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屈原為何不敢積極面對國家危機?而是選擇逃避跳江?

菜單

屈原為何不敢積極面對國家危機?而是選擇逃避跳江?

裹粽處處飄香,意味著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就要到了。農曆五月初五日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原為紀念2000多年前中國偉大詩人屈原投汨羅江之死,後因習俗沿襲,演變為傳統節令。時至今日,最受人們歡迎的慶祝活動,有深具健體的龍舟競渡,家戶圍爐蒸粽。

屈原為何不敢積極面對國家危機?而是選擇逃避跳江?

屈平,字原,通常稱為屈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漢族,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屈原雖忠事楚懷王,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後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汨羅江而死。

屈原死日,可能是五月初五,或距這一天很近的一個日子。五月初五原來是楚地的傳統節日,後來人們就把這一天作為紀念屈原的日子,論其本來意義,反而鮮為人知了。有關屈原投江以明心志,歷來議論紛紜,說法不一。不管怎麼講,身負治國重任的屈原,為維護個人尊嚴而採用自殺或裝瘋來解脫苦痛,有逃避現實之嫌。

屈原被歌頌為愛國詩人,是從文學角度來定位。他投江自殺以表忠貞高節,以示懷才不遇,博取人們同情。這種情懷,經過長久歷史磨合及輾轉相傳,或許基於民族性的美德表彰,對弱者犧牲,產生惋惜與憐憫,融合成一種共同意向,便出現種種美麗傳說,有了划龍舟包粽子的“端午節” 來紀念。

屈原為何不敢積極面對國家危機?而是選擇逃避跳江?

對於屈原的死還是存在很多疑問。正史上說的是公元前278年,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抱石投汨羅江自盡。這位“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嫻於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的安邦治國奇才,為什麼要採取這種極端呢?是因為楚懷王的昏庸,因為與之同列的上官大夫的妒忌賢能,因為群小的同流合汙因為的東西太多太多了,但最核心的一條是因為屈大人“民生各有所樂兮,餘獨好修以為常。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餘心之可懲?”文鄒鄒的字裡行間,投射出的是一個追求真善真美不屈不撓的剛烈人格。

但做為一個偉人,一個政治奇才,難道他沒有想到他的死對於他曾經生活過的那個祖國來說,又能怎樣?不也是一如既往的民不聊生,一如既往的被“惡棍無賴”般的秦國捉弄、欺凌,直到滅亡。他的死並沒挽救危亡的祖國,也沒有拯救水深火熱中的黎民百姓。如果屈原大人選擇不死,他有好幾條路可走。他可以利用自己的崇高威望和卓越的領導藝術培養自己的力量,臥薪嚐膽,有朝一日,取代昏王!紛紛擾擾的春秋戰國,即使是以後的歷朝歷代,血肉相殘,刀光劍影,陰謀詭計,黃袍加身的帝王何其多哉?屈大人為民眾打天下,順應天理,當之無愧。

屈原為何不敢積極面對國家危機?而是選擇逃避跳江?

大文學家郭沫若曾經在自己著作《古典文學論文集》裡面認為:作為大詩人和政治家的屈原跳江自殺行為沒有必要。不如拿敢於一死的勇氣去向秦人作戰以生命鮮花澆灌壯麗河山。比如抗戰而死的大將軍張自忠。如果他心裡顧念到處於多災多難的楚國百姓,就應想到生存下來比尋死更有意義,更有希望,而他的自殺不至於讓後人視為博取天下後世美名了,也不存在沽名釣譽的嫌疑。話又得說回來,當時楚國人民非常渴望他活下來,他因得不到楚懷王與頃襄王的信任,被疏離放逐,把持不住日後生存的意義,便寧願選擇放棄人民,放棄國家。他還說,“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既然頭腦“清醒”就不該選擇“投江”葬身餵魚。再說,以屈膝求全的方式去維護國家與個人尊嚴雖是消極和脆弱的做法,但為了國家未來的命運,採取權宜之計,總比了結生命而徹底毀滅希望來得有意義。

屈原為何不敢積極面對國家危機?而是選擇逃避跳江?

臥薪嚐膽的背後就是一種屈膝求全方式,但其積極意義非常明顯,勾踐並無放棄人民去作無謂犧牲。他能放下個人尊嚴,忍受種種折磨與恥辱,等待時機到來,一舉打敗敵人,拯救國家於危亡中。即便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而歸隱南山耕鋤,也沒隻字流露尋死。所以,一個人陷於最困難的時候,就會被看出能否堅守正直品格與剛毅意志了。

以上談的是屈原的死存在逃避現實、沽名釣譽的嫌疑,若論他在文學方面的造就堪稱千古絕唱。屈原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開創了“香草美人”的傳統。代表作品有《離騷》《九歌》等。屈原的一生遭遇是值得同情的,之所以他深受後人熱愛和讚賞,是因為他寫在《楚辭》裡的許多經典作品,處處閃耀著另一種思想特質光芒,閃耀著另一種高貴精神亮光,豐富了中華優秀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