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司馬懿年輕時得了哪種罕見病?他因何能比對手長壽?

菜單

司馬懿年輕時得了哪種罕見病?他因何能比對手長壽?

天地開闢,日月重光。遭逢際會,奉辭遐方。將掃蕪穢,還過故鄉。肅清萬里,總齊八荒。告成歸老,待罪舞陽。

司馬懿年輕時得了哪種罕見病?他因何能比對手長壽?

司馬懿京劇戲曲人物造型

這是三國時權臣司馬懿留下的唯一詩篇,氣魄雄偉,最後一句“告成歸老,待罪舞陽”不易解。時(238年)司馬懿因徵遼東有功,受魏明帝曹叡賜,回鄉(河內郡溫縣,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辦鄉飲酒禮,正在風光無限時,何言“待罪”?因為曹叡不信任司馬懿。

早在青龍四年(236年),魏國都城鄴城地震,大儒高堂隆便進言:“地震者,臣下強盛,地故震動。”曹叡立刻想到司馬懿,忙問名臣陳矯,司馬懿算不算“社稷之臣”,陳矯回答說:“朝廷之望,社稷未知也。”238年,高堂隆去世,臨終前再進言:“宜防鷹揚之臣於蕭牆之內。”

此前曹植曾上書:“蓋取齊者田族,非呂宗也;分晉者趙魏,非姬姓也,惟陛下察之。”(意為齊國本是呂家封地,後被田家篡奪,晉是姬姓國,卻被趙魏等外姓分裂。一定要警惕。)

種種嫌疑,均指向司馬懿。

舞陽(今屬河南省漯河市)是司馬懿的封地,他這麼寫,意思是徹底放權,回封地養老。沒想到,曹叡只活了34歲(生年有爭議),司馬懿卻活了72歲。如果不是驚人的長壽,或無後來高平陵政變、開霸府、政歸司馬氏等事。司馬懿年輕時身體不佳,晚年東征西討,卻越活越茁壯。

司馬不是儒家大族

司馬懿,字仲達,是司馬防的第二個兒子。《三國志》中無傳(司馬懿後被追封為“大晉高祖宣皇帝”,已在“三國”之外),僅在各篇散錄了“司馬宣王”(仍視為魏國臣子)部分事蹟。《晉書》始單獨立傳,稱司馬懿“少有奇節,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

著名學者陳寅恪先生認為,司馬易曹,是儒家大族戰勝了寒族曹家。學者仇鹿鳴則在《鄉里秩序中的地方大族》(本文多處引用該文內容,不再一一列出)中提出異議:司馬只是地方豪族,非儒家大族。

漢代儒家大族,多是專治一經,世代相傳,而司馬家託名趙將司馬卬(曾被項羽封為殷王,後降劉邦,在彭城之戰中被楚軍所殺)為祖,司馬懿的高祖父司馬鈞以軍事才能被重用,到司馬防時,由武入文,但專注史學,而非經學。

司馬防為人刻板,“諸子雖冠成人,不命曰進不敢進,不命曰坐不敢坐,不指有所問不敢言,父子之間肅如也”,所以司馬懿年輕時更親近黃老之術。

司馬防曾薦20歲的曹操任洛陽北部尉(時洛陽分四部,北部尉負責城北及北郊治安),曹操因此崛起。42年後,已成魏王的曹操請司馬防到鄴城敘舊,席間開玩笑說:“今天你推舉我,還是讓我當尉官嗎?”司馬防說:“當年推舉時,你確實只配當尉官。”二人大笑。

有傳聞稱,當年有人推薦曹操任洛陽令,司馬防不同意,稱曹操出身差,只能當部尉。此說或訛,提拔曹操時,司馬防自己正任洛陽令。

司馬懿年輕時得了哪種罕見病?他因何能比對手長壽?

他的老師字孔明

司馬防有八個兒子,表字中都有“達”字,號“八達”。長子司馬朗深得曹操信任,隨夏侯惇、臧霸徵吳,因瘟疫而死,終年47歲。

司馬朗歷任成皋令、堂陽長、元城令、丞相主簿、兗州刺史等職,皆有政績。曹操初期多軍屯,將士兵的家屬、妻子扣在鄴城,糧食全部上繳。名臣棗祗建議“分田制”,土地公有,允許士兵攜家眷墾殖,年底分成。經司馬朗推動,遂成定製,大大提高了效率。

建安六年(201年),曹操徵辟司馬懿為官,司馬懿卻“辭以風痺,不能起居”。曹操不信,讓人連夜去刺探,司馬懿果然臥床不起。

據《晉書》載,一天司馬懿家正曬書(古代房屋潮溼,紙張易發黴,需常曝曬),突遇暴雨,司馬懿忙跳下床去收書,被婢女看到。怕走漏訊息,司馬懿的妻子張春華便殺了婢女,此後只好親自下廚做飯。

對於“風痺”,古人說法頗多,明代名醫張景嶽說:“風痺一症,即今人所謂痛風也。”痛風無法根治,發作時非常疼痛,平息時與常人無異。

司馬懿曾拜在胡昭門下,胡昭字孔明,是當時著名的隱士。袁紹、曹操都曾請他出山,但他“養志不仕”。

幾年後,曹操再度徵召司馬懿,並說:“若覆盤桓,便收之。”司馬懿害怕,於建安十三年(208年)出任丞相府的文學掾,此時已29歲。

為何12年未得重用

在曹操的丞相府,司馬懿幹了12年,始終未得重用,原因有四:

首先,司馬懿有“狼顧相”,即頭轉身不轉,狼在看後面時即如此。曹操聽說後,故意在司馬懿背後喊他,司馬懿果然只轉頭,沒轉身體。相法稱“狼顧”者“性狠,常懷殺人害物之心”。曹操與方士往來頗多,懂相術,從此提防司馬懿。

其次,司馬懿出身地方豪族,缺上層關係。司馬懿的名聲來自同鄉楊俊的風評,司馬懿十六七歲時,楊俊第一次見到他,便稱“此非常之人也”。楊俊平生官職不大,後因交好曹植,被曹丕所殺。在中樞層面,崔琰很賞識司馬懿,稱他“聰哲明允,剛斷英跱”,崔琰是大儒鄭玄的弟子,又是曹操的謀士,但曹操不太信任崔琰。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有人誣告崔琰諷喻朝政,曹操下令處死崔琰。

其三,與潁川集團走得太近。曹操出身閹黨,靠親戚、同鄉起家,官渡之戰前後得潁川士族認可,荀彧、郭嘉、陳群、荀攸、鍾繇等紛至。潁川集團以荀彧為首,效忠漢室,曹操顯露野心後,雙方出現裂痕。徵辟司馬懿,本是曹洪最早主張,但司馬懿嫌曹洪沒文化,轉投荀彧。曹操逼荀彧自殺後,司馬懿成了潁川集團的中堅。

其四,三河子弟,向來受猜疑。司馬懿是河內郡人,河內戰略地位重要,漢代有宗室不典三河的慣例,東漢劉秀起家,即因搶佔了河內郡。東漢以洛陽為都,河內郡成為羽翼,地位進一步上升。且河內郡商業發達,所謂“西賈上黨,北賈趙、中山”,易成勢力,因此見嫉。

靠上曹丕這棵大樹

曹操曾對曹丕說:“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沒想到,曹丕為與曹植爭位,早就暗中聯絡司馬懿,將其列為“四友”(另三人是陳群、吳質、朱鑠)之一。

曹丕登基後,41歲的司馬懿受重用,43歲時被封為鄉侯。可奇怪的是,在爭權過程中,吳質屢獻妙計,司馬懿幾無表現。曹丕擅詩文,作品中也很少提到司馬懿。也許,《晉書》誇大了二人的關係。雖然司馬懿有了軍權,可掌5000兵,卻從未獨當一面,無法發揮軍事才能。

曹丕去世時,留下四位顧命大臣,司馬懿排在最後(另三人是曹真、陳群、曹休)。

曹叡繼位僅2年,曹休病逝(終年50歲左右),又過3年,曹真亦病逝。名將凋零,司馬懿意外掌兵,擒孟達、拒諸葛亮、平遼東,接連建功。平遼東後,曹叡為司馬懿辦鄉飲酒禮,表面看是衣錦還鄉,司馬懿卻“嘆息,悵然有感”。當年為獲曹操信任,司馬家已舉族搬到鄴城,甘心為質。曹叡讓司馬懿回溫縣,目的是暫時不讓徵遼東的軍隊回洛陽。

好在曹叡突然患病,任曹宇、夏侯獻、曹爽、曹肇、秦朗為顧命大臣,司馬懿被排斥在外。沒想到,曹肇等人趁曹叡昏迷時,與其才人(皇帝之妾)調情,曹叡大怒。在重臣劉放、孫資建議下,一日三改詔,最終任曹爽和司馬懿為顧命大臣,共同輔佐8歲的曹芳。

劉放是漢室宗親,孫資黨附荀彧,他們都不是汝潁人,卻屬潁川集團。

說話向來不算數

司馬懿上位後,遭曹爽排擠。曹爽重用何晏、夏侯玄等“正始(曹芳時的年號,240年至249年4月)名士”,他們多是建安名士的子弟,提出激進改制方案:擴大吏部職能,改州郡縣三級為二級,嚴禁奢侈。

正始改制大量裁員,侵害了潁川集團的利益,他們轉而支援70歲的司馬懿。

公元249年,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剷除了曹爽和“正始名士集團”。後人對此次冒險多有不解,清代葉適說:“曹氏造基之業,雖無兩漢本根之固,然自操至此已六十年,民志久定……懿號有智,而披猖妄作,然竟以勝。”

曹爽落敗,因司馬懿承諾:“唯免官而已,以洛水為誓。”司馬懿出身豪族,曹爽對他的承諾自然不疑,但司馬懿向來不守信用。徵遼東時,他下令將7000降卒全部殺死。司馬懿晚年寵愛柏夫人,一次得病,元配張春華來探視,他說:“老物可憎,何煩出也。”張春華憤而絕食,她的兒子們也跟著絕食,司馬懿只好道歉,轉頭卻對柏夫人說:“老物不足惜,慮困我好兒耳。”

司馬懿出爾反爾,連南北朝時匈奴後裔石勒都鄙夷道:“大丈夫行事當礌礌落落,如日月皎然,終不能如曹孟德、司馬仲達父子,欺他孤兒寡婦,狐媚以取天下也。”

在嘉靖本《三國演義》中,司馬懿去世前對兩個兒子說:“人皆以吾有異志,吾何敢焉。吾死之後,汝二人善事主人,勿生他意,負我清名。”實在肉麻,所以毛宗崗改成:“吾死之後,汝二人善理國政,慎之!慎之!”

長壽或是靠軍醫

在史料中,有不少司馬懿患病的記錄,可他卻比對手長壽。

在古代,痛風屬罕見病。1948年,全國僅有2例痛風病例報道,如今我國發病率已達1%至3%,超2000萬患者。痛風與生活習慣相關,如熬夜多、缺乏鍛鍊、攝入高蛋白食物多。在古代,貴族易患此病。關羽、盧照鄰、白居易、劉禹錫等可能都是痛風患者。

1/4痛風患者可能出現腎病變,5至10年後,或發展為尿毒症,慢性痛風患者可能減壽10至20年。但透過戒酒、避免勞累、少劇烈運動、飲食清淡等,可避免病情惡化。

司馬懿年輕時便得了痛風,所以他很少參加宴飲,注意休息,不像諸葛亮那樣事必躬親。且努力保持性格平和,較少大怒、憂慮。這讓司馬懿因禍得福,反而長壽。

司馬懿晚年掌軍,古代軍隊醫學水平較高。醫字的繁體和疾字,都從“矢”(即箭),可見與軍旅活動息息相關。至少在春秋末期,已設戰地醫院,據《墨子》載:“傷甚者令歸治病,家善養,予醫給藥,賜酒日二升,肉二斤,令吏數行閭視病。”意思是要將重傷士兵安置在室內調養,補充營養,由專門的官吏負責。

漢代《神農本草經》已標明治療痛風的藥物,如龍膽、獨活、秦艽、牛膝、乾地黃等。在《傷寒雜病論》中,出現了成方“桂枝芍藥知母湯”。這些藥物有副作用,但經軍醫調配,司馬懿的病情顯然得到了較好控制。

(原標題:早年身體差 活到七十二司馬懿得了什麼病?)

流程編輯 u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