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面對資本,打工人的消費者聯盟才有超越資本的可能

菜單

面對資本,打工人的消費者聯盟才有超越資本的可能

前言

#文化#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把打工人和消費者區別開來。甚至一度認為打工人就是貧窮的代名詞。

面對資本,打工人的消費者聯盟才有超越資本的可能

因此,當出現大眾消費之類的詞彙時,人們往往把它當作是人類社會的根本性轉變的標誌。似乎從中找到了超越資本的鑰匙,只要一直“買、買、買”,生活的苦難就追不上一樣。

作為打工人,在工作場域不得不服從於資本的命令

人們開始把抵抗資本的運動,從打工人運動轉向了所謂獨立的消費者或者市民運動。

但產業資本的自律體系能夠運作起來,本身就是靠打工人作為消費者的形象出現之際。

從整體性來看,產業資本主義就是讓資本僱傭打工人且讓他們購買自己生產物的體系。

換句話說,消費者運動本質就是打工人的運動。或者說就是無產階級的運動。

但現實當中,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把消費者聯盟的抵抗運動,當作是獨立於無產階級運動的一種。

面對資本,打工人的消費者聯盟才有超越資本的可能

更有甚者,一邊大力推進消費者運動對資本的抵抗,例如面對徽州宴老闆娘的一系列言行,從網上的“拒買”倡議,實際發展為對現實資本的抵抗。一邊又對歷史上的無產階級運動進行諷刺。

最終,把無產階級運動產生的集權後果,當作是這種運動的本來走向。

這就是把消費者運動當作“新運動”視角,所帶來的現實性視角的分裂。

可以說,打工人在工作場域對資本抵抗的嘗試,特別是一些在發達資本中心所發出的聲音,基本都是以失敗而告終。

因為在工作場域,打工人和老闆在某種程度上是共有特殊的利害關係。打工人是服從於資本的命令。在此談論超越資本,無異於與虎謀皮。

面對資本,打工人的消費者聯盟才有超越資本的可能

在現實生活中,即使一個企業內部有少部分具有“階級意識”的打工人存在,他們也難以在企業內部喚起其他打工人的“階級意識”。

相反,大機率還會被其他打工人當作是“破壞他人生活”或者“處心積慮”的異常分子。

打工人處於消費者聯盟的場域,是超越資本的契機

但是在以消費者聯盟的場域所做的“無意識”嘗試,卻能產生巨大的影響力。

所以,才有人說打工人只有在作為消費者或者市民的境遇下,才比較容易擁有普遍的“階級意識”和世界公民立場。

這也就是說,面對資本的力量,民眾是以打工人的形象,還是以消費者的面目出現,對資本的抵抗能力是不一樣的。

面對資本,打工人的消費者聯盟才有超越資本的可能

在消費者場域,也就是在流透過程中的“拒買”,讓資本無法完成“驚險的跳躍”,對資本自身來說是致命的。

拒買在現實中表現為兩種形式,

一、拒絕購買商品

二、不出售勞動力

但在那之前,必須存在某種非資本主義經濟圈,人類社會據此也可以普遍生存和發展的條件。

當然,在這裡不是說要簡單回到已知現實歷史的過去。

有人說,為什麼要抵抗資本和資本主義,看看那些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人們,不都是很富足麼?但他們的富足本質就是貧困性轉移,這也是為何資本主義的一個特徵之一就是強烈的對外擴張性。

一些中心區域的學者,經常嘲笑邊緣區域或者底層人員的資本抵抗運動。雖然這些運動的最後,都會重新收回到統治和被統治之間。

但處於中心區域的他們沒有資格去嘲笑這種抵抗。因為他的安寧、富足是建立在他人為手段的基礎之上。

這本質就同黑格爾以民族國家的閉環,去嘲笑康德以“各民族聯盟”來達到“永久和平”的理念的“變態”,是同一個事態的不同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