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哈薩克前總統:蘇聯解體時,13名委員只有他一人反對簽字!

菜單

哈薩克前總統:蘇聯解體時,13名委員只有他一人反對簽字!

1991年,蘇聯這個巨人轟然倒塌,恐怕在此之前,誰都沒有想到與美國抗衡多年的蘇聯會在幾乎“一夜之間”就轟然倒塌。

當時,在蘇聯內部雖然有想要分裂蘇聯的勢力,但仍有一部分人反對蘇聯解體,哈薩克前總統納扎爾巴耶夫正是其中一個反對者,在蘇聯解體之時,納扎爾巴耶夫也拒絕在導致蘇聯解體的檔案上簽字。

哈薩克前總統:蘇聯解體時,13名委員只有他一人反對簽字!

“遊刃有餘”的納扎爾巴耶夫

納扎爾巴耶夫出生於1940年,他畢業於蘇共中央高階黨校函授班,是蘇聯培養出來的政治家。

哈薩克前總統:蘇聯解體時,13名委員只有他一人反對簽字!

1990年,納扎爾巴耶夫成為了哈薩克總統和哈共中央第一書記,正式掌權哈薩克。到了1991年蘇聯解體之後,納扎爾巴耶夫又當選為獨立的哈薩克共和國的首任總統,這一年他51歲。

在蘇聯解體後,納扎爾巴耶夫面對的是和大多數加盟國一樣的“爛攤子”:國內有100多個民族,由於歷史上缺乏國家體系的傳承,其國內不僅沒有統一的理念,而且民族矛盾還日漸突出;國庫空虛,國家的儲備物資僅能維持4個月,而且國家還面臨著經濟發展停滯、失業率高達40%的困境。

哈薩克前總統:蘇聯解體時,13名委員只有他一人反對簽字!

當時,大多數人看到這樣的情況,都認為哈薩克會很快陷入內戰,然後進一步分裂,畢竟在蘇聯解體後幾年,連繼承遺產最“豐富”的俄羅斯和烏克蘭發展得都不盡如人意,更何況是哈薩克了。

可大家都沒想到納扎爾巴耶夫不僅可以獨撐危局,還可以令哈薩克穩定發展,到了2018年時,哈薩克的人均GDP已經突破了8000美元,遠超烏克蘭的人均3000多美元。

面對困境,納扎爾巴耶夫首先將目標對準了其“繼承”的蘇聯的最大遺產——上千枚核彈頭。

納扎爾巴耶夫自認蘇聯解體之後,他們也“保不住”這批核彈頭,不如用來和西方國家“做買賣”。

哈薩克前總統:蘇聯解體時,13名委員只有他一人反對簽字!

納扎爾巴耶夫軟硬兼施,不僅用這批核彈頭從西方國家換來了大筆資金用以穩住局面,還提升了哈薩克的國際地位,令西方國家對其刮目相看。

而且,面對西方國家遞過來的橄欖枝,納扎爾巴耶夫並沒有一味地全盤接受,而是小心翼翼、分階段推行“私有化”的經濟政策。

納扎爾巴耶夫在私有化的過程中,“吃相”比烏克蘭等國家好看了很多,儘管也有很多人謾罵私有化政策,但卻充實了國庫、挽救了瀕死的企業,令國家經濟逐漸好轉。

納扎爾巴耶夫執政的高明之處還在於他奉行一種有底線的實用主義,在國內和國際政治中往來斡旋、遊刃有餘,令哈薩克獲得了一個良好發展的國際環境。

哈薩克前總統:蘇聯解體時,13名委員只有他一人反對簽字!

一方面,當國內對於“改革”的反對聲音加劇之時,納扎爾巴耶夫就會出面緩和局勢、安撫人心,放緩“哈薩克化”的程序,許諾將俄語定為官方語言。

但當國內局勢穩定後,納扎爾巴耶夫又會強調每個人都應該掌握哈薩克語、俄語和英語三種語言,這分別代表了母語、用於大範圍交流的語言和可以融入世界的語言。

另外一方面,納扎爾巴耶夫在國際上也遊刃有餘地周旋與各國的關係,例如他在土耳其就說“我們都是突厥後裔”,到了阿拉伯國家,則稱“大家都是穆斯林”;

他在獨聯體國家,就大談蘇聯遺產,到了歐美又大談民選總統、人類共同價值,在中國,還能立刻說“我們都是有傳統的亞洲人”。

哈薩克前總統:蘇聯解體時,13名委員只有他一人反對簽字!

儘管納扎爾巴耶夫看起來和誰都能找到“共同語言”,但他在面對泛突厥主義、極端伊斯蘭教、歐美NGO時又毫不手軟,顯示出他其實還是一個十分有原則的人。

其實這種原則性,其實還體現在蘇聯解體之時,因為雖然當時不少蘇聯加盟國都反對蘇聯解體,但納扎爾巴耶夫卻是唯一一個拒絕在導致蘇聯解體的檔案上簽字的人。

哈薩克前總統:蘇聯解體時,13名委員只有他一人反對簽字!

“他沒有髒了手”

1991年12月26日,戈爾巴喬夫宣佈辭去蘇聯總統的職務,宣佈蘇聯停止存在,蘇聯這個巨人的轟然倒塌,一時之間引發了全球的巨震。

哈薩克前總統:蘇聯解體時,13名委員只有他一人反對簽字!

對於美國而言,蘇聯這個對手的解體,當然是一個天大的好訊息,而對於社會主義國家來說,巨人的隕落無疑是紅色陣營的巨大損失。

雖然說,歷史上將蘇聯解體的原因歸咎於戈爾巴喬夫的改革失敗,但實際上當時蘇聯內部本就存在著“支援”和“反對”蘇聯解體的兩派,例如葉利欽想要肢解蘇聯,但來自中亞的各個加盟國的代表們其實都是反對蘇聯解體的。

但在最終的決定蘇聯解體的過程中,真正明確反對蘇聯解體的人其實並不多,納扎爾巴耶夫就是其中之一:他是蘇聯解體時,13名委員中唯一明確反對簽字的人。

哈薩克前總統:蘇聯解體時,13名委員只有他一人反對簽字!

實際上,許多人對納扎爾巴耶夫抱有好感,就是因為蘇聯主要的四大加盟共和國之中,只有哈薩克的納扎爾巴耶夫沒有參與簽署導致蘇聯解體的檔案——《別洛韋日協定》,他們評價稱,納扎爾巴耶夫沒有“髒了自己的手”。

其實,在蘇聯末期,隨著戈爾巴喬夫的改革,蘇聯中央的權力已經在不斷被削弱,各個加盟共和國、自治共和國的權力則在被不斷加強,因此,原本就是被強大的蘇共“硬”揉在一起的各個國家之間,分離的傾向也在不斷加大。

到了1991年8月,亞塞拜然等加盟國紛紛決定脫離蘇聯,其中,哈薩克則是最後一個宣佈獨立的國家。

哈薩克前總統:蘇聯解體時,13名委員只有他一人反對簽字!

此時,蘇聯可以說是已經名存實亡,只缺一份“法律檔案”就將解體,在葉利欽等人的推動下,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三國決定正式肢解蘇聯,成立獨聯體,於是他們在別洛韋日森林商討這一問題。

這三個國家雖然都同意讓蘇聯解體,併成立一個新的獨立國家聯合體,但在檔案的具體條款上,三國卻有了分歧。

公開資料顯示,“別洛韋日協定”草案一共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確認了蘇聯解體的事實,第二部分則用以確認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將成立新的獨立國家聯合體,但當草案送到葉利欽等三國元首手中時,他們卻對具體條款產生了不同意見,草案經過多次修改,仍不能讓三方形成統一的結論。

哈薩克前總統:蘇聯解體時,13名委員只有他一人反對簽字!

在僵持不下之時,他們想到了哈薩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因為他在蘇聯各個加盟國中有著比較高的威望,於是,三人就邀請納扎爾巴耶夫前往別洛韋日森林。

可當時,納扎爾巴耶夫正在莫斯科戈爾巴喬夫的官邸中,而且,納扎爾巴耶夫當時根本不相信蘇聯會解體,自然也沒有應邀前往別洛韋日森林,更沒有在相關協議上籤過字。

最終,沒有等到納扎爾巴耶夫的葉利欽等人在經過激烈討論之後,還是簽署了“別洛韋日協定”這一最終導致了蘇聯解體的法律檔案,四大主要加盟國中,沒有“髒了”自己的手的,仍舊只有納扎爾巴耶夫。

哈薩克前總統:蘇聯解體時,13名委員只有他一人反對簽字!

實際上,當看到納扎爾巴耶夫治理哈薩克的成就之後,不少人其實也會暢想,如果當時他真的調任蘇聯總理,蘇聯的結局會有所不一樣嗎?納扎爾巴耶夫會如何挽救蘇聯呢?

甚至,直到納扎爾巴耶夫執掌哈薩克20多年後,只要稍微有點風吹草動,不管是蘇聯模式的支持者還是反對者,都會盯著他的行動,琢磨著納扎爾巴耶夫是不是要準備替蘇聯出頭,“恢復”蘇聯的往日榮光了。

哈薩克前總統:蘇聯解體時,13名委員只有他一人反對簽字!

但納扎爾巴耶夫真的有這個意思嗎?恐怕也未必,因為儘管在蘇聯末期,中亞各個加盟國都反對蘇聯解體,但同時他們也要求經濟改革、建立起新的經濟關係。

這其實同樣是一種實用主義的態度,因為蘇聯的存在能夠在政治上庇護他們,而經濟改革則能使他們的國家受益。

但在蘇聯解體20多年之後,哈薩克還需要蘇聯的庇護嗎?在歐亞同盟、上合組織和一帶一路等多項國際合作之下,也許哈薩克已經不再懷念往日的“庇護”了,而且,此前納扎爾巴耶夫還堪稱平靜地總結了蘇聯解體的原因,並表示,蘇聯解體是歷史的必然。

哈薩克前總統:蘇聯解體時,13名委員只有他一人反對簽字!

“落後的經濟和軟弱的意志導致蘇聯解體”

納扎爾巴耶夫是蘇聯解體的見證者之一,他更是曾處於風暴的中心,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納扎爾巴耶夫曾表示,他和哈薩克始終支援改革的繼續,並希望能夠維持蘇聯的存在,他還曾試圖挽救即將解體的蘇聯。

哈薩克前總統:蘇聯解體時,13名委員只有他一人反對簽字!

為什麼納扎爾巴耶夫不願意蘇聯解體?

有分析人士總結了三個原因,首先,在蘇聯末期,蘇共中央——尤其是戈爾巴喬夫——已經在考慮讓納扎爾巴耶夫就任蘇聯總理,管理整個蘇聯可比管理哈薩克權力要大多了,因此,即使是為了自己的權力考慮,納扎爾巴耶夫也不希望蘇聯解體。

第二,哈薩克原本就是蘇聯的四大工業區之一,該國的經濟發展、社會生活水平其實是與蘇聯緊密相連的,納扎爾巴耶夫很清楚蘇聯解體可能對加盟國造成的危害,所以,哈薩克自然也不願意蘇聯解體。

哈薩克前總統:蘇聯解體時,13名委員只有他一人反對簽字!

第三,哈薩克內部民族眾多,在地緣政治上也沒有形成強大的中央核心地帶,歷史上哈薩克也沒有出現過統一的國家,這讓哈薩克在沒有強大的力量維持的情況下,很容易陷入內戰和分裂之中。

事實上,哈薩克在獨立之後,確實出現了經濟上的問題,甚至是政治上可能會分裂的風險,只不過納扎爾巴耶夫是一個優秀的政治家,他帶領著哈薩克走過了艱難的歲月,讓哈薩克發展得比大多數前蘇聯國家都好,如果換一個人來治理哈薩克,事情可能就又完全不同了。

哈薩克前總統:蘇聯解體時,13名委員只有他一人反對簽字!

正是因為納扎爾巴耶夫是一個富有遠見的領導人,他明白其中的利害關係,因此他極力阻止蘇聯分裂,但最終,納扎爾巴耶夫等人仍然是無力迴天。

20多年後,他告訴媒體記者,不管後人將如何評判此事,但只有一點是毫無爭議的,那就是蘇聯解體是一種“歷史的必然”。

納扎爾巴耶夫稱,蘇聯解體有幾個原因,其中一個就是蘇聯的經濟落後。

納扎爾巴耶夫表示,蘇聯領導層在推行改革後,並沒有及時意識到自己的改革已經耗盡了國家資源,並針對性地做出政策調整,導致國家經濟的發展日益落後。

哈薩克前總統:蘇聯解體時,13名委員只有他一人反對簽字!

就算強大的蘇聯贏得了所有的戰爭,但在戰後的經濟發展競爭中,蘇聯卻落後許多,這導致了蘇聯在國際經濟競爭中的失敗。

在納扎爾巴耶夫眼中,蘇聯解體的第二個原因,就是蘇聯當時的領導人缺乏“意志力”。

他認為,蘇聯的經濟改革必須在有紀律、有秩序和領導有力的條件下進行,而當時蘇聯的領導層顯然沒有這種意志力,也已經無法控制諸多加盟國。

談及此事時,納扎爾巴耶夫還拿中國舉例,稱中國成功重建了經濟,因而中國現在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哈薩克前總統:蘇聯解體時,13名委員只有他一人反對簽字!

另外,納扎爾巴耶夫表示,蘇聯解體還有一些客觀因素,例如維爾紐斯、波羅的海國家的暴亂。

他說,在1991年,立陶宛宣佈獨立後,分裂主義的支持者和蘇聯士兵在維爾紐斯電視塔發生了衝突,但不管是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還是蘇聯其他的領導層都沒有對當地發生的事情進行解釋,這讓波羅的海各國開始遠離蘇聯。

哈薩克前總統:蘇聯解體時,13名委員只有他一人反對簽字!

最後,納扎爾巴耶夫指出,1990年6月,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透過的《國家主權宣言》,釋放出了一種強烈的訊號,即蘇聯的每個加盟國都可以獨立,這讓那些早已想擺脫蘇聯的國家紛紛開始宣佈獨立。

這些因素綜合起來,導致了蘇聯的解體,紅旗落地,從此紅色陣營中少了一個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