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家庭領讀人|以幽默的方式度過一生

菜單

家庭領讀人|以幽默的方式度過一生

沐浴書香,幸福全家

親子共讀,祥和滿屋

歡迎大家來到

由北京市婦女幹部學校主辦、

東城區婦聯承辦的

“家庭領讀人欄目”

越平淡的生活

越是最難堅守

越需要以智慧去抗衡

人生中發生的每件事

我們都會產生各種情緒

開心、悲傷、憤怒

如何將自己的情緒保持一個良好的狀態

以幽默的方式過一生呢?

今天

繼續由韓竹老師

擔任此欄目的主講人

和“書香東城·家庭領讀人計劃”

蒙雷家庭

一起為大家領讀

《以幽默的方式過一生》

在去年的節目中,我們一起讀過《幽默感》和《幽默的藝術》兩本關於幽默的書,我們“家庭領讀人”志願者蒙雷先生又給大家推薦一本《以幽默的方式過一生》,看著書名就讓人感覺到幽默有多重要,一生都要幽默著過,所以,我們這期再次分享一本關於幽默的書。

家庭領讀人|以幽默的方式度過一生

有請蒙雷先生:

家庭領讀人內容

大家好!我叫蒙雷,是東城婦聯“家庭領讀人”志願者。很高興跟大家一起分享《以幽默的方式過一生》這本書。

“生活就是心懷最大的善意在荊棘中穿行。即使被刺傷亦不改初衷。而這一路上守護心靈的方式就是閱讀。” 這是《以幽默的方式過一生》開篇第一頁,由作者琢磨先生親筆所寫的卷首語。看到這句話,彷彿一下子寫進了心坎。很多時候,當一個人獨自走了很久,就會忘記生活的滋味,也分不清該以什麼樣的方式去度過餘生。

我們都明白一個道理,越平淡的生活,越是最難堅守,越需要以智慧去抗衡。因為生活中,佈滿荊棘。有的人,被現實扎得無力反擊,而有的人卻能一路披荊斬棘,抵達幸福的彼岸。而本書作者琢磨先生,透過不止十年的寒窗苦讀,領悟到一個人生真諦:守護心靈最好的方式,就是以幽默的方式度過一生,但前提是,你得多讀書,才能看到這個世界通透的一面,從而覓得希望之光。

琢磨先生,曾是新浪微博紅人,是名自由作家兼培訓師。他曾以獨特風趣的方式為四大名著的人物開通了微博帳號,併為“他們”搭建了社交平臺,透過時空穿越式的幽默,為古人賦予了現代思維,受到網友們的瘋贊。

我們全家超喜歡讀琢磨先生的文字。這本書我們全家也是愛不釋手,家中也常用書中的金句和段子活躍氣氛,比如書中有一個章節叫“聊天中的符號”。作者表白“我其實是不大喜歡聊天使用歎號的人!比如:你在哪裡(歎號)!你為什麼不回我簡訊(歎號)!你又怎麼了(歎號)!這些話難道不該用問號嗎?比如:你在哪裡?而你在哪裡!明顯很強硬,咄咄逼人,讓人非常不舒服。頻繁使用感嘆號的人,一般性子都比較急,以自我為中心,自己的情緒表達勝過一切,不在意別人的感受。你們感受一下!是不是這樣(三個歎號)!!!我說的是不是對的(三個歎號)!!!但有一個例外,就是我愛你!我想你!所以表達正面情緒可以盡情用感嘆號,比如你好帥!表達負面情緒或者懷疑或者抱怨,儘量不要用感嘆號,否則會火上澆油。聊天中經常用句號的人,相對比較嚴謹,每句話顯然都經過深思熟慮,想完打好字,然後加上句號,以表示自己該說的說完了。比如聊天中你回覆:好的(句號)。很明顯是思考過之後的回答,因為你末尾加了一個句號。遇到這樣的人,你要珍惜,因為他真的是一個認真的人。而如果你說:好的後面又沒有任何標點符號,彷彿你還有話,但欲言又止。聊天中經常用“~(波折號)”的人往往比較溫柔,在乎對方勝過自己,一般軟妹子和暖男喜歡使用。比如你們感受一下:我此刻很想你~(波折號)是不是比“我此刻很想你!”要軟一些?好的~(波折號)你真的好棒~(波折號)我在洗澡~(波折號)所以如果你的女神或者男神跟你說:我在洗澡~(波折號)你就可以把(波折號)“~”理解為對你招手:來啊~如果人家說:我在洗澡!(歎號)意思就是:你滾吧!聊天中經常用省略號的人,往往有話又不爽快表達,一肚子意見又不說,吞吞吐吐。比如:好的……(省略號)要不你來我房間……(省略號)其實我想說的是……(省略號)算了,我不說了。省略號是一個人內心的對映,但有些人聊天從來不用任何標點符號,比如:我想問問你吃了沒有如果沒吃的話晚上我們一起吃個飯吧還吃什麼飯啊,標點符號都被你吃完了,你應該也不會餓了啊。”

這一章看似簡單,其實我們全家經過討論後,感覺特別精闢,人跟人之間講話產生誤解、矛盾、不愉快很多都在於說話的語氣。

《以幽默的方式過一生》這本書,作者的文字幽默,每一個篇章,每一個生活的細節,每一句話都給我們穿透心靈的感覺。有種如醍醐灌頂般的智慧油然而生,人生不過如此,糾結也罷,痛苦也罷,何不幽默的過一生?換個角度去看問題,從哲學的角度去分析人生,其實就是從人生中總結我們所需要的正能量。你經歷的,也是我經歷的,這就是我們共同面對的人生。

我的分享就到這裡,謝謝!

家庭領讀人|以幽默的方式度過一生

蒙雷先生自己創業,在人群中是一位非常能活躍氣氛、受歡迎的人,這次錄製影片也是全家齊上陣,感謝蒙雷先生和他的家人!

《以幽默的方式過一生》的作者琢磨先生,本名郭城,新浪微博紅人、作家。他在這本書的後記中寫到“我更多地把幽默當作一種生活態度。人生中發生的每件事,我們都會產生各種情緒,而各種情緒往往跟看待這件事情的角度有關,幽默是一種最能釋懷的角度。一個幽默的人,說明他看問題的角度很廣泛,所以我認為靈光一閃並不是幽默,那可能是被幽默砸了一下腦袋。我覺得真正的幽默是,能夠從任何事情中都能找到最搞笑的角度,記住是任何事情。如果你在閱讀的過程中,對某一篇文章,某一個章節,或某一段文字,能夠嘿嘿一樂,我就覺得善莫大焉。畢竟,在當下嘈雜的環境下,還能發自內心地一笑,我們就在世界不同的角落,產生了同一種情緒,這種緣分,真的奇妙極了。”

非常巧,我在撰寫這期文稿時,檢視微信讀書對這本書的書評,碰到了一位我熟悉的人,她這樣評論此書“最近生活壓力有點兒大,讀這本書很釋然,作者幽默調侃的語氣很接地氣,很有啟發,有些段子令我讀著、笑著、睡著了,迷迷糊糊時,又讀兩句,又笑醒了。”這是多麼沉醉的笑意狀態。笑是我們人類最好的情緒。好了,讓我們笑著讀書吧。

書中寫到,凡是發生的事情,註定是要發生的。這句話特別能安慰人,簡單說就是人生中沒有偶然的事情。如果有偶然的事情,你就會想,憑什麼獨獨發生在我身上,而如果都是必然的事情,那是一定會發生在我身上的。這樣一想,人就釋然了。就好比你在書店看到我這本書,而旁邊有人看到你拿起這本書,你們聊了聊,然後一起去喝了咖啡,然後留下了彼此的聯絡方式,再然後結婚組合成了一個家庭,生了一個孩子……你們千萬不要以為你是偶然拿起我這本書的,你是必然會拿起來的,因為你們本來就要在一起。反正這事沒有辦法去驗證:“如果看不到這本書怎麼辦?”這是宿命論嗎?這事我們得從發表這個觀點的大哲學家斯賓諾莎說起。如果提起哲學家裡道德最高尚的人,說斯賓諾莎第二,沒人敢說第一。“斯賓諾莎或許在才華上不是最牛的,但道德上無人可以超越他。”這是羅素對他的評價。當我把斯賓諾莎講給我的學生時,他們總把他記成勞斯萊斯,或者是凱迪拉克……這些西方哲學家的名字確實不好記,但我都沒好意思說羅素的全名叫伯特蘭·阿瑟·威廉·羅素。

斯賓諾莎的父輩都是葡萄牙人,那時候的葡萄牙歸西班牙管,國王是腓力二世,這個皇帝是一個天主教徒,老婆是瑪麗一世,也叫“血腥超級瑪麗”,以迫害殺害猶太教徒聞名,所以斯賓諾莎家就是異端,必須被剷除。不過好在斯賓諾莎的父輩們用盡了辦法,最終逃到了荷蘭,於是斯賓諾莎就在荷蘭出生了。當時的荷蘭是歐洲最開放和最具有包容性的國家。按理說,斯賓諾莎可以過上快樂的生活,可是斯賓諾莎是個哲學家,而哲學家最顯著的一個標誌,就是喜歡懷疑與思辨。可以這麼說,如果沒有懷疑和思辨,就沒有哲學,那就是宗教了。所以,宗教和哲學基本上是一對宿敵。因為斯賓諾莎經常對宗教的很多事情提出疑問,諸如你說有地獄,那你給我看看,你說有天堂你給我看看,你說的我看不到,那你憑什麼說有?誰去過?你站出來給我講講,我問你上帝長什麼樣子……這些問題讓教會的長老們很心塞。於是,一位很有名望的長老找斯賓諾莎談心,說你放棄你的主張,如果你放棄,我給你一筆錢。斯賓諾莎斷然拒絕,於是猶太教把他開除了,那一年斯賓諾莎24歲。我24歲的時候還忙著談戀愛呢,人家都已經被教會開除了。

但凡用暴力解決問題,一般就說明你無能到極點了,因為暴力是沒有辦法的做法,但當你使用暴力的時候,就說明你根本沒法也沒有能力講理了。教會開除斯賓諾莎的時候,順道“祝福”他:讓他白天受人詛咒,夜裡受人詛咒,躺下受人詛咒,起來受人詛咒,出去受人詛咒,回來受人詛咒……詛咒,詛咒,全是詛咒。可見,教會已經氣急敗壞,詛咒人已經全然不顧形象了。於是沒有人搭理斯賓諾莎,連後來另一個大哲學家萊布尼茨拜訪完斯賓諾莎都不敢承認。屋漏偏逢連夜雨,斯賓諾莎的父親也不願意收留他,覺得他無藥可救,結果很快,他父親去世了。斯賓諾莎的父親去世後,他姐姐要獨佔財產,斯賓諾莎堅決予以反擊,為此打起了官司,結果斯賓諾莎贏了,但他馬上把贏得的財產又送給了姐姐。意思是,是我的,必須是我的,但我送給你,這是我的決定,而你不可以侵佔屬於我的東西。斯賓諾莎就是這麼一個人。同時,他是一個非常清貧的人,普魯士的貴族想給他很豐厚的待遇,邀請他講學,前提是不能講觸犯宗教信條的觀點,但斯賓諾莎斷然拒絕。

路易十四說只要斯賓諾莎在書的封面寫上獻給路易十四,就可以獲得一筆豐厚的錢,斯賓諾莎說我只會把我的著作奉獻給真理。有個富商想直接送給斯賓諾莎一筆錢,他就勸那個富商送給另一個人。窮困的斯賓諾莎晚年搬到了荷蘭的海牙,靠打磨鏡片為生,因吸入大量粉塵患上了肺結核,在飢寒交迫中死去,那一年他45歲。斯賓諾莎就是這麼一個人,為人非常溫和,卻剛毅十足。人雖窮困,卻不受嗟來之食。一生光明磊落,人格毫無瑕疵。不怎麼發脾氣,卻從不放棄自己的見解。那麼,斯賓諾莎又提出了哪些見解呢?他認為,整個世界是一個“實體”,人、事、物都是這個“實體”的一部分,所以不會有消亡這種事情,哪怕你死去也會轉化為其他形式的存在,整個“實體”不會發生變化。因此,不用懼怕死亡,不用傷心親人逝去,因為他們依然是“實體”的一部分。任何發生的事情,都是必然發生的,都是安排好的,所以沒有必要大喜大悲。凡是離開你的必然就不屬於你,已經發生了的就不必去糾結,好的壞的照單全收,只有接受下來,才能輕裝上路。如果用更全域性的觀點來看世界,每個人都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粒子,所以你覺得自己過不去的事情,也不過是曇花一現。這樣想來,特別讓人能放下。

只享受為保持健康所必需的生活樂趣,只求取為生活和健康所需的金錢,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探索和求知上,只有這樣才能過好每個時點。所以,今天你讀到這篇文章,不是偶然才讀到的,是必然會讀到的。這麼一想,還真是覺得神奇無比。

耐人尋味吧,線下再來找“家庭領讀人”一起分享。

未來

“家庭領讀人”

欄目組將定期舉辦

線下活動解答

幫助大家解決

家庭文化建設、家庭教育

孩子學習成長等個性問題

透過讀書、交流、分享等

文化和實踐主題活動

讓更多的人參與到“家庭領讀人”活動中來

一起快樂讀書

共享閱讀盛宴

趕快加入進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