的死訊非常傷感,魏文帝讓甄皇后的兒子也就是後來的魏明帝曹睿陪他吃飯,並將甄皇后的遺物玉鏤金帶枕送給了他,曹植在返回封地的途中抱著這個枕頭睹物思人,恍惚間看到甄皇后凌波而至又飄然而去,所以寫了這篇《感甄賦》。後來魏明帝即位,避母親的名諱,所以將這篇賦的名字改為《洛神賦》。

這個傳說是最流行的。由於從史料中可以查出曹植和甄皇后確實有獨處的機會,其中充滿大家感興趣的熱點元素,愛情、神話、倫理、陰謀等等。當然這種說法總是存在問題的,首先是甄皇后嫁給曹丕的時候是23歲,她之前是袁熙的夫人,那時曹植才13歲,兩個人年齡差距比較大,再者甄皇后是曹植的嫂子,這個涉及非常嚴重的倫理問題。而且魏文帝把甄皇后的枕頭贈送給曹植,這種事情讓人難以置信,魏明帝即位後還饒有興趣地把這篇賦改了名,就更讓人難以置信,魏明帝對自己的母親甄皇后的尊重懷念之情可以說達到極致,看他怎麼優待甄家的人就可以知道。

所以

《洛神賦》原名叫《感甄賦》的說法是不太可靠的,只是這個故事性確實特別強。

《文選》把這篇賦文列入情類,開了一個傳奇的引子。

李商隱還為此寫了詩: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這個詩裡的宓妃就是甄宓,魏王指魏國陳思王曹植,曹植最後的封號為陳王,諡號為思。這是傳奇的一種說法。

另外還一種說法:

叫《感鄄賦》,鄄指鄄城。曹植在黃初二年時因為犯了錯,從臨淄侯貶為安鄉侯,他原來的爵位是曹操時期得到的封爵,算是頂級的爵位了,臨淄是齊國的都城,是大城。貶為安鄉侯是降了一個級別,但是沒過幾天魏文帝就發了一個詔書,說曹植是我的親弟弟,我身為天子當容四海,骨肉至親,舍而不誅,所以將曹植改為鄄城侯。

曹植進京朝覲返回的途中路過洛水,鄄和甄這兩個字在古代是通用的

,按說古人寫地名的賦一般都是直接標地名,比如《二京賦》《吳都賦》《赤壁賦》《阿房宮賦》等,

此篇如果叫《鄄城賦》那就沒有問題了

,叫《感鄄賦》多少存在一點問題,因為曹植的爵位變動是非常頻繁的,他是黃初二年七月被封為鄄城侯,黃初三年四月十四又晉升為鄄城王,緊接在黃初四年他就被改封為雍丘王,也就是說他當鄄城侯和鄄城王只有一年的時間,所以這篇以黃初三年為時間的

《洛神賦》別稱《感鄄賦》也不是沒有可能

,主流的說法就是這兩種。

歷史沒有絕對的真相,歷史只有合理的想象。

《洛神賦》曹植|全文密集解析!

《 洛 神 賦 》

“黃初三年,餘朝京師,還濟洛川。”

這句算是交待了時間地點,曹植說他黃初三年進京朝覲以後,返回自己的封地鄄城,就是今天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

他在歸途之中路過洛水,所以說還濟洛川

實際上這個時間確實有點問題,魏文帝黃初三年是公元222年,

這年發生了影響三國局勢的大事件,這一年六月發生了著名的夷陵之戰,東吳的陸遜火燒連營把劉備擊退到白帝城

。所以真正想遇到水神的其實是劉皇叔。曹丕自然對戰事也是非常關注的,他一直都在許昌行宮,

所以曹植寫的餘朝京師後面還有還濟洛川,很明顯他是去了洛陽,但是曹丕這個時候不在洛陽,所以他朝覲的這個事情就有問題

,諸侯非有詔命是嚴禁進京的,尤其是魏文帝和魏明帝這個時期,對這個事情是異常敏感。

所以這句話似乎不能解釋成曹植在黃初三年至洛陽朝覲,返回鄄城途經洛水。因為他黃初三年真的沒有在洛陽

,在魏國建立之後曹植一生當中朝覲的次數非常少,可能只有兩三次,

離黃初三年最近的一年是黃初四年

,他在《贈白馬王彪》裡面說的非常清楚:黃初四年五月,白馬王、任城王與餘俱朝京師,會節氣。這一次是真的奉詔進京。

白馬王是指曹植的弟弟曹彪,他的封地在河南省滑縣,古稱白馬縣,所以稱白馬王。任城王是指曹植的哥哥曹彰,就是曹操諸子當中最勇猛的一個。鬍鬚微黃,號稱黃鬚兒,力格猛獸,手握重兵。這條記載是非常明確的,因為有具體的人,

就是黃初四年五月諸王到洛陽朝覲,因為還有一個重要的事情:會節氣

。就是在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立節氣之前,到京參加迎氣典禮。

他們這次要迎的節氣是這年七月的立秋節氣,所以曹植在《贈白馬王彪》這個序還跟了一句:

“到洛陽,任城王薨,至七月與白馬王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