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老舊小區改造,要讓居民真實受益

菜單

老舊小區改造,要讓居民真實受益

不久前,西城月壇街道真武廟五里三號樓經過升級改造後,正式與公眾見面,當然,真武廟五里三號的居民們,更是享受到了真正的便捷生活與美麗生活。

老舊小區改造,要讓居民真實受益

當然,真武廟五里三號的升級改造,對於廣大的老舊小區改造工作而言,還有深刻的借鑑意義,因為這是全北京市第一例老舊小區改造“租賃置換”模式的成功案例。

說起真武廟五里三號樓,過去應該說是髒亂差、小破舊,而且由於樓齡達到了四十年的歷史(該小區建成於一九八一年),因此改造難度比較大。

在廣泛徵求了小區居民的實際改造意見後,我們看到今天的真武廟五里三號樓已經煥然一新,不但外立面煥然一新,而且樓門口還增加了無障礙設施,室內的設計也更加的年輕化,由此得到了新老住戶的一致歡迎。

這處原本破舊的小區,如今也成為附近老樓片區,最漂亮的一處,這讓生活在這裡的人們感到由衷的高興和驕傲。

當然,在真武廟五里三號的改造升級過程中,遇到的挑戰是非常多的,但是經過政府、社會資本以及社群的共同努力,這些挑戰一一被攻克。

比如,作為老舊小區改造的第一步,首先就要解決改造資金的問題。

顯然,在老舊小區的改造過程中,僅僅依靠政府的相關補貼是不夠的,至少很難在短時間內鋪開規模。

在這樣的客觀挑戰下,在西城區政府以及產權單位的引導和適當支援下,真武廟專案採取了引進社會資本的辦法,他們引入了民營企業願景集團的資金,在“微利可持續”的前提下,充分依據地域特點,嘗試開展“租賃轉換”模式,目前來看,這一模式是大獲成功的。

為什麼“租賃轉換”模式能夠在真武廟五里三號獲得成功呢?特殊的地域特徵是不容忽視的一個因素。

比如,作為老舊小區,真武廟五里三號的房屋面積普遍很小,而且這裡的住戶主要以老年人為主,再加上是典型的老舊小區,所以沒有電梯,這給住在該小區的老年人出行帶來了不便,老人們特別急迫地想要改善居住條件。

同時,這個小區臨近金融街,我們都知道,金融街有大量的年輕人在此上班,而這些白領一族希望能夠住在公司附近,上班比較方便,由此真武廟五里三號是很好的選擇,但是如果真武廟五里三號的基礎設施過於落後,那麼很多年輕人依然會捨近求遠。

結合這兩個特點,才讓真武廟五里三號的“租賃置換”模式有了實施和成功的可能。

那麼,首先要介紹一下什麼叫做“租賃置換”模式,意思就是由政府支援,引入第三方資金,在專案實施方的運作下,將老舊小區的房屋進行集中的租賃,繼而再進行集中的改造,改造成為更能符合和滿足年輕人需求的人才公寓,由此可以租賃給在金融街上班的白領一族。

同時,實施方案和原房主以及租賃者,分別簽署合同,一次性地付給原房主一年甚至幾年的租金,並且幫助原房主尋找更加優質和底價的置換房源。

重要的是,原房主的租賃支出,由實施方進行支付,這樣一來,微利可持續,從而實現多方獲利和共贏,同時小區的整體環境也能夠得到系統的提升。

或許這一模式對於一些老年人來說還有些複雜,因此在“租賃置換”模式推出之初,一些老年人還在觀望,但是很快老年人的兒女們瞭解到這一情況,支援“租賃置換”模式,這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租賃置換”模式的實踐,也加快了真武廟五里三號樓的改造工作。

比如,呂淑蘭老人過去家住在四樓頂層,上下樓很不方便。

而關於真武廟五里三號樓安裝電梯的問題,並不是沒有提過,但是因為居民們的意見一直沒有統一,所以電梯問題一直沒有解決,這給像呂淑蘭這樣的老人帶來了很大的不便。

由於擔心老人上下樓會出現意外又沒人照顧,於是呂淑蘭老人的兒子和兒媳婦經常來陪老人,他們也成為了最早了解到“租賃置換”新模式的年輕人之一。

他們跟呂淑蘭老人講,這是一種皆大歡喜、多方共贏的模式,希望老人可以考慮。

但是呂淑蘭老人心裡依然不放心,因為有更多的實際問題沒有得到很好的解答,比如,改造之後住進這裡的年輕人是做什麼的,自己能不能找到離兒子更近的房子,合同籤幾年等等。

帶著這些實際問題,呂淑蘭老人的兒子進行了實際的瞭解,並且解答了母親的一系列疑惑。

比如,根據原房主的實際情況,專案合同設定為十年。

另外,為了有效避免租期過長而帶來的焦慮,對於高齡住戶可以酌情簽訂時間相對較短的合同。

另外,租賃物件幾乎全都是金融街或者附近上班的白領一族,我們都知道,白領一族的素質素養基本都是過關的。

老人瞭解到這些情況後,心裡終於有了底,最終,經過評估後,按照每個月六千元的標準,預付給了呂淑蘭老人一年的租金,同時還以非常低的租房價格,幫助老人在兒子家附近找到了房源,皆大歡喜。

在去年的六月份,呂淑蘭簽訂了“租賃置換”合同,如今老人也已經搬到了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