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最全認知偏差彙總

菜單

最全認知偏差彙總

本文主要講述人們的認知偏差,也就是促使你做出錯誤的思考與選擇的原因。

本文是全網最全認知偏差彙總,預計10000字,你所有的思維謬誤,認知偏差,偏見等都可以在此找到,你思考,你做選擇做決定的時候,這將是你極大的助力,可以有效幫助你規避錯誤的發生。

最全認知偏差彙總

不管你的智力水平如何,這些認知偏差你或多或少都會有,而且還在不知不覺間就被其影響。它們幾乎都是出自潛意識,所以要想避免它們的影響,最重要的就是把它們提到意識中覺察。

只要知道這些偏差如何以及在何種情況下發生,你就能意識到自身的缺陷,並在決策過程中考慮到這些因素的影響,從而避免被控制。

首先來看看我們為什麼會有認知偏差?

如何解釋認知偏差是一個非常棘手的難題。經濟學家認為,大腦通常採用簡單程式應對複雜環境,因此出現偏差在所難免。而社會心理學家則認為,認知偏差跟自我中心的思維傾向有關,是為了維持積極的自我形象,保持自尊或者維持良好的自我感覺。

不過,進化心理學家哈瑟爾頓(M。 G。 Haselton)和列託(D。 Nettle)認為有的解釋難以令人滿意,給出的都是表面答案。他們提出了錯誤管理理論,認為通常的決策不是犯不犯錯誤的問題,而是犯哪種錯誤的問題。

簡單地說,錯誤管理理論認為人類在不確定情境下的決策通常面臨著出現差錯的風險。這些錯誤可以分為兩類:錯誤肯定和錯誤否定。

錯誤肯定是把噪音當成訊號,比如把沒病的人識別為有病的;而錯誤否定則是把訊號當成噪音,比如把有病的人識別為沒病的人。兩類錯誤,在進化環境中通常具有的代價是不同的。

哈瑟爾頓和列託認為,許多認知偏差都是自然選擇配備給人們的行為手冊,指導人們以犯錯誤的方式適應世界,因為如果不犯這種錯誤,就可能會犯代價更高的錯誤。

舉例來說,把有毒的蘑菇當成沒毒的風險就遠遠高於相反的情形。

因此,假如一個原始人在野外找吃的,看到一種從來沒見過的蘑菇,在不能判斷對方是否有毒的情況下,假設蘑菇有毒的代價無疑是可以接受的(即使這種判斷可能是錯的),頂多就是捱餓。可這位老兄要是飢不擇食,假設蘑菇是沒毒的,恐怕就有中毒身亡的代價。因此,認為不熟悉的蘑菇可能有毒的錯誤感知和判斷能幫助人們更好地適應環境。

不過在現代社會,很多原始時代的認知偏差已經不能讓我們更好地適應環境了。

最全認知偏差彙總

一、

01 厭惡損失偏差

相比得到產生的喜悅感,我們更厭惡失去產生的悲傷。

換句話說,損失100元產生的價值與得到100元的產生的價值之和,在我們的心理上看來是負數。

02 逃避痛苦心理

我們傾向透過不承認或不正視事實的方式來逃避痛苦。

為了不讓自己痛苦,我們不願意談論引發痛苦的事情,即便透過反思那件事可以獲得有益的教訓。

03 反饋一致傾向

傾向根據他人的行為做出一致反應,即以怨報怨,以德報德。

可以分為三類:無意識自發的、有明顯虧欠感的、妥協—退讓原理。這種傾向雖然有一定程度的益處,但也容易被人利用。

04 樂觀主義偏差

高估自己做成某件事的可能性,同時低估自己遭遇某種不幸的可能性(僥倖心理)。

05 自視過高偏差

過分高估自己的能力、擁有物品的價值或其他與自身相關(熟悉)的事物。

06 過分關注傾向

傾向高估自身言行舉止受到他人關注的程度,在心理學上也被稱為“焦點”效應。

07 自我驗證偏差

傾向在記憶中只尋找可以證明自己所相信論斷的證據,而忽視那些反面的事實。

這可以解釋為什麼很多人相信星座說,因為他們在生活中關注的東西驗證並強化了起初持有的觀點,卻沒有注意到那些反面證據。

我們往往只收集且只依賴對我們的已有觀點起支援作用的資訊;我們迴避或否認那些與自己之前所持的觀點相左的資訊。

比如說,假設你懷疑自己的電腦受到了駭客攻擊,那麼它每次宕機或出個小錯,你都會認定是由駭客引起的,而且你認定自己的懷疑正確無誤。

還比如,你認為他就是在故意氣你,那麼你再看他的行為,怎麼看怎麼令人生氣。

最全認知偏差彙總

08 虛假同感偏差

會高估別人跟自己的一致性(投射),將與自己不同的感受、觀點或行為等視為是錯誤的。

這個在文案寫作和營銷推廣中往往會造成“自嗨”現象,自己感覺非常良好,以為別人也會產生同樣的感覺跟著一起嗨,結果然並卵。

09 基本歸因錯誤

人們在解釋別人的行為時,傾向於內部(性格、能力)歸因;而在解釋自己行為時,傾向於外部(環境)歸因。

犯這種錯誤的人會將別人的失敗歸因於性格缺陷,而將自己的失敗歸因於周遭環境,潛意識中認為自己是不會有問題的。比如張三丟掉了工作是因為他能力太差,我丟掉了工作則是因為時運不濟。

同樣,這種偏差也會讓我們將自己的成功歸功於自身素質而不是運氣,而將別人的成功僅僅看作是運氣使然。

比如,我之所以考得不好是因為天氣太熱了,讓人靜不下心來,而小A考得不好是因為他本來學習能力就差,還不好好努力用功。

同樣的問題出現,當我們是行動者的時候,我們往往把原因歸咎於外部環境,而當我們是觀察者時,則傾向歸咎於其他人(行動者)的能力、性格或態度。

例如你沒交作業是因為懶,我沒交作業是因為太忙;你拒絕擔任志願者是因為自私,而我拒絕擔任志願者是因為時間不允許。典型的雙重標準;再比如你的專案不順利是因為能力差,而我的專案不順利是因為運氣不好。

最全認知偏差彙總

二、

1·首因效應

所謂首因效應是指,當人與人接觸進行認知的時候,首先被反應的資訊,對於形成人的印象起著強烈的作用。

簡單地說,首因效應即是人對他人的第一印象。

首因效應之所以會引起認知偏差,就在於認知是根據不完全資訊而對交往物件作出判斷的。

首因效應一旦形成,就會直接影響到交往中的態度。如果一個學生給教師留下一個好的印象,教師則會在以後的教學中,對他可能備加關心和注意,並給予特別的幫助。這就是常說的先入為主。

首因效應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但往往是不準確的或者與現實不相符合的,因而是有偏差的。

換句話說,我們通常要求別人承擔更多的責任,而不是自己。這不僅導致我們心胸狹窄地對別人進行評價也會由於假定某種壞事只會發生在別人身上而致使我們做出錯誤的風險評判。

舉一個例子,你可能會毫無根據地假定自己的房子會升值,哪怕周圍百分之九十的房子都已經貶值了,因為你總認為自己的能力更強。

2·近因效應

個體對獲得的資訊留下清晰印象,其作用往往會沖淡過去所獲得的有關印象。這就是近因效應。

首因和近因效應都是使個體認知發生偏差的心理因素,只不過個體獲得的資訊對認知情況的作用條件不同罷了。假如關於某人的兩種資訊連續被感知,人總是傾向於前一種資訊,並形成深刻的印象,這是首因效應。

假如人們先知道某人第一資訊,隔較長時間後才瞭解第二個資訊,這第二個資訊便是最新的。這最新的資訊則會給人留下較深刻的印象,這即是近因效應。

3· “可得性偏差”

因為我們常常會憑藉回憶某一例證的難易程度來推測哪種結果更可能出現。

由於記憶的留存和重拾會因為事件的生動與否、震撼程度和情感觸動程度的不同而產生偏差,那麼,基於這些記憶所作出的決定也往往會是奇怪或不準確的結論。

也就是說,你越容易想起來的事情就是你越認為對的事情。

在具體行為中,這種偏差可能會使某人取消比如前往加那利群島的行程,因為有報道說,史上最慘重的空難就發生在那裡。同樣,人們也可能因懼怕遭到人身侵犯或者強暴而不敢再在晚上出門。

要排除“可得性偏差”,就必須在作某一具體決定時,以實證方法所取得的證據為依據,而不是以與現實不太相符的某個鮮明的記憶為依據。如果災難的發生率很低,比如飛機著陸過程中墜毀的可能性只有十萬分之一,那麼飛往加那利群島就仍是安全的。如果人們外出只有百萬分之一的機率遭到人身侵犯,那麼夜晚出行也就仍是安全的。

最全認知偏差彙總

4·“沉沒成本謬誤”

沉沒成本指的是,已經有了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時間、金錢、精力等。

它最初是由經濟學家發現的。其作用機理最好的例證就是賭場老虎機。賭徒們冒著高風險,把錢投入老虎機,期望能夠得到很大的回報,但隨著一次次拉動拉桿,他們也一次次把錢賭輸了。如果他們多次連續拉動拉桿而沒有一次成功,他們可能會決定最好還是繼續把錢投入老虎機,否則他們之前投入的成本就悉數浪費了。

而事實是,不論他們之前投入了多少錢,每一次拉動拉桿的成功機率都同樣是極小的——之前投入的那些即為沉沒成本。

在日常生活中,這種謬誤會導致人們由於顧及之前所投入的成本,而持續停留在損失的狀態中,同時困頓於一種錯誤的觀念,即他們害怕自己一旦離開,之前所投入的時間和精力就會貶值或付諸東流。

而最明智的辦法則是,要充分認識沉沒成本謬誤導致的結果,離開糟糕的境況,不論之前已經投入了多少。

最近看到很多家暴的新聞,不由就想起老家一個鄰居。鄰居在跟男友交往一年多後被打,鄰居想分手,但男方事後痛哭流涕,下跪自罰求原諒。鄰居選擇再處處看,但家暴這種事,的確是只有“零次”和“N次”的區別。這些年身邊人都勸她趕緊分,但她就是捨不得。她說:“我在他身上花了太多時間、精力,我的青春幾乎都給了他。”

很顯然,鄰居姐姐就是掉進了沉沒成本的陷阱。

當你把沉沒成本看得太重,就很難下狠心止損,最後做出不理性的判斷、決策,然後導致更大的損失。

5·暈輪效應

在認知時,人們常常對所具有的某個特徵而擴充套件到其他一系列有關特徵,也就是從所看到的特徵泛化推及其他未看到的特徵,從區域性資訊而形成一個完整的印象。

這就好象暈輪一樣,是從一箇中心點而逐漸向外擴散成越來越大的圓圈,所以稱之為暈輪效應。

也就是以偏概全。

比如很多人看到長得帥的長得漂亮的人,就會不自覺地認為他(她)哪都好,心理自然產生好感。

還比如張三看到李四穿拖鞋去圖書館,於是他認為他根本不是來看書的,他就是來玩的,他這個廢物。

最全認知偏差彙總

三、

01後視偏差

後視偏差指的是,人們往往傾向於利用事件發生之後的結果,去理解事件發生的原因及過程。

簡單來說,就是生活中很常見的“事後諸葛亮”。

比如,有朋友是足球迷,然後就發現論壇裡特別多這種人。每次在某場比賽結束之後,就會有人開始充“專家”:“我早就預測到A隊會贏,因為……”他們的分析看似很有理,但實際上都是犯了後視偏差的認知謬誤。

如果真讓他們在比賽前預測,恐怕答案是截然相反的。

任何事,當你知道結果後,再去找證據,再去歸因,真的太容易了。

因為人在事後的分析,都會高估自己,甚至會不自覺地修訂自己的記憶,對自己撒謊。

02權威偏誤

權威偏誤指的是,當我們面對權威的意見時,我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容易降低,更容易聽取或按對方的意見行動。

記得有親戚喜歡炒股,有一年經朋友介紹認識了某證券公司的領導。之後,就常跟著這位領導買股票。只要是這位領導推薦的,哪怕是自己完全不瞭解的行業、公司,親戚都會買入。跟著買了幾年後,親戚認真盤點自己的資產,才發現,這些年跟著這位領導買的股票,竟是賺得少,虧得多。其實,炒股本就風險大,沒有人能穩賺不賠。本來親戚是一個挺懂行自信的人,但一碰上“專家”,卻還是輕易盲從。

學會運用批判性思維,接收權威的觀點,才能避免掉入權威偏誤的坑。

03損失規避

損失規避,指的是相同的一樣東西,人們失去它所帶來的痛苦,要遠遠大於得到它所帶來的選擇。

以前去店裡買東西的時候,要稱重量。然後我發現一個規律,假設我要1斤,老闆一下放上去很多,然後再一點點往外拿,心裡就會不太舒服,感覺老闆摳門。但若是老闆先放上去比較少,然後再慢慢的加進去,我就會下意識地覺得這個老闆人更好,即使本身的重量並沒有任何差別。

這種心理,就是損失規避的典型表現,得到的快樂,總是無法彌補失去的痛苦。

04蔡戈尼效應

林夕有句歌詞,是對蔡戈尼效應很貼切的描寫:但凡未得到,但凡是過去,總是最珍貴。

你有沒發現,我們總是會對未達到目標的事情,記憶最深刻。

比如,年輕時暗戀過的學長,因為優柔寡斷錯過後,他就變成心裡的那顆硃砂痣;比如,逛街看到的連衣裙,卻沒有自己的尺碼,它就變成了最想買的那件;

再比如,計劃很久的出行,被突然的事情打斷,那個地方就變成了執念……

因為得不到,所以格外想要、格外喜歡,這就是生活中很常見的蔡戈尼效應。

就像陳奕迅在《紅玫瑰》中唱的那樣: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最全認知偏差彙總

05達克效應

達克效應,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慮的基礎上,得出錯誤結論,但是無法正確認識到自身的不足。

換句話說,就是能力越不行的人,越容易高估自己的真實能力。

比如,美國有研究人員做過調查。一項針對高科技公司的研究發現,32-42%的軟體工程師,認為他們的技能在公司中排名前5%。

在某大學教師的經典研究中,68%的人認為自己在教學能力方面排名前25%,超過90%的人認為自己高於平均水平。

資料明顯不符合事實,所以說,大部分人都容易產生能力錯覺。

而高估自己真實能力的現象,更是廣泛存在於日常生活中。

06易得性偏差

易得性偏差,指的是人們往往根據記憶中易於“獲得”的事件,來判斷事件的機率,而這往往會出現偏差。

比如,新浪四川網,曾發起一個線上調查。結果顯示:面對摔倒的老人,僅有14%的網友選擇了“還是會出手相助”,表示“不會,堅決不做這類傻事”的佔了86%。

尊老愛幼本來是我們的傳統美德,為什麼調查結果會如此“驚人”?

正是因為,前兩年網上很多關於“扶老人反被訛”的報道。

人們看多了類似事件,易得性偏差的作用下,自然會高估扶老人被訛的可能性。

最終導致,“扶老人”變成了大家都不敢做的事情。

實際上,扶老人反被訛,之所以會被大肆報道,恰恰因為這不是大機率事件。

07鳥籠邏輯

鳥籠邏輯是指,掛一個美麗的鳥籠,在房間裡最顯眼之處,過不了多久,主人一般會做出下面兩個選擇之一:把鳥籠扔掉,或者買一隻鳥回來放在鳥籠裡。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你只要掛著空的鳥籠,就一定會有人不斷問“鳥什麼時候死的”、“鳥飛走了嗎”、“為什麼掛一個空籠子呢”等問題。

簡單說來,鳥籠邏輯其實有點像生活中的一種刻板印象和思維定勢。

比如,當你到了30歲左右還沒有結婚,就一定會有人問被說閒話、被催婚;或者,當你婚後幾年還沒生育,也會被催生,甚至懷疑你的生育能力……。

很多生活中常見的思維習慣,或者一些所謂的經驗之談,本質上都是一種認知錯覺。

雖然絕大部分人會結婚,但並不一定每個人都應該結婚,可惜的是,大多數人很難逃出鳥籠邏輯的侷限。

最全認知偏差彙總

08禁果效應

禁果效應指的是:一些事物因為被禁止,反而更加吸引人們的注意力,使更多人參與或者關注。

比如,歐洲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都把奧斯卡·王爾德、戴維·赫伯特·勞倫斯、讓·保羅·薩特等人的作品列為禁書。

結果這些作品非但沒有銷聲匿跡,反而是名聲大噪。連許多原本不瞭解的人,都會偷偷摸摸傳播這類手抄本,而且禁得越厲害越受人追捧。

現實生活通常就是如此,越是被禁止的東西,越會引發人們更大的關注和好奇。

因為“被禁”的東西,總是讓人充滿窺探慾望。

記得高中的時候,有個同學帶了一本《金瓶梅》來班上,本來想看的人不多,後來聽老師說這以前是“禁書”。

突然之間,大家都對這本書有了興趣,爭相傳看。可見,“禁果”的魅力尋常人都難以抵擋。

09確認偏誤

關於確認偏誤,有一個很有名的案例。

有個圓主丟了一把斧子。他懷疑是鄰居偷的。於是,他仔細地觀察鄰居家的兒子,看他走路的樣子很像。不僅如此,連他的神態、動作、表情也像,甚至他說話時的聲調,都像是偷了斧子之後的反應。總之,園主越看越像,幾乎可以肯定:就是他偷走了斧子。

等過了幾天,園主又到地窖去儲存物品。當他開啟地窖門時,發現了那把斧子正躺在地上。第二天,園主再看鄰居家的兒子的時候,他的舉動和言行,就連笑的神態,就一點兒也不像是偷斧子的樣子了。

這就是典型的確認偏誤,它可以說是所有認知錯覺之父。

當你已經開始相信一個東西了,你就會主動尋找支援自己理論的證據,而失去了對現實的理性判斷。

四、

1、自利偏差

在進行歸因時,人類會盡量使自己處於有利的地位,將積極的結果歸因於自己,將消極的結果歸因於環境。

2、反應機能偏差

反應機能是指當人們意識到自己被他人所注意和觀察時會表現出(與自然狀態下的自己)異常的行為。

在1920年代,霍桑制業(一裝置製造公司)委任(研究者)研究照明度的改變是否能影響工人們的工作效率。他們得出的結論讓人驚異,改變照明亮度竟然能讓工作效率飆升!

不幸的是,當研究結束後,工人們的生產效率又恢復到了平常水準。原因就在於:工人們的工作效率不是因為照明亮度而變化的,他們是因為被人關注著所以才有所變化。

這正是反應機能的證明——當一個人意識到自己被他人關注時,他就會主動改變自己的舉止行為,一般來說都是讓自己看上去更加神采奕奕。反應機能對實驗會造成很大困擾,只有透過“盲人”試驗來控制其所帶來的問題(“盲人”是指對研究的個體隱瞞其正被拉入實驗受到關注這一資訊,這樣對實驗結果就沒有太大影響了)。

當有人觀察時,人們就會被觀察者的觀察行為所影響,這和量子理論中的觀察者效應竟然是一致的。(滑稽臉)

最全認知偏差彙總

3、幻想性錯覺

幻想性錯覺是指當碰到隨機的影象或聲音時,會下意識認為其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

看到白雲的形狀時會聯想到恐龍,熱熔爐之中的耶穌,或者聽到聲音響起時就認為來了簡訊,這些都是幻想性錯覺。以上兩點的共通之處是刺激物本身是客觀中立並無任何暗示性意義的;這些意義的來源不過是觀測者自己的主觀認知。

有趣例項:羅夏墨跡測試利用幻想性錯覺來深挖人的精神狀態。測試者會看到一些模糊不清的圖片,然後被要求描述所看到的事物。然後透過對測試者的迴應來發掘測試者內在的想法。

4、自驗預言

自驗預言是指自我用行為來應驗自認為會出現的結果。一個自驗預言是由其自身使其成真的。

舉個例子,我認為自己肯定會學習一塌糊塗,所以我減少了自己在作業和功課上的努力,最終果然和我自認為的一樣,學習變得很糟糕。還有另一個普遍的例子就是情侶關係:我自己覺得另一半和自己慢慢疏遠了,所以我的行為開始變得迥異,常感情用事地甩手而去。由於我的種種行為,最終一對情侶不歡而散。

自驗預言是心理學上一個很利器——給你灌輸一個觀點,最終你因為堅信這個觀點而讓其變為現實。

有趣例項:經濟衰退就是一種自驗預言。因為得有兩個季度的GDP(國內生產總值)下降才能形成經濟衰退,而你自己在這六個月中是感覺不到其正在衰退的。但不幸的是,在GDP剛開始初露低迷時,就有媒體報道可能要經濟誰退了,人們驚慌失措並引發了一連串事件,最終真的就導致了經濟衰退。

5、羊群心理

羊群心理是指傾向於放棄自我意見而隨大流,以此來感到安全和防止衝突。羊群心理最普遍的形式是“暴民心理”,主要來自於同輩的壓力。羊群心理揭示了時尚之所以可以流行的原因。服飾,汽車,嗜好,風格這些種種都能得到一些群體的共鳴,並引發時尚潮流。

有趣例項:一些看上去平凡無奇,或如何都不能與酷和流行掛上勾的事物現在可都是擁躉一片,這些得歸功於羊群效應。例如跳傘褲、寵物石、胭脂魚、錐形胸罩、扎染織物、海猴以及80後。

最全認知偏差彙總

6、感應抵抗

感應抵抗常常慫恿你和束縛自己自主選擇的行為對著幹。

對於叛逆期的青少年來說最為普遍,但是所有由於自由或自主選擇被束縛,而反抗權威的行為都可稱之為感應抵抗。這些感應抵抗者本沒有非得做出怪異行為的必要,但正是“不能做”才讓他們“想去做”。

有趣例項:“叛逆心理”就是人們嘗試使用感應抵抗的表現之一。讓某人(尤其是孩子)做一些他不想做的事情,往往會導致他們的叛逆,偏不做你想讓他做的事。

7、進取現效應

近取現效應是指人們寧願要金額較小的眼前酬勞也不要金額較大的日後報酬。有很多的研究是有關決策的,一個決策的過程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有趣的是,在二中選一的抉擇中,時間的延遲正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

舉例而言,大多數人寧願選擇今天就獲取20美元,而不選一年後獲取100美元。一筆錢現在取比未來取更賺是有所道理的,因為同一美元今天比明天更有價值。假定現在的利率是9%,在這種利率下,一個理智的人是不會在乎現在取91。74美元,還是一年後取100美元的。但是有趣的是這之間的差額是多少我們才會選擇現取而非等待,你是願意一年後取100美元還是現在取50美元?如果更少40美元呢?多少才會是你的臨界點呢?

8、安慰劑效應

安慰劑效應是指病人雖然獲得無效的治療,但卻“預料”或“相信”治療有效,而讓病患症狀得到舒緩的現象。

心理諮詢中的“安慰劑效應”指心理諮詢者在諮詢中向來訪者提供“ 安慰劑”,使來訪者由於期望而促進心理障礙減輕或病情好轉的心理現象。

心理諮詢中的“ 安慰劑”包括心理病理性藥物、生物意義上的中性物質、諮詢者的形象、諮詢者的言語和非言語技術及諮詢環境的建構,諮詢人員透過藥物、藥物替代、言行及環境暗示引導來訪者對自己的改變和發展。

安慰劑效應在醫學上尤其普遍,曾有給一位患有疾病的患者吃一片糖片(患者不知情)而病情得到改善的報道。至今為止,安慰劑仍然是一個科學謎題。一些理論說安慰劑可以產生“期望效應”(在不知所服用的不是藥片時,期待最容易成為現實),病患們期待著糖片可以治癒他們的疾病,所以他們會自我感覺已被治癒。但是這是無法解釋無效藥片是如何減輕病症的。

有趣例項:當結果顯然良好時,學術上稱其為“安慰劑”;而當結果是負面或者有害時,就得被稱為“反安慰劑”了。(個人認為“反安慰劑”是指負面的心理作用,比如很著名的一個例子,告知一名罪犯即將注射的是劇毒物質,並描述了注射後的反應,其實注入的是生理鹽水,但是罪犯仍然會出現所謂劇毒物質的反應,最終死亡)

最全認知偏差彙總

五、心理認知偏差主要是由兩大原因引起的:一個是“內部視角”,即我們人類傾向從自身的角度看待問題;

另一個是“思維懶惰”,即我們的大腦傾向偷懶而不是理性地思考。

01專業偏見

傾向用自己專業領域的視角,去看待身邊所有的事情。

比如,一個經濟學家傾向用本專業的知識去解釋任何社會現象,而忽視其他不同領域的解釋,“在拿鐵錘的人看來,所有的事物都是釘子”。

02刻板印象

對一個群體固有籠統看法,而忽視個體差別,這種現象在中國非常普遍。

03簡單聯想

傾向於根據事物產生的簡單聯想進行快速判斷。

例如看到腦白金我們就會想到,過年給爸媽送禮就送這個,看到可口可樂我們就會想到歡樂的場景。

04倖存者偏差

只考慮“倖存者”提供的資訊,而忽視“死人”無法提供的資訊。

看見在股市上大賺特賺的人,就以為在股市賺錢很容易,卻忽視了那些在股市上被收割的大批“韭菜”們。

05即時因果傾向

傾向認為現在的結果都是由當下的行為導致的,而忽視時間的延遲。

比如小明今天去打籃球時表現比較好,就認為是因為上場前喝的那杯飲料,而實際原因卻是小明的持續練習獲得了效果,只是比較緩慢而已。

最全認知偏差彙總

06對比錯誤判斷

傾向於透過簡單對比來進行判斷,而忽視其他因素,於是造成錯誤決策。

地產經紀人的套路就是先給你看幾套差的房子,再給你看一套相對不太差的,你就會覺得最後那套不錯並決定購買,然而實際上這一套還是很差的。

07可視錯誤定價

只考慮看得到的價值,而忽視潛在的價值,從而錯誤地減少或增加投資力度。

比如鍛鍊身體這件事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它的回報相對來說比較緩慢不明顯,於是我們就減少在這上面的投入時間,而將時間花在打遊戲上,因為會立即產生明顯的愉悅感。

08避免懷疑傾向

傾向儘快做出決定、消除懷疑,因此往往只考慮顯性的簡單因素,而回避複雜的隱性因素。

避免懷疑是避免自己的大腦中存在懷疑的情緒,從而可以讓我們不會焦慮地總想著它,但這種傾向往往會使得我們在面對重大事件時不仔細考慮就匆忙做出決策,造成不良後果。

09獎勵/懲罰反應

獎勵會促使人們做某事,懲罰會避免人們做某事(激勵機制、超級反應)。

10喜歡/討厭偏見

人們會因喜歡而忽視缺點,會因討厭而忽視優點,併產生偏愛與偏恨聯想(暈輪和負暈輪)。

11Lollapalooza傾向

這個詞是芒格自創的,就像一種魔法咒語,指各種傾向共同作用造成重大的認知偏差。

以上的這些傾向往往是多個一起作用的,於是相互之間就像產生“化學反應”一般,影響會成倍增加,從而造成重大後果。

最全認知偏差彙總

我們會被這些心理認知偏差影響,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我們不瞭解,於是它們就會悄悄地起作用。

而一旦我們知道了這些心理認知偏差,在自己產生想法時有意識地思考並避免它們的影響,就會對我們的認知準確度有很大的提升。即“思考思考的思考”。

六、針對這些心理認知偏差,我再推薦3個有用的方法,幫助大家更客觀更理性地做決策。

1、引入外部視角

除了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看待問題,還要儘量把自己當作別人,儘量拋棄主觀因素,想象他們會怎樣看。

2、引入外部意見

我們在做決策時,一定不能讓自己處於資訊封閉的狀態,要多收集外部的不同資訊和意見用來輔助參考。

3、利用核查清單

就是將常見的認知偏見或思維誤區一一列出來,寫在一張紙或手機上,每當做重大決策時就一一對照,看自己是否陷入了這方面的錯誤

最後希望大家都能做出正確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