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未知的不確定性,才是恐懼

菜單

未知的不確定性,才是恐懼

寂靜之地

這是一部約翰·卡拉辛斯基導演, 艾米莉·布朗特、約翰·卡拉辛斯基、米利森特·西蒙茲等主演的美國驚悚電影。

一個大規模的入侵行動發生,讓地球幾乎全滅,倖存的這一家人過著安靜無聲的生活,一發出聲音就會被怪物抓走。《寂靜之地》中的家庭必須時時保持安靜,這一家人必須搞清楚哪些聲音可以發出,哪些不行。父親鋪了沙子路來消音,全家人必須使用手語,還有用來溝通的照明系統…等,才能避免可怕的事情發生,因為獵殺他們的怪物無所不在,這是真正的挑戰,他們必須克服生死難關,想盡辦法活下去。保持安靜是生存唯一法則,它們無法聽到你,就無法追捕你。

你會在電影中看到這個家庭的成長,新生命的誕生、可憐而早折的孩子,充滿愧疚感的姐姐。被冷落的孩子,從感受不到愛,到與父親的和解。一個小男孩如何成長變成了男人。爸爸、媽媽為這個家庭的付出與犧牲。這是一部美式家庭電影。

從電影中也可以真切的感受到,培養一個身體心智健康全面發展的孩子還真是不容易。我們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在30歲前都很難和解。

電影的設定也非常有趣,一個不敢發聲的世界,有聲音就會被怪物吃掉。美國編劇腦洞就很大,之前也有《謊言的誕生》這種假設人人只能說真話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這樣的世界就非常恐怖。前半段,在無聲的世界中,一直感覺到內心的壓抑。突然而來的怪聲,又很讓人恐怖。如果是妹子,一定是會抱緊男友不敢看的。

影片剛開始塑造的恐怖氛圍還是很濃的,不僅電影裡沒有人說話,就連電影院裡都安靜無聲,再加上入侵的外星物種一直都沒有出現,因為未知反而增加了恐怖。等到後半截出現外星物種本面目的時候,反而沒那麼恐怖了,就是覺得有點猙獰。觀影過程中經歷了從恐懼到無聊再到後來的恍然大悟,直到父親帶著兒子出去打魚,有聽覺障礙的女兒要求跟過去被拒,兩人發生了劇烈的無言爭吵,立刻明白了,這其實是一部用恐怖片手法表現得親情片。

按照一般的電影套路,最後發生爭吵的兩個人中必有一個離世,然後活著的那個人會明白死去的那個人的苦衷,從而產生了情感的昇華,這部片最後果真也是這樣的套路,所以關於對親情的展現其實挺老套的。

但是也不是沒有亮點,主要是在母親這條線上。當看到母親懷孕之後,作為觀眾應該就會擔心嬰兒究竟要怎麼活下去,畢竟必須要保持無聲,嬰兒是沒有辦法保持無聲的。原以為電影的重點會放在怎麼把嬰兒保持在寂靜狀態,結果高潮是在母親在浴室生娃的那一段,成為一個母親並不是在嬰兒來世之後,而是從他存在於母親體內開始。拍攝的手法也不錯,再加上配樂,浴室裡的戲應該致敬了希區柯克,有點恐怖的,但是又能感受到母親的偉大!

本片中的親情除了父愛、母愛,還有姐弟情。剛開始小兒子的出現是為了引出後來的父女之間的隔閡,父親因為害怕小兒子被外星生物傷害,所以不允許他拿走電動飛機玩具,大女兒疼愛最小的弟弟,還是把飛機給了他,結果果真造成了小兒子的喪生,然後大女兒就開始自責,覺得父親在責怪她。

這應該不僅僅是不能說話就會產生的誤會,在現實中就算可以說話,親近的人之間也會產生各種誤會,大家都不願意表達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更願意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後來在父親帶大兒子出去的時候,在瀑布下他向大兒子吐露了心聲,最後再透過大兒子告知女兒,看的時候總覺得這個情節有點牽強,感覺像是為了後來的父親的犧牲,大女兒沒有機會拯救父親而故意這樣安排的。

在父親去世後,大女兒去了父親的工作室明白了父親的苦心,但是此時父親已經被外星生物殺害了,此時母親就立刻從虛弱狀態強大起來,大兒子也由原來的膽小變的可以保護自己剛出生的小弟,大女兒更是發現了外星生物的弱點,大家一起戰鬥,最後是開放式結局,看到大量的外星生物往這個屋子湧來,所以最後又由親情片變成了恐怖片。

《寂靜之地》的創意在於透過這個“角色不能發聲”的奇葩設定將聲源恐懼由故事外轉移到故事內。這樣一來,觀眾和片中角色就能共享聲音帶來的恐懼感。所以,當我們看到那一家人小心翼翼,不敢發出一絲聲響時,我們也不由得有一種緊張感;當家裡的熊孩子不小心打翻了個東西,我們的心臟也會隨著角色一起咯噔一跳。

聲音成為了電影中聯絡銀幕內外的紐帶,營造出了觀眾和角色共命運的心理驚悚。除了聲音之外,電影的另一個優點是情感真實。《寂靜之地》的故事格局很小,僅聚焦於主角一家四口的末日求生。他們平日躲在荒郊野嶺大氣不敢喘一個,但就在妻子將要臨盆時卻招來了怪物的上門,一家人不得不直面長著一張橘瓣臉的怪物……

劇情雖然有些套路,但卻將人物的情感表現的極為細膩真實。父愛的深沉、母性的堅強、女兒的內疚……不同的情感積蓄在無聲的沉默中,被末日的恐懼壓抑著,直到片尾當父親為保護兒女發出一聲怒吼時,被壓抑了80分鐘的情感終於在那一刻徹底宣洩。在這一段情節發生時,我聽到了影院中有抽泣聲,顯然觀眾不是被嚇哭的,而是壓抑情緒的釋放,是電影情感力量的打動。

本片的突出,更多表現在“不能說話”這個設定上,屬於概念先行再添枝加葉。儘管bug很多,但這種新奇的設定還是吸引住了大部分觀眾的目光。觀影過程讓我覺得很短暫,因為設定、架構、表現這樣一種環境需要太多的時間,所以直到結尾故事也沒有完結。

其實影片時長再增加半個小時,結尾再刺激一點,故事再完滿一點會更好,但導演的“續集”私心作祟,讓結尾顯得急促而潦草,造成了非常大的遺憾。我不太想看續集,這樣的沉默遊戲已經知道了規則,在演下去還有什麼新鮮可言呢?

更可惜的是怪物的造型、發出的聲音、運動的姿態也是缺乏創新。異形已經誕生了40年,電影裡的外星怪物還在照葫蘆畫瓢,不思進取,那金屬色面板、滿口獠牙淌哈喇子、鋒利的爪子,怎麼看都是異形翻版。外星人為啥不能看起來“可愛”一些呢?看著可愛,實際兇殘,更能引起人的恐慌!

但與很多對白少的藝術電影不同的是,《寂靜之地》中的靜,不會讓你感到安寧,而是恐懼和緊張。在後期製作中,音效設計故意強化了一些同期劇情聲,比如進入玉米地的聲音,光腳踩在地上的聲音,一點很小的聲音都能變成巨大的聲響,而在那種“不安靜就得死”的環境下,任何聲響都能引起恐懼。

未知的不確定性,才是恐懼

與電影中的寂靜相對應的,則是觀眾的屏住呼吸。電影的音效設計之一Erik Aadahl在採訪中表示,對於《寂靜之地》這樣一部裡面人類需要保持安靜才能使生存下去的電影,目標就是“讓觀眾害怕自己發出聲音”。

而電影也成功的做到了這一點。在電影院看《寂靜之地》,絕對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觀影體驗。《寂靜之地》是一部互動性很強的電影,由於其“不安靜就得死”的高概念設定、電影中全程安靜的氛圍,使得電影院的一丁點聲響,甚至是嚼爆米花的聲音也會變得十分引人注目,再加上導演出色的氛圍營造能力,觀眾在不知不覺中也與主角們一起安靜下來,屏住呼吸。

艾米莉·布朗特一直都是實力派演員,多次獲得金球獎影后的提名。在《寂靜之地》中,艾米莉的表演起碼值一個奧斯卡影后的提名。電影海報就是艾米莉捂緊嘴巴的特寫,張力十足。在電影中,她也將一個在極端環境下求生的待產母親的形象詮釋得十分到位,更是加深了影片緊張的氛圍。

當然,票房口碑雙豐收的《寂靜之地》絕對不只是高概念的設定和緊張的觀影氛圍那麼簡單,更重要的是,它對於家庭與親情這種普世價值觀的傳達打動了更多的觀眾。在電影一開始,最小的孩子的死亡給這個家帶去了一絲陰影,也導致了女兒與父親關係的隔閡。而電影最後,在生存危機面前,父親用手勢對女兒說“我一直以來都愛你”,最終兩人也和解了。

事實上,在劇本中,這句臺詞原本是“我愛你”,但是飾演女兒的演員米利森特建議導演,也就是電影中其父親的飾演者約翰·卡拉辛斯基改成“我一直以來都愛你”,這一建議還讓導演當場淚目了,相信也感動了很多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