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讀詩鑑賞,今日品讀屈大均的《浣溪沙》,體會他的濃濃愁情

菜單

讀詩鑑賞,今日品讀屈大均的《浣溪沙》,體會他的濃濃愁情

詩人屈大均在《浣溪沙》表達了無限的愁情,你知道他為何而愁嗎?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品讀一下他的這首《浣溪沙》吧。

讀詩鑑賞,今日品讀屈大均的《浣溪沙》,體會他的濃濃愁情

一片花含一片愁,愁隨江水不東流。飛飛長傍景陽樓。

六代只遺芳草在,三園空有乳鶯留。白門容易白人頭。

①景陽樓:南朝景陽宮之樓,南齊武帝置鐘樓上,宮人聞鐘聲,早起裝飾。

②白門:南朝宋都建康城(今南京)西門,西方為金,金氣為白,故稱白門。後遂稱金陵為白門。

讀詩鑑賞,今日品讀屈大均的《浣溪沙》,體會他的濃濃愁情

綺/詞/雅/意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一葉一菩提。中國詩詞最大的魅力或許就在這一花一草,一鳥一蟲之間,千迴百轉的心思,無法吐露的心聲,都藉著外物一一展示。

這樣的婉轉多了幾分柔情,也讓那些悲喜交加的情緒終於可以釋放而出。閱歷不同,心境各異,即便眼中所見是相同的景緻,得到的感情體驗也不同,就如同有一千個人讀者便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是文學的精妙之處,屈大均似乎已領略了這層深意。

讀詩鑑賞,今日品讀屈大均的《浣溪沙》,體會他的濃濃愁情

“一片花含一片愁”,寥寥數字,手法未見離奇新穎之處,然而,讀者卻透過這淺顯的文字、熨帖的詞句感受到博大深遠的意境。花開花落本是自然常態,然而擺弄丹青之人,卻於其中生出了幾分悲傷,幾許感慨。

詞人滿懷愁緒隨著這朵自枝頭墜落江流的花兒,在洶湧波濤中盪漾搖晃。

“愁隨江水不東流”總惹人想起“曉風飄薄已堪愁,更伴東流流水過秦樓”之句,一個是江水東流愁不消解,一個是本身愁情滿懷,更因流水東流變得更加惆悵。東流之水入海消逝,悲傷卻不會消解。

對那個徘徊在南京城牆之間,為抗清復明大業四處奔走的屈大均而言,凋零的花,東流的水,凝聚著屬於他的獨有記憶,因而被賦予了滄桑之感。詞人的愁緒隨著落花在水面浮沉,被輕柔之風捲入空中,飛入昔日的景陽樓,令愁腸百結的詞人更添了幾縷傷感。

讀詩鑑賞,今日品讀屈大均的《浣溪沙》,體會他的濃濃愁情

看著六代更迭,時代變遷,詞人的內心深處或許如魯迅一般感受到“六代綺羅成舊夢,石頭城上月如鉤”的悽愴之感。“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詞人已然不知這座古老的城市換了多少主人,然而青青芳草、嚶嚶乳燕一如當初。它們作為舊國遺物,最終荒蕪在坍塌的宮牆之中,惹人生憐。可偏偏那瘋長的姿態,又讓人憎惡其無情無感,不知曉亡國之恨、人間之愁。

詞人心中萬千滋味最終凝聚成“白門容易白人頭”的感嘆。景色依然是昔日之景色,金陵卻已是人去樓空,處處瀰漫著滄桑之感。物是人非,便是如此無情,讓人愁生白髮。

“容易”二字,凸顯了世人在蒼茫歷史之中渺小的存在感,那種在滾滾長河中無法決定自己去向的無奈,恐怕正是屈大均的心語。

讀詩鑑賞,今日品讀屈大均的《浣溪沙》,體會他的濃濃愁情

他如同一朵花、一株草,無法決定自己的歸屬,只得飽含愁情在歷史洪流中掙扎,試圖留下屬於自己的印記。這首小詞正濃縮了詞人面對歷史縮影一般的金陵時,生出的滿腹愁懷,令人感受到滄桑中無法遁藏的感傷。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流水悠悠不盡,時光轉瞬即逝,唯有人時時回首,一遍遍為曾經那些或繁華,或落寞的往事嘆惋。

讀詩鑑賞,今日品讀屈大均的《浣溪沙》,體會他的濃濃愁情

每一片花都含著這樣一份愁情,隨著江水飄逝。屈大均《浣溪沙》裡的濃濃愁情極具感染力,你體會到這種深深的愁苦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