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我們對自己其實一無所知:我們以為熟悉自己,事實卻恰恰相反

菜單

我們對自己其實一無所知:我們以為熟悉自己,事實卻恰恰相反

每一年,法國都有兩件值得慶祝。第一種葡萄成熟,第二種諾冬出新作。這部小說出版後,被翻譯成20多種文字,一直暢銷。

我們對自己其實一無所知:我們以為熟悉自己,事實卻恰恰相反

《午後四點》“我們實際上對自己一無所知。我們自認為熟悉自己,但事實正好相反。那不是問題,經歷一個陌生人的生活有什麼不好呢?或許,知道自己是誰會更讓人討厭自己。”

我們對自己其實一無所知:我們以為熟悉自己,事實卻恰恰相反

阿梅麗·諾冬:午後四點

檢視

假如有人每天按時來敲你家的門,找個劉姓畫家,就算千百次告訴她,她找錯了人,沒有這個人,她仍然執著地天天來拜訪,而且只要抓住機會擠進你家的門,坐在客廳的凳子上不說話,你會怎麼對待?

這不是想像,是發生在我姥爺家門口的故事。這位嬸嬸看起來精神不正常,每天總是定點敲好幾家的門。老社群的鄰居們一開始還會耐心向她解釋她要找的人不在這裡,也會在她闖入家門後禮貌地接待她。

漸漸地,時間久了,人們的心理經歷了同情憐惜、煩躁不安、抗拒厭惡………那個嬸嬸有的時候被冷落,有的時候被趕出家門,有的時候被破口大罵,可咚咚的敲門聲仍然在響。

我們對自己其實一無所知:我們以為熟悉自己,事實卻恰恰相反

它使我想起了《午後四點》的故事,一切是多麼的相似和不可思議。埃米爾和妻子茱麗葉脫離了城市人的生活,搬到了鄉下,住在那裡,一切都很好,正是他們渴望的。

但是,每天下午四點鐘,唯一的鄰居貝爾納丹打破了那份寧靜。那位老先生每天下午四點準時到達,他靜靜地坐在起居室裡,一聲不吭地坐了兩個小時,一直沒有說話。埃米爾試圖逃跑、裝病、招待客人、邀請妻子,但是鄰居沒有理會,風雨無阻。

忍受不住的埃米爾終於鼓足勇氣,將貝爾納丹轟了出來,但是他的頭腦仍然被無處不在的鄰居們糾纏不清,兩天後深夜,他碰上了鄰居駕駛汽車引擎自殺的那一幕,並救出了他。

我們對自己其實一無所知:我們以為熟悉自己,事實卻恰恰相反

從那以後,埃米爾和貝爾納丹先生的思想陷入了新的困境。這個人看起來像是一個厭世者,他活著毫無樂趣,他厭倦了一切,死亡才是真正的解脫,而他自己卻阻止了他的自殺,埃米爾想,這是多麼自私的錯誤!

最後,埃米爾在夏至之夜“救”了貝爾納丹的命。

可不可以說這個低階的教拉丁語和希臘語的小學教師埃米爾真的救了貝爾納丹先生嗎?

我們對自己其實一無所知:我們以為熟悉自己,事實卻恰恰相反

”我“不知道,因為所有對貝爾納丹先生的表情與內心的解讀,都是“我”自己的理解。”我不再認識自己了。“不只是埃米爾,也不只是我,也不只是你,也是那些姥爺家的鄰居,也許還包括諾冬。

這本小說不但結尾讓人回味,主題也是。

法語名為Les Catilinaires的《下午四點》起源於古羅馬的一段歷史,在這段歷史上,西塞林多次發表演說,譴責喀提林,彷彿埃米爾對貝爾納丹先生大發雷霆,最後終於戰勝了貝爾納丹先生。

但他真的贏了麼?您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