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羅馬帝國:叛教者尤利安

菜單

羅馬帝國:叛教者尤利安

羅馬帝國:叛教者尤利安

尤利安(Julianus)出生於首都君士坦丁堡,他的叔叔正是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後來羅馬帝國陷入了皇室鬥爭中,尤利安家族也被捲入其中,遭到屠殺殆盡。尤利安只得孤身前往在卑斯尼亞(Bithynia)的外祖母家,遠離國家權力的中樞,直到扶養長大成人。

皇室貴族

在十八歲那年,尤利安的流放結束了,並短暫地回到首都君士坦丁堡生活了一段時間。

公元354年,負責管理帝國東方的加盧斯因殘暴統治而被皇帝處決,而加盧斯正是尤利安的兄長,於是尤利安也遭到波及入獄,不過羅馬皇帝“君士坦提烏斯二世”念在尤利安是同血族的皇室親人,又將其從監獄釋放,提拔為“西方的凱撒”(凱撒專指副皇帝),共同管理羅馬帝國。此後的數年裡,尤利安前往了帝國的西方,抗擊阿勒曼尼部落(日耳曼)的入侵,平定高盧地區的的蠻族戰亂。

自從三世紀危機以來,萊茵河防線就每況愈下,阿勒曼尼部落(日耳曼)數次入侵羅馬邊境,阿勒曼尼人居住在萊茵河防線和多瑙河防線之間的拐角處(位於今天的德國西南部的巴登-符騰堡州),對帝國造成了巨大的威脅。再加上羅馬內戰不斷,守衛邊境的羅馬軍團多次從北部調離,給了蠻族可乘之機,阿勒曼尼軍隊長驅直入,在羅馬帝國境內如無人之境。

尤利安剛抵達高盧地區時,阿勒曼尼軍隊已經攻陷了數座城鎮,將周邊村莊化為廢墟。而尤利安手中只有1萬羅馬軍團,根本不足以對抗強大的蠻族鐵蹄,形勢處於十分糟糕。當尤利安聽說著名城市阿格里皮娜殖民地(今科隆)被蠻族徹底摧毀後,尤利安極為震驚,喃喃自語道:“只有死路一條了”。

逆流北上

公元356年,羅馬將軍尤利安在重鎮維埃納渡過了寒冬,立即率軍前往收復失地,羅馬軍團順著羅訥河北上,抵達了勃艮第地區,尤利安在空閒時間休整軍隊,並沿途招募士兵入伍,使得野戰軍逐漸兵強馬壯。沿途擊潰了阿勒曼尼軍隊,野戰軍繼續往東北方向前行。

第一貝吉卡行省的情況更加惡劣,駐守這裡的羅馬軍團幾乎全線潰敗,無法阻擋蠻族全面入侵。就在這個關鍵時刻,羅馬將軍尤利安率領的1萬野戰軍逆流而上,抵達了第一貝吉卡行省,將蘭斯城的守軍收編於尤利安麾下,兩軍合兵一處攻打日耳曼人,擊敗了一支前來迎擊的蠻族軍隊,乘勢收復了重鎮科隆,羅馬人高唱凱歌歡呼,法蘭克部落(日耳曼)見羅馬軍團氣勢如虹,刀陣槍林寒芒閃閃,於是見好就收,與羅馬帝國簽訂了和約。

羅馬軍團在高盧的戰事進展十分順利,一度將阿勒曼尼部落(日耳曼)趕走,勝利反而讓羅馬將軍尤利安感到意外。於是羅馬人立即開始重建行省的工作,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公元357年,一支從東方前來支援的羅馬軍團,被阿勒曼尼軍隊突襲擊潰了,2。5萬援軍不僅沒有幫上忙,反而狼狽逃跑了,助長了蠻族士兵囂張的氣焰。這讓尤利安立刻陷入了尷尬的境地,讓前一年的努力幾乎付諸東流。

3。5萬阿勒曼尼軍隊浩浩蕩蕩地開赴斯特拉斯堡,此時的羅馬將軍尤利安只有1。3萬羅馬軍團,處境非常危險了,但是如果能夠在這裡擊敗阿勒曼尼軍隊,羅馬人在萊茵河邊境的形勢會得到極大的改善,於是尤利安鼓足勇氣,率領羅馬軍團正面迎戰。

斯特拉斯堡大戰

羅馬將軍尤利安立即率軍主動出擊攻打33公里外的蠻族軍隊所駐軍地,羅馬長矛兵身披重甲,手持大盾牌,1。3萬士兵列陣展開成為一道難以逾越的盾牆,冷兵器在太陽光的照耀下寒芒閃閃,尤利安按照傳統的羅馬人戰術編組作戰。

對面的蠻族士兵數量是羅馬人的3倍以上,分散成一個個的楔形衝鋒陣,羅馬人稱為“野豬頭衝鋒戰術”,發揮最佳的連續衝擊力,容易讓阿勒曼尼士兵依靠區域性數量優勢與士氣,衝破羅馬軍團的戰線。一場硬碰硬的大戰即將開始,雙方士兵發出怒吼威懾對方。

羅馬將軍尤利安當機立斷,下令中央的主力步兵展開進攻,兩軍隨即短兵相接,手持盾牌和長矛計程車兵互相廝殺,大後方的弓兵齊射出一輪又一輪箭矢,如同烏鴉一般遮住天空,箭矢穿透了士兵的手臂與頭顱,連續殺傷數百餘人,死者橫屍遍野。

右翼的羅馬具裝騎兵在衝鋒時,其士官被標槍擊殺了,所有騎兵立刻慌忙地向後逃去,右翼幾乎到了瀕臨崩潰的境界。羅馬人戰鬥得非常艱鉅,蠻族士兵從盾牌間的縫隙攻擊,嘗試撬開密集的龜甲陣。第一排的羅馬士兵整隊後退,第二排的羅馬士兵輪換上前,羅馬軍團開始交替前進,以此來替換體力損耗巨大的前排。

羅馬將軍尤利安則在關鍵時刻,手持軍旗趕到了右翼,厲聲斥責逃跑的具裝騎兵,鼓舞騎兵重新返回戰場,將潰敗計程車兵又勸回,於是戰爭再次出現了重大轉機。精銳的羅馬具裝騎兵殺入阿勒曼尼軍隊中,手持利劍衝鋒斬殺敵人,劍刃斬斷頭顱的四處橫飛,擊穿了右翼的蠻族士兵,殺得橫屍千餘里。與此同時,在中央的阿勒曼尼士兵體力消耗巨大,被羅馬重步兵的盾牆陣給頂了回去。

終於在最後時刻,羅馬人逆轉了戰局天平,羅馬具狀騎兵從右翼形成包抄夾殺,給予阿勒曼尼軍隊致命一擊,阿勒曼尼人開始四散而逃,留下了6000多具屍體,克諾多馬略國王(阿勒曼尼部落)被活捉,尤利安贏得了該世紀最大的勝利。

後來,尤利安又討伐法蘭克部落(日耳曼),羅馬人渡過萊茵河進攻三戰三捷,連續勝利讓尤利安在羅馬軍團中樹立了威望,獲得士兵們的擁戴。

叛教者

公元360年2月,羅馬皇帝君士坦提烏斯二世以東方戰事不利為由,命令尤利安率領羅馬軍團前往東方戰場,深懼覆轍的尤利安立即率領士兵譁變,在士兵們的擁護下稱帝。6月,尤利安率領軍隊逼進義大利,內戰一觸即發,羅馬皇帝君士坦提烏斯二世突發病逝,遺命中只能承認尤利安為皇位繼承人。

尤利安登基後,立即宣佈宗教信仰自由,各教派與基督教享有同等地位,包括異教多神信仰,羅馬皇帝尤利安大力扶持多神教與傳統羅馬信仰。尤利安從小就接受嚴格的阿里烏派基督教學習,因此被基督教稱為叛教者。

公元363年,羅馬帝國與薩珊帝國之間的爭奪戰仍在繼續,尤利安決心率軍6萬羅馬軍團前往亞美尼亞王國,爭奪宗主權。羅馬軍團陸續抵達了東方重鎮安提阿,沿著幼發拉底河南下進入薩珊帝國的核心地區,首先攻打的是波斯城市安納塔(Anatha),守軍見到數量龐大的羅馬軍團。立刻開啟城門投降,於是羅馬皇帝尤利安繼續揮師南下,攻打重鎮梯盧塔(Thilutha),堅城難以攻克,讓羅馬軍團停歇不前。

羅馬皇帝尤利安決定繞開重鎮梯盧塔(Thilutha),深入腹地攻打了重鎮瑪西普拉克塔(Macepracta)。5月,羅馬軍團攻陷了城市佩裡薩波(Perisabor),摧毀堡壘與防禦工事,將全部房屋夷為平地。緊接著,羅馬人渡過了底格里斯河,抵達了薩珊帝國的首都泰西封郊區,經過十二小時的激烈交戰,羅馬軍團大獲全勝,擊潰了薩珊軍隊。

進入內陸後,薩珊帝國採取了焦土政策,沿途燒燬村莊,使得羅馬人無法獲得補給,軍中食物逐漸匱乏,羅馬軍團在東方曠野中迷途漂盪,士氣低落到了低點,無奈的羅馬皇帝尤利安只得下令撤軍,在撤退途中遭遇薩珊騎兵的截擊,兩軍在馬蘭加(Maranga)大戰,羅馬軍團展開誓死激戰,兩軍交鋒至天黑,薩珊軍隊幾乎全部覆沒,死者上萬餘人。不幸的是羅馬皇帝尤利安被標槍擊中,貫穿助骨刺入肝臟。

失血過多的尤利安知道自己即將死亡,便召集士兵發表遺言,說道:“朋友們!弟兄們!離別的時刻就快到了!我帶著歡愉的心情走完人生道路。哲學使我得知靈魂超越肉體,能夠脫離高貴的皮囊,並非痛苦而是快樂。宗教讓我領會到早死是信仰虔誠的報酬,迄今為止我靠著德行和堅忍支援,是神明賜我恩惠,此時接受致命一擊,之後使我不再有玷唇名譽的危險。由於我生前沒有觸犯罪行,死時也毫無遺憾。我很高興自己的私生活能清白無邪,也很有信心肯定最高神明對我的賜福,在我手中保持純潔和乾淨。 憎惡專制政體的腐化敗壞和草菅人命,我認為政府的目的是使人民得到幸福;我的行為都能遵從審慎、公正和穩健的規範,把一切事物都委之於天命”。

結局:叛教者尤利安在午夜病死,在位期間屢立戰功,沉重打擊了東西方的羅馬敵人,使得羅馬帝國數次戰鬥大捷,並努力推動多項行政改革,是一位英明的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