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高校開毛線製作課,讓我們想起早年女人的這門技藝

菜單

高校開毛線製作課,讓我們想起早年女人的這門技藝

手工織毛衣、織帽子、織襪子,這些活計大約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前,是人們生活中一件非常平常的手工活,一般來說,女孩子從七八歲,十來歲就跟著母親或姐姐阿姨們學了。

那個時候生活條件不怎麼好,線料也比較差,多數是自制的棉紗線,很少有商店裡購買來的那種羊絨線。

高校開毛線製作課,讓我們想起早年女人的這門技藝

自從改革開放以後,服裝業得到了強勁的發展,不但改變了人們扯布料請裁縫做衣裳的生活方式,連帶著把女人手中的毛線活計也“繳械”了,因為商店、攤位上的布衣、線衣比自己做得又好又便宜!

自那以後,毛線製作就從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消失了。

近日,甘肅蘭州,西北師範大學有門毛線手工藝品製作課的影片在網上傳了開來,據說,從2016年9月開設後,4年來一直很受學生們的喜愛。甚至有的男生也非常喜愛這活兒,搶名額進來。

授課老師說,毛線手工藝品製作課想不到會有這麼多的人喜愛,原先是自己自個織著樂的,現在把獨樂樂變成了眾樂樂,心裡很開心。

學生們在授課老師的指導下,用自己的手織出了自己喜歡的小物件,既可自己獨享,又可與人分享,非常開心。

其實毛線手工製作實用的線衣也好,製作玩賞的小物件也好,其編織過程都是一種心靈手巧的外部展現,製作者會沉浸在這個過程自我陶醉;當一件織品製作完成,又有一種無比愉悅的成就感。

以前,一些喜愛編織的女子,就是把這項手工當作一種閒適快樂的工作來做的。不管是農村的婦女還是城市的婦女,凡在農閒與工餘之時,都會把這項編織活計拿起來,串門走巷,幾個女人湊在一處,一邊天南地北地海聊,一邊兩隻手協調配合不停地編織,其熟練程度,可以脫離眼睛的功用,由著一雙手憑感覺一直盲織下去。

高校開毛線製作課,讓我們想起早年女人的這門技藝

記憶裡,那個時候,也有男子喜愛這項編織的,手藝似乎在女人中間傳得比女人還嫻熟,甚至掛出招攬生意的招牌,多少價錢幫人織一件線衣。在一幫女人眼裡,這樣的男人令她們羨慕。

四根編織針,有的是竹子做的,有的是用金屬做的,後來又有了編織裡的新成員——鉤針。這些東西那時是普通工具,商店裡都有出售,現在是變成稀罕物了,不太容易見到了。

跟一些諸如油燈,算盤一樣,原先女人經常要用的編織針也隨著形勢的發展,變成了有年歲人的記憶了。新的一代人根本就沒有這份印象,更談不上要用自己的手去體驗一番了。

高校開毛線製作課,讓我們想起早年女人的這門技藝

蘭州西北師範大學開設這門毛線手工藝品製作課,報名學習的學生連連爆滿,說明這項手藝是有生命力的。

當然,它的意義跟以前實用型不同了。現在是以觀賞的眼光,以休閒的思想,以快樂的心態來重拾這項技藝,編制織物了。所以,現在的年輕人學習這門技藝更多的是以愉悅自己的心情為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