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一條7號線,拯救了這個板塊!

菜單

一條7號線,拯救了這個板塊!

好評與差評

最近,同事寫了一篇稿子,關於

《北京地鐵的最後一站》

其中有句話說:

地鐵的終點,構建了這個城市真正的邊界。

讓我很有感觸,但讓我感觸更深的,是讀者朋友的留言:

一條7號線,拯救了這個板塊!

極限5小時的通勤。

這會是什麼樣的動力,才能長久的支撐下來。

所以,地鐵線不僅是一個情懷問題,更和這座城市裡的每枚奮鬥逼都息息相關。

幾天前,北京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進行環評公示了。

一條7號線,拯救了這個板塊!

根據我自己的挑選原則:

1,線路建成,可能會改變房子的購買邏輯

2,修建里程不多,但影響巨大

我發現3條很有趣的地鐵線:

7號線北延線、14號線西延線、麗金線,想和大家聊一聊。

其中一直坐冷板凳的7號線,我覺得是一條「高潛力」線路:

1,說說7號線的現狀。

目前7號線全長41公里,30站,按里程數算,在市區內的普線裡,不算短了。

一條7號線,拯救了這個板塊!

客運量卻並不算高:

日均40萬+的人次。

因為同樣是1號線南北兩側的加密線、分流線,6號線貫通東西,早就風生水起了,一天客運量有90萬人次。

7號線卻保持低溫,即使是環球度假區站開園,也沒有什麼明顯的起色。

2,使用度不高的7號線,卻花了大價錢。

據披露,7號線東延線的技術經濟指標,已經達到了:

9.37億元/正線公里。

提錢的意思是說,相比於我們普通打工人擔心人多的擁擠問題,上頭更擔心的是,花大價錢修的地鐵沒發揮出完整的作用。

所以7號線,一定不會只是現在的運量,也不能只有現在的作用。

3,客運量低,是因為過去的實用性不強。

首先,北京是棋盤型的軌道網路,最大的弊端就是:

平行線之間需要兩次換乘。

比如,你要從7號線去石景山,就至少換乘2次。

而南邊的產業相對少,那麼住在7號線上的人,外出工作,就得換乘多次,麻煩的很。

其次,7號線過去還是個斷頭線路。

過去7號線,從北京西到焦化廠,西邊摸不到三環,東邊卡在了5環。

現在雖然東延了,但西邊依然到北京西站戛然而止。

一條7號線,拯救了這個板塊!

進出站量排名前十的車站,圖片來源於網路

而北京西站的客流量有多大呢?

進出站量能達到12。6萬人次/日。

也就是說,7號線並不缺客流量,只是連通性還不夠強,所以大家在出行的時候,會下意識避開7號線。

4,但7號線已經開始好用了。

雙井站開通換乘,7號線打通了最重要的環線,10號線。

方便了既想要離城區近一點,又想遠離10號線高昂的房租、房價的朋友。

去年,8號線貫通,一南一北工作的家庭,同樣可以把7號線沿線納入視野了。

而7號線的好用,才剛剛開始。

4,但7號線已經開始好用了。

完整版的7號線,全程47公里。

從環球影城出發,最終抵達萬壽寺,連結了通州、朝陽、東城、西城、海淀,5大區域。

5,最大的變局就在最後6公里。

延長線雖然只有6公里,4站地。

一條7號線,拯救了這個板塊!

但站站可換乘

7號線上的居民,可出行的邊界被拉廣了數倍。

整個就可以直接換乘1號線、6號線以及未來的3號線、18號線,實現平行線之間的直接聯絡。

終點萬壽寺與M16的換乘,是重中之重。

因為16號線途徑中關村西區、海淀北部新區,直接打通了北京東南到西北的的出行線路。

成功實現一個小目標:

產業和經濟偏弱的東南區域,能有效溝通產業和經濟強區海淀南北部經濟中心。

7號線三期,雖然是通到海淀,但影響的卻是:

產業和經濟偏弱的

畢竟西城、海淀才是產業區,能直通到這些產業區對於居民來說才更方便。

7號線沿線,有很多新盤,也有不少待開發的土地。

6,7號線會影響哪些新房?

一條7號線,拯救了這個板塊!

對這些新房的影響,不一定是反應到房價的多少。

朝陽南北和通州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