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張愛玉:“交換場”一拉鈴,手上的賬就要平

菜單

張愛玉:“交換場”一拉鈴,手上的賬就要平

原創 殷七 上海市銀行博物館

文│殷七

張愛玉:“交換場”一拉鈴,手上的賬就要平

張愛玉近照

一談起工作,張愛玉就會展現出超乎常人的自信神采。所以,她即便榮譽鋪一桌,我們也不會驚訝。這天,她慷慨地帶來了許多老資料,包括她就讀於上海市財貿學校的學生證,到工商銀行閘北支行工作的工作證,多本先進工作者獎狀,基本功考核證書(一級),會計證,細心儲存的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票據交換場入場證等等。

茶香氤氳之間,她用充滿活力和帶有上海口音的普通話,耐心地講述了每一物件背後的點滴往事,其中在那一本本泛黃的工作日誌裡,不但記載了她的心路歷程,諸如記賬時第一次發生串戶失誤時的懊惱心情和深刻反思,更多的是身為銀行人的覺悟和抱負:“1975年1月1日,元旦……也是我踏上新的工作崗位的第一年……作為一個銀行戰線上的新兵,我應該怎樣幹出些成績來呢?……認真地來學好業務技術,為蓬勃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服務,加速企業的資金週轉,力爭少出差錯……確實工作為實現自己一生中最崇高的理想而努力奮鬥,前進,再前進!”這就是張愛玉,將自己的滿腔熱情和青春年華全部奉獻給了銀行事業。“工作上出了差錯,我就會羞愧難當,回到家裡也在想,吃不下飯也睡不著覺。銀行做事其實沒什麼訣竅,主要是要認真,有責任心。即便崗位再平凡,也要相信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第一年:梅花香自苦寒來

張愛玉:“交換場”一拉鈴,手上的賬就要平

中國人歷來認為,玉是精美、昂貴的東西,代表至高無上的的美德。張愛玉的父親給她取名為玉,是一種珍愛。“我的父母各有所出,再婚後生下了我。出生後父親就找到了一份穩固的工作,足以維持這個家,因此他將我視作倖運兒,倍加疼愛,不教我幹活,就指望我好好唸書,好好找一份工作,自食其力。”張愛玉從小同銀行有緣,“家裡人帶我到銀行去存錢,總是會看到小小的我趴在櫃檯上好奇地朝裡面瞧,嚷嚷著說,長大了也要到裡面去幹活。照父親的回憶,我喜歡看的是點錢,所以開玩笑道,我家小妹說不定哪一天就賺大錢了。”可算是一語成讖,初中畢業以後,張愛玉被分配到了上海市財貿學校。“1974年畢業的時候,金融系統都來招人。

對於初出茅廬的張愛玉來說,操作記賬機的經歷最為難忘,“每天上午九點營業開始,財務準時送來票據,我就惶恐不安,因為這一沓又一沓的票據,需要我在最短的時間,也就是2小時以內全部記好,不能有分毫差錯。我們一個櫃就有兩臺記賬機,專門記商店和工業兩家大戶,而其它櫃檯業務量少,根本就用不上機器。而負責帶我的師傅拿到過總行先進,工作真是一絲不苟,對我的要求非常高。像是讓我把商店對應的圖章都默記下來,一拿到票據,就要知道是哪家店,這樣記起賬來才會又快又準。”

張愛玉回憶那段日子,幾乎是苦中作樂,下班後仍要緊張工作。“回家除了背誦就是練習打算盤。家裡房間小,只容得下一張飯桌,母親又嫌電費貴,天熱開燈招蚊子,我便自覺拿著一把方凳到弄堂口的路燈底下去練。”就是這樣堅持練習,張愛玉最終練成了一手好算盤,成為業內聞名的“計算能手”,是一個香饃饃。

在閒暇時為了多一點實踐的機會,張愛玉還主動提出為各個櫃幫忙打餘額,“每天晚上的存款餘額都要記到餘額簿上面,同總賬軋平,隔10天一小結,結清餘額,這是一件很繁瑣的工作。我不分櫃檯,中午一有空就幫助他們打餘額,老師傅們都挺高興的,我也提高了自己的水平。”於是記賬做了半年多後,張愛玉就被安排到了行裡最重要的崗位——總賬組。“聽領導說要坐上這個位子,要求家世清白,首先要能透過家庭背景的調查。那時,每年年終結算是頭等大事,12月31日晚上12點前,通訊員騎著腳踏車送來各網點的報表,我們總賬組五名員工,再將報表合併,開始疊加數字,因為數字大,一把算盤不夠,要兩把算盤一起算,算到二、三點鐘賬目平了才回家。我們有個特別的福利,就是行裡會發給每人一包點心,派行車把大家一一送回家。所以我元旦的第一天總是在矇頭睡覺。在工行南市區辦事處工作了五年不到,因為身體原因調到閘北區辦事處工作。”

第五年:寶劍鋒從磨礪處

張愛玉:“交換場”一拉鈴,手上的賬就要平

因為算盤打得好,張愛玉多次代表支行被派去參加了分行和市裡的比賽,1979年,她榮獲了金融工作者的最高榮譽——新長征突擊手稱號,“獎牌是一隻特別定製的刻字玻璃杯,還被邀請出席了新長征突擊手積極分子大會,輪到我上臺領獎時,胸口彆著大紅花,感覺特別光榮。”剛調到閘北區辦事處,分行業務比賽在即,便找到了她。“那時我剛結婚,從黃山度蜜月回來,就組成六人團隊,脫產兩個月去集訓。比賽前一個星期,意外發現懷了孕,妊娠反應很厲害,為了團隊,也咬牙堅持了下來。”張愛玉與她丈夫相識,也算是因銀行結緣,是經由同事的新婚太太介紹,“他們給我看了五個男生的合照,說是都沒結婚,讓我挑一個,我看他長得比較帥,就由母親打點見了個面,印象也是好的。加上我父親挺認可他,多方打聽下來,都說是個本分、進取的人,得了很多先進。於是1980年,我們就順水推舟結了婚,第二年生了一個兒子。”

不實心,不成事。1987年,張愛玉當上了交換組的組長。“交換組,專門負責票據交換。很多情況下,在同一城市銀行開戶的企事業客戶使用的各類票據,收款單位與付款單位不在同一家銀行,這類資金的往來,就要透過同城票據交換來完成清算。”所謂票據交換所,也叫“交換場”,就像一個交通樞紐,由通訊員將所在銀行收取的各種票據送進去,等交換所進行清分交換,再將上一場經過交換的票據帶回銀行,極講究細節。“行裡再派出一名業務過硬,主要是算盤打得好的駐場交換員負責清算。交換場設定有時刻,中午出場兩個小時,晚上則是五點鐘以後做到七點鐘。時間一到拉鈴,手上的賬就要平了,是一項高強度的活。而且規定一個季度的差錯不能超過三次,超過三次就要換人。曾經就有一個姑娘出了三次差錯,就立即被替換下來。所以,當行裡派了我去十六鋪當交換組組長的時候,我還是有一些緊張的,對待工作更是一絲不苟。我記得,有一次去頂班,孩子生病也要帶著,只好讓他在外面的椅子上乖乖等,一等就是三個小時,他從小就熟悉我的這個工作場景,也很理解我。”

又十年:只好向水雲深處

張愛玉:“交換場”一拉鈴,手上的賬就要平

認識張愛玉的人都覺得她厲害精幹,性格固執剛烈,從不輕易認輸。凡事遇到新事物,她總是能跟得上時代,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她也順利完成從打算盤到打鍵盤的華麗轉變,那時她已人至中年。“退休前,電腦在行裡普及開來,人人都要能上機,我學電腦的時候,已經45歲了,家裡沒電腦,就讓我兒子用硬板紙畫了一塊鍵盤,連病床上也在練打字,工行考核前,還特地到做編輯的親戚家做突擊,按要求一分鐘打50個字,光打拼音是完不成的,要學五筆盲打。考試前基本通宵練習,功夫不負有心人,第一次考試就及格了,好些年輕人都沒過關呢。所以說,只要想做好一件事情,花點時間花點精力都能做得好。”

張愛玉一直從事著會計工作,其嚴謹的工作態度亦貫徹始終。後來她在交換組又增加了一項匯票稽核壓數工作,因其出色表現,還獲得了行裡的表揚。“大家都說電腦是絕對不會出錯的,那一天,剛剛開門營業,就來了一位辦完業務後急著趕飛機的客戶,我習慣性地根據人民銀行規定的憑證要素來稽核,一看就看出了問題,原來匯票上的年份不對了,彙報上去才知道是電腦自動設定出錯了,支行會計出納科立刻通知到其它網點,及時收回了錯誤的匯票,挽回了損失。”

強烈的事業心,讓張愛玉2002年從工行崗位上退下來後,依舊念著工作,被其他金融機構回聘,又繼續工作了十年。“這些年特別感謝家人對我的支援,尤其是我先生,一直支援著我,他知道我喜歡旅遊,喜歡收藏世界各地的冰箱貼,就由著我,讓我滿世界跑,家裡的大小事便由他來全權打理,不需我操任何心。現在他老了,愛好唱唱滬劇,我有空就陪陪他,我們生活很幸福。我的生活經驗就是,找一個愛你的人,你會過得更舒心快樂。”與工行相伴二十八個春秋,這一段歲月皆鐫刻在她所獲得一個個證件、獎章與獎盃之中,成為她的美好記憶,同時也在不經意間記錄下工行那二十八載的點滴蛻變。如今她把這些美好記憶,悉數捐贈給了銀行博物館。

原標題:《【銀行老克勒】張愛玉:“交換場”一拉鈴,手上的賬就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