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農民英雄黃蕭養,發動團結眾多農民,與地主豪紳勢力鬥爭

菜單

農民英雄黃蕭養,發動團結眾多農民,與地主豪紳勢力鬥爭

本文乃作者這是愛情的味道獨家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絡刪除,謝謝!

明朝中後期,社會矛盾日益尖銳,爆發了一系列的農民起義,正統年間黃蕭養領導的起義,就是廣東一次較大的農民起義。黃蕭養,廣東南海縣衝鶴堡潘村人,僱農,原名燃松,因家貧生活無著,小時候被一和尚收養,故改名為蕭養。衝鶴堡及周圍各鄉,是珠江水挾帶大量泥沙沖積而成的沙田地區。附近無地或少地的貧苦農民,帶著全家老少,在這裡圍田墾地,或種些穀物,或捕魚捉蝦,慘淡營生。而地主豪紳和貪官汙吏也不放過這些

“浮生土地”

,他們或是依勢強佔沙田,甚至殘害田主,或是在收穫季節率領打手,駕大船進行勒索,劫收“地租”,給水鄉人民帶來極大的苦難。

農民英雄黃蕭養,發動團結眾多農民,與地主豪紳勢力鬥爭

圍田墾地

黃蕭養性格剛毅,目睹地主豪紳和貪官汙吏的兇殘行為,常常挺身抗爭,結果吃官司被關入獄中。遇大赦出獄後,黃蕭養吸取人單力薄吃虧的教訓,發動和團結眾多的沙田農民,與地主豪紳勢力鬥爭。結果,又被官府以“海洋強盜”的罪名,判處死刑,關入廣州都指揮使獄中。獄中多數是被扣上

“海盜”、“山寇”

罪名的農民。黃蕭養被關在獄中一年多的時間裡,積極聯絡眾多的在押鄉親難友。由於他有

“智術”和“膽略”

,監獄裡的許多“犯人”都願和他交結。他又多方分化獄卒和賄賂獄吏,鬆弛獄禁,巧將利器運進獄中隱藏起來。他還與獄外兄弟通訊息,裡外配合,為起義做了充分的準備。明正統十四年,相約越獄的時間已到,黃蕭養用早已準備的利斧砍掉身上的手鐮腳鑄,劈開牢門,十幾個“囚犯”與獄外接應的170多人一起衝了出去。

農民英雄黃蕭養,發動團結眾多農民,與地主豪紳勢力鬥爭

古代牢獄

黃蕭養手持利斧,左劈右砍,無人敢近。他率眾首先攻佔軍械局,武裝自己。然後攻打都司衙門和廣州府衙門。可惜時間不夠,人數太少,敵人的救兵已到,只好舍攻衙門,開啟廣州城東門,登上前來接應的船,揚帆撤到衝鶴堡,準備迎接更大規模的鬥爭。黃薪養回到家鄉,以太艮為根據地,在潘村海口造船和訓練隊伍,準備水陸並進進攻廣州。當地老百姓紛紛參加起義軍,幾個月時間,起義軍勢力發展到太艮、桂洲、逢簡一帶。過去飽受欺壓的農民,都揚眉吐氣了,他們建立水柵,嚴懲惡霸豪紳,官兵毫無辦法。在做好準備工作之後,黃蕭養率戰船150餘艘,從潘村出發,分水陸兩路直指廣州。沿途官兵節節敗退,義軍隊伍不斷擴大,水軍聯船500餘艘,自韋湧直趨廣州城下,進攻南門;陸路大軍則進攻西關,打算由此攻入城內。

農民英雄黃蕭養,發動團結眾多農民,與地主豪紳勢力鬥爭

戰船

廣州城被圍之後,銜門下令關閉城門,大小官吏皆不敢戰。明朝政府調廣西總兵張安帶兵解圍。起義軍分乘80D多條戰船在珠江白鵝潭迎敵。張安昏庸無能,絲毫沒有估計到圍城義軍會分兵攔截,狂妄地率兵進攻。張安醉酒率10餘艘戰船進入白鵝潭,被起義軍包圍,驚慌之中墜水淹死。明朝都指揮使王清統率200艘戰船和5000軍隊從高州趕至廣州,到沙角尾,因水淺大船不能行駛。埋伏在那裡的起義軍駕著小艇,艇裡裝著柴、魚、鹽,裝扮成“避賊”的樣子,向王清的舟師駛來。王清毫不戒備,其所率船隊又誤入河灘擱淺,進退兩難。這時,埋伏在柴堆裡的義軍迅速出擊,生擒王清,消滅了他率領的明軍。起義軍在打擊明朝援軍的戰役中,奪得了大批武器,壯大了力量,義軍人數達10多萬,船隻1000餘艘,聲威大振。

農民英雄黃蕭養,發動團結眾多農民,與地主豪紳勢力鬥爭

白鵝潭

黃蕭養在太艮建“

大東國“

,取替天行道之意,號稱

“順民天王“,亦稱“順天王”

,改元“東陽”,

並以廣州城南五羊驛為行官,以河南激珠崗附近原南漢離官為指揮所。大東國設官分職,共封公、侯、伯、太傳、都督、指揮等官爵100餘人。隨著義軍力量的壯大,黃蕭養便分兵進攻新會,與新會義軍王三聯合起來,又取得了新的勝利。同時,又分兵進攻南海、番禺等縣,並重點圍攻佛山,意在奪取這個盛產

“廣鐵“

的重錢,作為起義軍軍器物資的供應基地。被圍困在佛山城內的明軍和地主豪紳走投無路,派人詐稱投降,要求起義軍暫時解圍。待義軍一撤,敵軍馬上修築營寨,招兵買馬。義軍發現中計,再回攻佛山已晚,戰鬥相持不下。

農民英雄黃蕭養,發動團結眾多農民,與地主豪紳勢力鬥爭

被圍困在廣州城內的明軍,束手無策,惶惶不可終日,只好請求救援。明朝當局急速從廣西、江西、南京調軍,並派右金都御史楊信民巡撫廣東。楊曾任廣東左參議,有為政廉潔,體貼民心的美譽。他奉調到廣州後,採用軟硬兼施的手法,圖謀孤立分化義軍。他

“關心民間疾苦”

的形象和安撫為主的手法,使義軍產生幻想,動搖了意志,使一些人有投降歸順的想法。同時,楊信民又利用義軍缺糧的機會,散發一種“公據”,聲言拿著“公據”不僅可到廣州城內就食,而且可以“免罪”。一些義軍受騙,戰鬥力減弱。1450年10月,明軍3萬餘,戰船500餘艘,佈滿了珠江河面。黃蕭養分兵兩路,一路從南海神廟由東向西,一路由他親自率領,由西向東,推向白鵝潭。在作戰中,黃蕭養不幸中衡重傷犧牲。

農民英雄黃蕭養,發動團結眾多農民,與地主豪紳勢力鬥爭

為了儲存實力,義軍分兩路退出廣州。一路由黃大牙率領,撤退到南海縣的三山和大良一帶,憑藉倚山面海的地形,安營扎賽,抵抗明軍的追擊,但終因孤立無援而失敗。這一路義軍中有蕭養的父親、侄兒和一批將領,在被俘後為明軍殘酷地殺害了。另一路由黃公龐率領的義軍,向南撤退到欽州一帶,繼續堅持鬥爭10餘年,最後也失敗了。明軍追擊所到之處實行慘無人道的大屠殺,有些村莊成為一片廢墟,南海縣受害尤深。在鎮壓起義之後,明政府一面加強統治,同時也在政治上和經濟上作了些改變,實行均福法,整頓吏治,限制官吏和地主豪紳對農民的掠本。

農民英雄黃蕭養,發動團結眾多農民,與地主豪紳勢力鬥爭

黃蕭養起義雖然失敗了,但他的英雄形象永遠存留在人們的心目中。廣州地區一直流傳著一個關於他的神話故事。黃蕭養在一次與明軍的戰鬥中失利,他率軍從廣州城內撤退到珠江北岸,但找不到船隻,正在為難之際,江面上浮出一隻大白鵝,伸頸拍翼而來,載負了黃蕭養轉身南去。明軍追到,引箭勁射都不可及,只得無可奈何地望著白鵝遠去。黃蕭養到哪裡去了呢?傳說他變成了蛟龍,住在白鵝潭底的龍官裡。有漁夫為追魚追到龍官,見他伏案假睡,石桌上有白紙寫著:

“九世冤,十世仇,九牛浮水面,蕭養打回頭“

。此外,直到現在,新會圭峰山下,還有一“黃蕭養寨”,順德大良有“大王溶”,不少鄉志族譜中都有關於這位農民英雄事蹟的記載。這些都說明了人民對這位農民領袖的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