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智慧養蝦”,一茬變兩茬,尾水全部迴圈利用

菜單

“智慧養蝦”,一茬變兩茬,尾水全部迴圈利用

8月上旬,博興縣喬莊鎮譚家村北側的“5G+智慧漁業”水迴圈養殖專案基本完工,養殖戶開始放養第一茬對蝦苗,這批蝦將在今年年底捕撈上市。這也意味著當地對蝦將從一年一茬變成一年兩茬。

喬莊鎮地處黃河三角洲腹地,北部緊臨黃河。20多年前,當地在鹽鹼地上探索出南美白對蝦養殖新模式。如今,全鎮蝦池達1。2萬個,養蝦戶3200餘戶,產量2。2萬噸,產值11。7億元。2021年,該鎮躋身“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十億元鎮”。

“智慧養蝦”,一茬變兩茬,尾水全部迴圈利用

喬莊鎮對蝦養殖基地鳥瞰。(李樂 攝)

南北白對蝦存活、攝食及生長的適宜水溫為18~35℃。北方地區適宜在5月至9月進行外塘養殖,一年基本只能養殖一茬。

為了提升對蝦養殖水平,今年博興縣啟動“5G+智慧漁業”水迴圈養殖專案。據該專案養殖基地負責人李建波介紹說,新專案在原來老蝦池的基礎上進行了整理改造,新建增氧機房等配套設施。

新建的蝦池佔地約半畝,池上搭建2米高的雙膜小拱棚。透過拱棚,配合增溫設施,解決了早春和深秋不能養殖的問題,基本實現了對蝦的週年養殖。

“經過前期市場調研發現,對蝦大都是在秋季上市,每年11月份以後,市場上的活蝦就非常少了。我們也是看準了這個市場空檔,想讓對蝦錯峰上市,銷售價格可以翻一番。” 李建波說。

據李建波介紹,按照新模式,第一茬蝦1月放苗,5月份上市,單池產值在2。5萬元左右;第二茬蝦在11月份左右上市,單池產值在5萬元左右。這樣一來,單池年產值較之前普通蝦池增加了2倍。

“智慧養蝦”,一茬變兩茬,尾水全部迴圈利用

蝦養殖新模式,解決了對蝦低溫天氣不能養殖的問題,又節約了水資源。

新的養殖模式,不僅能提高傳統對蝦的養殖效益,還有重要的生態效益。目前新建設的蝦塘,水深0。6米到0。8米,是普通外塘的一半,用水量就能節約50%。另外,養殖產生的尾水也有專門的處理流程。先經過沉澱池、曝氣池、過濾壩、生物淨化池等處理,然後消毒殺菌後,就可以輸送至養蝦棚迴圈利用,實現尾水零排放,達到生態節水的目的。

原來外塘養殖時,如果個別蝦塘發生病害,很容易透過水鳥、青蛙生物等傳播到周邊其他蝦塘,造成病害大面積發生。現在透過建設拱棚,各個蝦塘實現隔離,有效杜絕了病害蝦塘中間的相互傳播,大大降低了養殖風險。

專案區新建1個5G基站和20臺點位水質線上監測中心,可以實現水質氨氮、pH值等多項指標的自動監測和傳輸,為生產管理、尾水處理系統提供時資料支援。

目前,博興縣水產養殖面積達到 8。5 萬畝,年產量 5。6 萬噸,總產值達 20 億元。當地先後榮獲全國漁業健康養殖示範縣、中國白對蝦生態養殖第一縣稱號;“博興對蝦”獲評全國唯一“雙標認證”地理產品,“博興對蝦”獲得中國國際現代漁業科技博覽會金獎。

“智慧養蝦”,一茬變兩茬,尾水全部迴圈利用

喬莊鎮蝦農捕撈對蝦。(李建民 攝)

博興縣是全國重要的糧油生產加工基地,擁有以大豆加工為主的完整地糧油加工產業鏈條,年加工大豆400萬噸左右。近年來,當地依託糧食加工和水產養殖兩大產業,明確了“一蝦一豆”作為綠色高效產業發展的新重點,充分利用豐富的大豆蛋白資源大力發展對蝦產業,開闢“種養結合、漁糧共贏”綠色生態發展新模式,實現了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有力推動鄉村產業振興。

大眾報業·農村大眾記者 李偉 通訊員 李樂 韓其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