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從20到40,時刻警惕乳房疾病

菜單

從20到40,時刻警惕乳房疾病

20,30,40歲的女人,處於人生的不同階段,

不同階段的乳房面臨著哪些不同的風險呢?

從20到40,時刻警惕乳房疾病

20歲:當心乳腺纖維腺瘤

乳腺纖維腺瘤是發生於乳腺小葉內纖維組織和腺上皮的混合性瘤,是乳房良性腫瘤中最常見的一種。由於乳腺纖維細胞內雌激素受體的質或量的異常,導致乳腺區域性組織對雌激素的敏感性增高,過度增生引起本病。好發於青少年女性,以18~25歲最為常見。

☆ 患了乳腺纖維腺瘤怎麼辦?

如果患了乳腺纖維腺瘤,不必過於緊張,特別是20歲左右的年輕女性,更是沒有必要苦惱。一般來講,如果發現患有乳腺纖維腺瘤時年齡較小,僅在20歲左右,腺瘤體積很小,約1cm左右甚至更小,不主張立即手術。因為腺瘤體積過小,活動度較大,手術時不容易找到;而且手術會使乳房部面板留下疤痕,影響美觀,也是一件很遺憾的事情。但患者需持續觀察乳房腫塊的增大程度。

☆ 會發生癌變嗎?

僅有約0。2%的乳腺纖維腺瘤病例會發生惡變,發生癌變者數量更少。惡變常發生於妊娠哺乳期,或年齡較大、病史較長的患者。

☆ 何種情況需要採取手術?

如果腺瘤在剛剛發現時就較大,超過2cm,或年齡超過35歲,一發現就應立即手術。如果在觀察的幾年中,腺瘤體積均無明顯增大,仍可繼續觀察。倘若腺瘤不停地在緩慢增長,已長至3cm左右,則宜考慮手術切除;準備妊娠者,亦可考慮在妊娠之前將其手術切除。

30歲:當心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是成年女性最常見的乳腺疾病,它既不是腫瘤,也不是炎症,而是一種生理增生與復舊不全造成的乳腺正常結構的紊亂。乳腺增生多發生於30~50歲。據調查,在30歲以上的女性中,5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是卵巢內分泌功能紊亂造成的,即黃體素下降、雌激素升高所致。此外,情緒不穩定、心情不舒暢、過度勞累、性生活不和諧、生活環境變化,或者進食含有激素的滋補品和長期使用含有激素成分的化妝品等,也可引起本病。

☆ 患了乳腺增生怎麼辦?

當症狀較輕,僅有輕度經前乳房脹痛,乳房內散佈著細小的顆粒樣結節,不影響工作與生活時,可用乳罩托起乳房以緩解乳房脹痛,不必服用任何藥物,每3個月至半年到專科醫生處檢查一次就可以了。當症狀較嚴重而影響工作或生活時,則應視情況接受不同的治療,常用的治療方法有中藥、針灸、手術等。

☆ 會發生癌變嗎?

本病惡變的危險性較正常婦女增加2~4倍。但乳腺增生並不等於乳腺癌,事實上,大約只有3%~5%的乳腺增生病人會發展為乳腺癌,因此大多數患者是安全的。

☆ 如何預防癌變?

乳腺增生患者不良的心理因素,如:過度緊張、刺激、憂慮、悲傷,會加重內分泌失調,促使增生症的加重,故應學會自我舒緩壓力,保持情緒穩定。另外,防止肥胖;少吃油炸食品,動物脂肪,甜食以及過多進補食品;多吃水果、蔬菜、粗糧;多運動;保持規律的生活作息;禁止濫用避孕藥及含雌激素的美容用品;避免人流;產婦多餵奶;自我檢查和定期複查。這些都對預防乳腺癌的發生很有幫助。

40歲:當心乳腺癌

乳腺癌目前已經成為嚴重危害女性健康的頭號殺手,在我國,乳腺癌的高發年齡是40~60歲。

乳腺癌的確切原因尚不清楚,目前認為,乳癌有如下高危因素:月經初潮年齡小於13歲、絕經年齡晚於55歲、行經時間長、未婚或婚後不孕、初產年齡大於35歲、育後不哺乳或很少哺乳、有乳腺癌家族史、有乳房良性疾病史、過多食用高脂肪食物、有菸酒嗜好等。

乳腺癌早期多無症狀,多數患者是發現乳房內有腫塊才來就診的,腫塊多發生在單側乳房,質地較硬,界限不清楚,生長較迅速,只有不足1/3的患者覺得有些不明顯的刺痛或鈍痛,腫塊不隨月經週期變化。部分患者可有乳頭溢液。晚期乳癌可有“桔皮”樣改變。

☆ 越年輕存活希望越小?

有人提出:與其他癌症相比,乳腺癌並不是死亡率最高的,但葉凡年僅37歲就去世,同樣患乳腺癌的陳曉旭,去世時也不過38歲。難道越年輕,存活下來的希望就越小?

是的,因為年輕人比老年人的新陳代謝更快、機體更活躍,同樣癌細胞接受到的刺激也更明顯,加快了其生長速度,促使其發生轉移。因此,即便是很小的腫瘤,年輕人在短時間內也會快速生長,併發生淋巴轉移。

☆ 保乳手術,為什麼還是沒有留住她的生命?

切除了腫瘤並非萬事大吉。手術後還要根據患者的病情進行放化療、內分泌治療等。葉凡在短時間內病情惡化,很可能是因為她所患的乳腺癌惡性程度高,出現大面積淋巴轉移,或是存在多個癌變隱患等。所以,對付乳腺癌,別仗著年輕,別指望手術,得從早檢查、早發現入手。

☆ 何為保乳手術?

傳統的保乳手術由於切除了腫瘤及周圍部分組織,使乳房內部產生殘腔,術後會形成塌陷,破壞乳房外形。改良後的保乳手術是在傳統保乳手術的基礎上,擴大切除範圍,然後使用膠原蛋白填充手術產生的殘腔,避免手術後瘢痕牽拉變形,較好保持了乳房的外形,並且完全無異物殘留。但保乳手術只適用於早期乳腺癌患者。

☆ 從什麼時候開始檢查?

乳腺癌是可以預防的,最為有效的預防措施是乳房檢查。

從20歲開始,女性就要關注和呵護自己的乳房,每月自查乳房一次,每3年到正規專業的檢查機構做一次乳房檢查;30歲至40歲,1~2年檢查一次;40歲以上一年查一次,有良性乳房疾病的人,則要每半年查一次。

乳腺癌最常規的篩查診斷方法有B超和X線。一般,不建議40歲以下的女性進行X線檢查,因為射線很可能促使正常的細胞發生癌變,特別是20歲以下的女性,乳腺還在發育中,射線會使細胞分裂,很可能埋下隱患,因此宜以B超檢查為主,B超對身體的損害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X線更適合40歲以上女性,尤其是一些高危人群的篩查,如高齡初產婦、乳腺既往有良性病變、長時間服用雌激素的人群。

☆ 怎樣自查?

最好在兩次月經的中期自查。此時乳房充血量少、柔軟,比較容易摸到腫塊。

1、洗澡時,擦了肥皂後,用右手檢查(觸控)左乳,注意有無區域性增厚或腫塊,隨後,用左手檢查右乳。

2、選擇光線明亮的地方,脫去上衣和乳罩,面對鏡子。檢查時將兩上肢舉起,注意乳房有沒有區域性隆起、凹陷以及乳頭有無改變,然後將兩手叉腰,用力撐在腰髖部,使胸肌緊張後檢查乳房有無變化。要特別注意兩側乳腺是否對稱,對於不對稱的改變,應高度重視。

3、躺下平臥,假如檢查右側乳房則在右側肩背部墊一個小薄枕頭,將右手枕在頭下,這樣可使乳腺組織比較均勻地暴露,便於檢查,然後左手四指靠攏,放平,輕輕觸按乳房,手指按一定方向,順序檢查,做圓周運動,注意有無腫塊。

☆ 乳腺癌患者如何進行體能鍛鍊?

據調查,每週走路3~5個小時的女性,死於乳腺癌的危險,比每週運動不到1個小時或完全不運動的女性低50%。

為避免粘連,乳癌術後當天可練習握拳動作,第2天開始鍛鍊前臂功能,10天后可進行肩關節外展訓練。有的患者因化療副作用,常常出現噁心、嘔吐等消化道不良反應,不願意多運動。其實,運動能減輕患者的消化道不良症狀,刺激食慾。一般來說,散步、太極拳、慢跑等較為舒緩的運動,比較適合乳腺癌患者。

☆ 絕經後不用關注乳房了?

雌激素水平過高是乳腺癌發生的原因之一。現實中的確很多女性是在卵巢功能相對旺盛、雌激素水平較高時發生乳腺癌,所以絕經的女性會認為,自己卵巢功能已開始衰退,雌激素水平已下降,乳腺已發生萎縮,不會得乳腺癌了。其實不然,有臨床資料表明,女性55~65歲這一階段是乳腺癌發生的第二個高峰期,70歲以上,乳腺癌的發生率才逐漸降低。因此,絕經女性同樣應該重視乳腺定期檢查,每年至少一次,力爭做到早發現、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