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如何托起底層打工人的未來

菜單

如何托起底層打工人的未來

每年都有成近千萬的畢業生步入社會,有研究生、本科生、專科生,當然重點大學的碩本學生在這裡先不談,因為能入重點學府的精英大機率能找到相對不錯的工作。而四流的大學專科生,有很多畢業就意味著失業,除此之外,還有很多貧困地區的孩子因家庭等原因也許只完成了中學教育,他們很多沒有條件去選擇更好的工作,只能到工廠裡去當一名流水線工人,專科的員工有的還好點能做些帶技術的活,現在這些崗位都被簡稱為普工。

如何托起底層打工人的未來

雖然已近年底,但在城郊的熱鬧街區,還經常有人在路上發著招聘普工的傳單,自從外賣等職業興起後,年輕人願意到工廠裡當

“螺絲釘”的越來越少了,畢竟每天的工作很枯燥,缺少人身自由,而且看不到未來,年輕人自然是不願去的。再加上電商、抖音帶貨等網際網路經濟的興趣,打工人開始有迴流的趨勢,導致留在南方的打工人越來越少了。發達地區的房價,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使得底層的打工人終究是一種漂泊,在異鄉很難落地生根。

作為工廠一方為了應對逐年遞減的工人數量,也把自動化、智慧化提升上了日程。大環境的趨勢,打工人的現狀,導致了就業市場的結構性失衡。有時看到流水線上的普工釘在崗位上忙碌地重複著相同的動作,不禁讓人思考底層打工人的出路到底在何方呢?

如何托起底層打工人的未來

從社會整個宏觀的角度上看,不同的人群好像不同的水流一樣,這些水流是需要有渠道去安置的,而這些渠道就是一條條不同的產業鏈。如果能把人才的培養機制和產業鏈的不同環節匹配起來,也許對促進就業和明晰打工人的職業發展方向都會有很大的幫助。同時借鑑德國的職業大學人才培養方式,把職業教育融入到產業鏈中去培養人才,這樣可以極大地提高人才與崗位的匹配性。職業教育應該放寬學習條件和門檻,讓職業教育為就業負責,承擔提升底層打工人的技能,並且可以企校合作,設定更多的階段性培訓教育,承接企業的技術培訓需求,這樣可以滿足企業發展變化,技術革新的要求。當然,這也要求學校必須具備相應的師資力量,同時培訓方式和認證方式也要進行適當的革新,把終生職業培訓教育和研究性的大學定位進行區分。目前國家已經改革了教培市場,很多培訓機構也開始往職業教育的方向發展,很期待未來在職業教育上能與產業鏈的發展、技術革新和應用等方向更好地結合起來,這個方向相信未來一定會有一個很大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