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獨家|深晚記者直擊布氏鯨現身深圳東部海域 大鵬灣能否重現鯨豚類海洋生物樂園?

菜單

獨家|深晚記者直擊布氏鯨現身深圳東部海域 大鵬灣能否重現鯨豚類海洋生物樂園?

“快看!在那兒呢!” 6 月 30 日上午 10 時許,當深晚記者剛剛趕到大鵬新區沙魚湧東縱北撤紀念亭時,正在等候記者的鹽田漁政大隊大隊長田正忽然指著海面叫了一聲。

順著田正的手指方向望去,只見在大約 200 米外的海面上,浮出了一座黑色三角形的“小山”,在海面上大約停留了兩三秒之後,很快消失在大鵬灣的碧波之中。

獨家|深晚記者直擊布氏鯨現身深圳東部海域 大鵬灣能否重現鯨豚類海洋生物樂園?

▲ 6 月 30 日上午,在深圳沙魚湧海域出現的布氏鯨。 李晶川 攝

“那是鯨魚在捕食,露出水面的是它的大嘴,這種捕食行為是布氏鯨獨有的。”田正介紹說。

獨家|深晚記者直擊布氏鯨現身深圳東部海域 大鵬灣能否重現鯨豚類海洋生物樂園?

▲布氏鯨捕食示意圖。 陳默供圖

根據文獻記載,這是時隔 16 年後,布氏鯨再次現身大鵬灣海域。而在上世紀 80 年代以前,大鵬灣和毗鄰的大亞灣海域,曾經是鯨豚類海洋生物的樂園。

海上邂逅:漁民把它誤認為抹香鯨

布氏鯨在大鵬灣現身的訊息,最初是在 6 月 29 日下午傳開的。

“我們是在微信群裡看到的,當時有漁民用手機拍到了一段鯨魚浮出水面的影片,當時以為是抹香鯨。”深圳海警局大鵬工作站站長屠冉告訴記者說。

由於目前沙漁湧海域已劃歸鹽田管理,深圳市海洋綜合執法支隊大鵬大隊得知有鯨魚出現在沙魚湧海域後,第一時間將情況通報給了鹽田大隊。鹽田大隊迅速派出執法人員駕乘執法艇抵達現場查勘,但鯨魚已不見蹤影。根據漁民釋出的影片中鯨魚所在海域有大量水鳥雲集的情況,相關負責人分析,應該是有魚群進入大鵬灣,而鯨魚也極有可能是尾隨魚群進入。

記者當天也很快收到了由深圳市海洋環保志願者協會轉來的鯨魚影片,並第一時間在大鵬漁政大隊和鹽田漁政大隊獲得了證實。但當時大家尚未判斷出鯨魚的種類,於是,記者向國內著名鯨類研究專家、廣西社科院副研究員陳默博士求證,陳默在仔細看完影片後告訴記者:“應該是布氏鯨。”

隨後,陳默給記者轉發了國內權威的鯨魚研究資料《中國鯨魚》,根據這份資料對大鵬灣海域出現鯨魚的記載,此前這裡最近一次發現布氏鯨還是在 2005 年,當時曾有一頭布氏鯨在香港沙頭角海域擱淺。

“影片裡的布氏鯨看起來狀態良好,從水面上露出的身體部分推測鯨魚身長約 10 米左右。建議有關部門加強監測,如果之後大鵬灣海域發生鯨魚大規模聚集並持續穩定出現,就可以證明深圳近年來針對海洋生態環境的治理和修復取得標誌性進展,那將是一個令人振奮的訊息。”陳默說。

記者直擊:很可能不止一頭鯨魚

布氏鯨現身大鵬灣的訊息,立即在深圳海洋部門和海洋環保公益機構中引起高度關注。6 月 30 日一早,他們就再次趕赴沙魚湧海域進行監測。“抓緊時間過來,我們在北撤紀念亭等你們。”田正在電話中對深晚記者說。

“今天 8 時許出現了一次。你們剛來它就又露頭了,看起來跟你們有緣。”田正笑著打趣說。

話音未落,鯨魚又在海面上連續兩次出現。田正轉頭對記者說了句:“走,我們開船到海上去觀察。”

很快,記者搭乘漁政執法艇來到此前鯨魚現身的海面。這時記者才注意到,除了兩艘漁政部門的執法艇,附近還有一艘大亞灣海事局的執法艇、兩艘深圳市大鵬新區珊瑚保育志願聯合會(潛愛大鵬)租乘的小快艇,還有一位市民划著皮划艇在不遠處圍觀。海岸上,則聚了不少拿著望遠鏡和相機的市民。“這條鯨魚的粉絲還真不少。”同行的鹽田漁政大隊一位執法員笑著說。

雖然近 1 米的湧浪讓小艇搖晃得厲害,但大家顧不上擔心暈船,每個人都瞪大了眼睛緊盯著海面,生怕錯過觀察鯨魚的機會。10 時 30 分許,鯨魚突然開始了集中“表演”:大約 10 分鐘內,在記者所在執法艇的四個方向大約 50~100 米範圍內都先後發現了鯨魚,而且連續出現了 5 次!

“它在捕食時,會張開大嘴幾乎垂直浮出海面,像一個漏斗一樣,把兜在嘴裡的魚群一口吞下去。”田正說。

在周圍一陣陣驚呼聲中,記者一次次按下快門,記錄下這個具有特殊歷史意義的時刻。

獨家|深晚記者直擊布氏鯨現身深圳東部海域 大鵬灣能否重現鯨豚類海洋生物樂園?

獨家|深晚記者直擊布氏鯨現身深圳東部海域 大鵬灣能否重現鯨豚類海洋生物樂園?

獨家|深晚記者直擊布氏鯨現身深圳東部海域 大鵬灣能否重現鯨豚類海洋生物樂園?

▲ 6 月 30 日上午,在深圳沙魚湧海域出現的布氏鯨。 李晶川 攝

“應該不是一頭鯨啊,間隔時間這麼短,距離這麼遠,布氏鯨遊不了這麼快。”和記者同在現場觀察的深圳自然大使、深圳大鵬海洋圖書館館長、潛愛大鵬理事長沈曉鳴說。

沈曉鳴的這個判斷後來得到了陳默博士的支援。當記者將現場觀察情況轉告給他後,他幾乎不假思索地說:“如果短時間在這樣的範圍內觀察到這麼多次,在沙魚湧海域出現的就極有可能是一個布氏鯨群。因為布氏鯨本來就是叢集活動的,極少出現單獨一頭捕食的情況。”陳默說。

在看到記者拍攝的現場照片後,陳默告訴記者,布氏鯨幾乎垂直露出海面的三角形部分是它巨大的下顎, “它捕食時張開大嘴露出水面朝向天空,張嘴角度最大時接近 90 度。”

專家呼籲:繼續加強海洋生態修復和保護

布氏鯨突然現身大鵬灣的訊息已經不脛而走。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大鵬灣和大亞灣海域,歷史上曾是鯨豚類海洋生物的樂園。

陳默告訴記者,近年來,中國沿海的布氏鯨主要集中出現在廣西北部灣海域,其他海域的觀察記錄並沒有穩定規律;而從歷史記錄看,在上世紀 50 年代至 70 年代,深圳周邊特別是大亞灣海域曾廣泛分佈鬚鯨類鯨魚,但 1980 年之後,該區域的鯨魚出現記錄逐漸減少,偶爾出現的鯨魚要麼是擱淺,要麼是被發現時已經死亡。

獨家|深晚記者直擊布氏鯨現身深圳東部海域 大鵬灣能否重現鯨豚類海洋生物樂園?

▲廣西北部灣的布氏鯨。 陳默供圖

沈曉鳴也對此專門進行過考證。“古籍中有很多對深圳周邊海域鯨魚的相關載述,說明早年深圳近岸海域鯨魚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海洋生物。”他說。“

沈曉鳴告訴記者,古人所以稱鯨魚為鯨,是因為它體形龐大,有的地方稱其”大魚“,在民國抄本《炙賢鄉談錄》中,載有一篇文章,叫《大魚記》。文章的開頭形容鯨魚之巨大說:”盤沿港有大魚焉,其名曰鰍,大者重三萬斤 …… 似舟,狀如織梭,巨口細目,無鱗甲,每張口吸納,則千百餘鱗從咽喉入 …… “文中所說的有鯨魚經常出沒的盤沿港,就在黃埠鹽洲附近。

大亞灣海域自古以來多有鯨魚出沒。至遲在晚明,”惠州鯨“便已見載典籍而廣為人知。及至近現代,大亞灣海域仍常見鯨魚的蹤跡。1937 年 7 月,《香港工商日報》有一篇報道稱:惠陽縣第十二區稔山石壩頭附近海面,邇來每屆日光熹微之際,常有鯨魚出沒海面,是以大小漁船鹹具戒心 …… 據考證,”石壩頭“即今惠東稔山壩仔一帶。

根據《中國鯨魚》的記載,大亞灣漁民曾長期捕鯨,大約延續至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當時惠陽澳頭還專門組織了一支捕鯨隊。香港《大公報》於 1956 年 2 月 7 日報道說,1956 年 1 月 28 日,在捕鯨能手蘇帶利的率領下,澳頭捕鯨隊在大亞灣捕獲一條重達 5 萬多斤的鯨魚,光是尾巴就重達 700 多斤,實屬罕見,故特別在當時的惠陽縣農業展覽會上展出。1957 年 3 月 11 日,香港《大公報》又刊載一則訊息稱:”惠州自 1954 年到 1962 年之間,就捕獲過近百頭鯨魚,最大的一頭重達 9 萬斤。“

隨著中國於 1980 年加入國際捕鯨公約國,1981 年便完全停止捕鯨,而惠州大亞灣停止捕鯨的時間則更早。但隨著城市建設的高速發展,鹽田港、惠州港等大型港區的建成使用,大亞灣和大鵬灣航道密集,鯨魚逐漸消失,所以這次在沙魚湧出現的健康狀態下的布氏鯨,已經是深圳沿海幾十年未見的稀客了。

”近年來,深圳大鵬灣海域鯨豚類海洋生物頻繁出現,僅今年以來就已經記錄到多次江豚活動,最大的一群至少有數十頭,這些情況應該引起政府相關部門、科研機構和相關民間組織的注意,爭取儘快制定有針對性的海洋生態修復和保護政策,包括論證在大鵬灣海域設立禁漁區的可行性,為建立海洋中心城市奠定更紮實的基礎。“深圳自然大使、漫野自然教育工作室發起人,深圳市藍色海洋環境保護協會執行秘書長馬海鵬說。

馬海鵬強調,鯨魚受到驚嚇後,就會遊入海底深處。如果水面一直有船隻,它就不會浮上水面喘氣,直到淹死自己。因此公眾要儘量避免去海上圍觀鯨魚。

延伸閱讀

獨家|深晚記者直擊布氏鯨現身深圳東部海域 大鵬灣能否重現鯨豚類海洋生物樂園?

布氏鯨(學名:Balaenoptera brydei)背部深灰色,腹面黃白色,平均長度 12 米,雌性比雄性長 0。3 米左右,頭頂有兩個氣孔,氣孔與頭部尖端之間有三個平行突起,背鰭突出,呈鐮刀狀。是唯一在赤道附近暖水海域常年生活的鬚鯨,目前分為遠海和近岸兩種,是鯨目動物中較為罕見的物種,相關研究在世界範圍內十分有限。在 2021 年國家林草局頒佈的最新版《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布氏鯨被列為一級保護動物。

深圳晚報記者 李晶川 徐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