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孩子越說越故意,總是明知故犯,他們需要父母的認同和信任

菜單

孩子越說越故意,總是明知故犯,他們需要父母的認同和信任

孩子越說越故意,總是明知故犯,他們需要父母的認同和信任

家住樓房,為了避免打擾樓上樓下的鄰居,總是希望孩子在休息時間、午休時間、夜間能夠注意自己的動作,不要製造各種噪音。

那天吃完晚飯,孩子拿著一個塑膠球在玩,也許興趣所致,一直都停不下來,看看時間晚了,叮囑了孩子幾次,都沒有效果,甚至小朋友越來越興奮,聲音動作更加高亢劇烈。

又說了幾遍後,看到孩子沒有停下來的意思,而且好像故意對著幹,於是忍不住把她訓斥了一頓。

我:“跟你說了,不要打球了,會影響到別人休息,不知道嗎?”

孩子“我不知道呀!”

我:“要是別人總是叮鈴咣啷地弄出聲響,你覺得好過嗎?

孩子不再說話了,但我看出她並沒有接受這樣的說教。

孩子越說越故意,總是明知故犯,他們需要父母的認同和信任

一會之後,我希望能解決這個問題,和孩子坐在一起談論了挺長時間。

教養不能求快,沒有即刻生效的靈丹妙藥

針對這件事

”把球收起來,咚咚亂響,別人要投訴了!“

”可現在又沒有投訴呀,憑什麼不讓我玩!”

“我說不能玩就不能玩!”

儘管停止了孩子的行為,但雙方情緒出現負面對抗;父母生氣“怎麼孩子就是不聽話!”,孩子認為自己也沒有錯;親子關係降到冰點,也沒有達到教育的目的。

已經是小學生的孩子,這一年齡段有自我認知的一面,因為他們感覺“我知道的,我有注意自己的行為不會影響別人,你們為什麼還不讓我做?”

只是單純地批評、責罵,恐怕沒有效果,他們做事有一個強烈的目的:尋求父母的認同,從而鞏固自己的感覺。但往往他們做的事情並非每一件事情都對,所以僅僅是粗暴的制止和限制不能讓他們自覺養成好的習慣。

孩子越說越故意,總是明知故犯,他們需要父母的認同和信任

教養需要有一定的彈性

並非事事都只能在父母的框架中,父母說什麼就是什麼。

針對孩子打球這件事,談話中既提到了妨礙別人,讓人厭惡的後果,也給出瞭解決的方案:一個是換成氣球,可以坐在沙發上或坐在床上玩,氣球輕飄飄動作不會太大;另一個是換場地,到樓下小廣場去玩。

透過分析事情的前因後果,獲得了孩子理解。

教育的方式並沒有完全限制孩子玩耍的要求,表明爸爸媽媽認同她的感受,同時給出了規則下還有一定的選擇空間。

孩子越說越故意,總是明知故犯,他們需要父母的認同和信任

有效的教養不是針尖對麥芒,而是認同和信任

每一天孩子都有讓人煩的舉動,很容易造成父母誤以為他們在試探規矩的底線;故意針對爸爸媽媽,故意挑戰、激怒父母。

“讓你幹什麼就幹什麼;不許幹什麼就要老老實實待著”;類似的教養方式,有點以爆制爆的舉措,會取得“立刻生效”的結局,但卻沒有得到教養滿意的結果,縱使這是一種慣用的教養方式,但並不是有效教養。

“為什麼要聽你們的?”

這是孩子有了獨立思考能力後的發問,“我長大了,我懂得比你們多,你們的思想太老舊了。”“為什麼總是命令我,又不能說服我,就是老一套的大道理。”

父母倘若不能把握孩子的這種心理,只會越來越生氣,情緒下自然無法做出有效的教養。

不要懷疑孩子說的話,給他們信任感,以此為基礎再處理具體的事情,避免孩子像刺蝟一樣,渾身佈滿刺,時時刻刻準備保護自己。父母給予認同的態度,可以消除隔閡,幫助孩子從哀嚎、抱怨、憐憫中解放出來。

孩子越說越故意,總是明知故犯,他們需要父母的認同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