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電子資料正在威脅我們的個人隱私?

菜單

電子資料正在威脅我們的個人隱私?

伴隨著硬體效能的飛躍式發展,我們已被迫跨入了一個電子資料氾濫的年代。我之所以使用氾濫一詞,有兩個理由:一是想表達對由該技術帶來的便捷生活方式所導致的依賴心理的無奈,二是要告誡本人以及存在同樣心理的人們,電子資料正在侵蝕我們的隱私空間,我們不得不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識。

電子資料正在威脅我們的個人隱私?

那種欲罷不能的依賴感,實際上源於氾濫一詞的“泛”字。每當個人賬戶裡的資金透過輕快的掃碼一去不返時,我們的頭腦裡也許只會留下輕微的痕跡,或許還伴隨著某些情緒副產品,但毋庸置疑的是,它們全是不穩定的化學過程——人類大腦的這種弱點,為電子資料的長期儲存提供了充分的理由。成年累月的交易資料被積累下來之後,會讓我們在需要回顧它們時感到非常輕鬆。事實上,我們今天已習慣於瀏覽和分析與自己生活有關的電子資料,假如有一天失去它們,你是否會想不起自己的京東賬單、銀行戶頭、微信紅包、或者花唄裡的具體金額?是否會因此感到不知所措?如果你覺得會,那麼恭喜,因為你和我一樣開始依賴電子資料了!不管你們會怎麼想怎麼做,小編我已確定無法擺脫那些資料了。

儘管電子資料如此之“泛”,至今仍有部分人群拒絕使用,原因是五花八門的。小編有時在想:我是否應當也那樣做呢?小編產生這種想法,是因為對隱私的擔憂,這源於氾濫一詞的“濫”字。被廣泛使用的個人電子資料是怎樣被濫用的呢?先來看看美國CNBC對谷歌公司的最新報道吧!近日,CNBC似乎從某個較新的谷歌帳戶頁面得到了啟示,因為該頁面允許使用者檢視被谷歌儲存的每一筆個人電子交易。這讓一些缺乏隱私安全意識的人驚訝不已:谷歌確實在跟蹤這類交易,並且它總是從Gmail來收集資料。

電子資料正在威脅我們的個人隱私?

我們可以推斷:谷歌實際上跟蹤了Gmail賬戶裡的所有東西,不僅僅是你的網上交易。電商服務商會找到10000條合理合法的理由作為他們儲存使用者電子資料的依據,支付服務商同樣也是如此,因此,這類隱私資料的長久存在是無法避免的。那麼問題來了,我們的隱私資料有沒有被濫用?老實說,我相信像谷歌或者國內B。A。T這樣的大公司確實在儲存使用者的資料,並且他們應該不會做出過分邪惡之事,但當你的個人隱私資料被某些唯利是圖的組織獲取後,事情就複雜化了,因為似乎沒有足夠有效的途徑來阻止這類資料擁有者毫無底線地濫用你的個人資料。

電子資料正在威脅我們的個人隱私?

現在,我的手機證明了我的說法。自從孩子開始在校外教育機構上課後,我平均每週會接到大約6至12個教育公司打來的電話,但我發誓從未將自己的手機號碼如此廣泛地傳播出去。我的經歷可能會引起很多人的共鳴。特別是當我的那些年輕同事接到炒房廣告電話時,他們脆弱的心臟好像即將崩潰,接近哭喊的回答與自嘲實在令人窒息。更嚴重的情況是,如果有不法分子弄到了你的資訊,比如銀行卡號、微訊號、QQ號、手機號、密保郵箱等,那就意味著你的私人財產面臨著極大風險。實際上,已經發生過銀行卡賬戶資金於一夜之間消失殆盡的真實案例,令人細思極恐。

解決此類風險的最直接方法,就是刪除你的電子資料、轉移網路資金並登出全部賬戶,但無疑這不是最好的辦法。小編總結的方法,是有限地使用網路,不要在任何網路平臺儲存大量資金,養成定期清理電子資料、定期更換電子賬戶密碼的習慣,不要貿然使用不熟悉的軟體,不要為了一個紅包而隨意在網路上洩露個人資訊。在這個電子資料氾濫的年代,我們既然難以拒絕電子資料技術帶來的益處,那就需要更多的安全知識和更高的警惕性,一起為保護我們的隱私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