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可別把經驗萃取搞成社會上那種“成功學”了!》

菜單

《可別把經驗萃取搞成社會上那種“成功學”了!》

《可別把經驗萃取搞成社會上那種“成功學”了!》

作者:羅黎帆老師,

500強總經理出身的 高層次諮詢型培訓老師,與培訓崗位出身的老師們有很大不同。歡迎新增羅老師微訊號luotler領取54套精妙實操工具包,也歡迎培訓機構建立合作(羅老師課酬成本更低,產品單價利潤更高)

《可別把經驗萃取搞成社會上那種“成功學”了!》

正文:

很多朋友們會疑惑,經驗萃取和總結有什麼區別呢?

羅老師發現,很多培訓管理者,實際上把經驗萃取做成

“主觀總結”了,甚至大有社會上“成功學”的感覺,實在是不可取。

本文主要借“社會上的成功學”這個反例,探討2個問題:(1)資訊偏差的危害 (2)性格素質不值得萃取

社會上

成功學的做法

社會上的成功學,典型做法就是,把華盛頓、牛頓、孔子、秦始皇、諸葛亮、曾國藩

……幾百個古今中外名人的人生小故事,羅列到一起,然後總結出看上去無比正確的結論。其結論絕大多數是2類:一類是名人的“性格/素質”,一類是名人的“偉光正觀念”(也可以稱之為“雞湯”)

彷彿你遵照那些牛人的性格

/素質、觀念,你就能100%成功了,真是荒天下之大謬,騙三歲小孩的把戲!

相比之下,羅老師更推崇日本經營界廣為流傳的一句話

——

現場三尺有神靈。

羅老師做經驗萃取的座右銘

(稍微改動了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紙上談兵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社會上的成功學為什麼不可信?

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大的原因是:

資訊的偏差

。不是說書上寫都錯了,而是

資訊的不完整。

書上能寫的東西、能光明正大流傳的東西,都是偏

“偉光正”的,錯是沒錯,可是不完整。缺乏了中三路、下三路,見不得光的東西。一旦資訊不完整,反而容易讓人誤入歧途。(就像一個人,只吃蛋白質,不吃碳水化合物,不吃微量元素,這個人最後是會死掉的!哪怕蛋白質本身是好東西)

羅老師的《三路理論》

羅老師做了幾十個經驗萃取專案之後,發覺的世界執行的底層邏輯,有一個《三路理論》,即

萬事萬物的運轉,有

“上三路、中三路、下三路”同時在起作用:

上三路(神性):

知識、理想、信仰、思想、意志、品德、真理

中三路(人性)

:現實、社會潛規則、利益交換、博弈、平等對待、社會規律、權力、金錢、名氣(人性)

下三路(獸性)

:自私、獸性、自我、情緒、狀態、貪婪、投機、虛偽、欺騙、手段(獸性)

舉例:

一、很多人說自己熱愛自己的工作(上三路

理想

/愛好在起作用),但是請問,假如兜裡有花不完的money,還會每天準時起床去辦公室嗎?(中三路 利益在起作用),甚至,有可能這份工作是親友介紹的,憑自己根本不可能進入這家單位(下三路不能對外公開說)

二、大家廣為流傳一個例子:巴菲特老爹是芝加哥交易所所長所以從小就對金融耳濡目染、比爾蓋茨母親是

IBM董事。國內這樣的例子就更多了,很多90年代的企業家,發家第一步都是靠借錢吃掉國企股份,或送錢拿地搞房地產開發(這些都是下三路,不能公開),但是我們做經驗萃取,一定不能逃避“中三路、下三路”的話題,否則資訊就不完整了。

以上談的,是“資訊的完整性”。

我們做經驗萃取,一定要對

“資訊的完整性”有深刻的警惕,絕不能停留在“主觀總結”這個層面。假如只是主觀總結,覺得開發出2000字案例或手冊就沾沾自喜,那真的是無知而不自知!

以下談,性格素質不值得萃取。

還是借社會上成功學這個反面案例,他們把華盛頓、牛頓、孔子、秦始皇、諸葛亮、曾國藩

……幾百個古今中外名人的人生小故事、性格品格,羅列在一起讓你學。

我們從3個角度去證偽:

一、脫離了現實事件,談虛的毫無意義。(參考:任正非

在有人向他賣弄日本稻盛和夫經營哲學時,任正非反問對方你認識

“鎵”

Gallium)是什麼嗎?這裡的鎵就是稻盛和夫的京瓷公司爆發性增長的新材料)

二、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你把一堆名人的性格列出來讓人學,人能學的會嗎?根本改不了好嗎?!

三、一個人有可能同時具備

“華盛頓、牛頓、孔子、秦始皇、諸葛亮、曾國藩……幾百個名人”的性格嗎?而且同時具備?可能性為0

綜上,又無意義又不可能的事情,你總結出來讓別人學,不是誤人子弟是什麼?

可為什麼成功學還能大行其道?

因為作者藉助了

“名人效應”,人都是崇拜名人的。

警惕,警惕那些每天滿嘴名人名言的人。

現場三尺有神靈,紙上談兵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這一節就分享到這裡,希望對大家有啟發。紙上談兵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