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伊斯蘭禁止描繪先知嗎?

菜單

伊斯蘭禁止描繪先知嗎?

萊納·布倫納/文

王立秋/譯

[按]本文譯自RainerBrunner, “Depiction of the prophet”, in Coeil Fitzpatrick, Adam Hani Walkereds。,

Muhammad in History, Thought andCulture

, ABC-CLIO, 2014。

萊納·布倫納(Rainer Brunner, 1964- ),德國學者,現任職於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一神論研究中心實驗室成員。主要研究興趣為什葉派教義學,什葉派古蘭經注;遜尼-什葉派關係(集中於現代);歐洲的伊斯蘭,穆斯林的宗教教育。

儘管在基督教中,數世紀以來,對耶穌和其他重要人物的尊崇,一直與對該人物的繪畫和造型的描述密切相關,但穆斯林的宗教信仰,在這方面卻更剋制。古蘭(cf。 Q 5:90)也採納了希伯來聖經中反覆表達(cf。 e。g。, Ex 20。4, Lev 26:1,Deu 4:15-19)的,“嚴禁描繪上帝(事實上,是一切活物)的形象”的禁令——儘管在程度上有所緩和。然而,猶太教的例子,被闡述為伊斯蘭的反拜像(aniconism)理論,卻是在聖訓文字、和後來的教法文獻中才發生的事情。大量的聖訓報告說,穆罕默德詛咒那些生產畫像的人,因為——根據一種普遍存在的傳統觀念——天仙不會進有狗或畫像的家。最終,生產影象的人,也會在後世受到嚴厲的懲罰。而且,穆聖在630年征服麥加後,移除了克爾白的前伊斯蘭時期的偶像這件事情,也被認為是一個宣告伊斯蘭的一神信仰的範例事件。活物的影象和畫像,被認為是“以物配主”(cf。 Q 59:24)——為了預防異教崇拜的興起,也出於害怕視覺化的描繪可能會引出魔力的考慮,必須避免給活物造像。

儘管有這樣一種看起來不妥協的態度(這個態度當然也延伸到了禁止給先知畫像這條禁令上),但反拜像這回事,在整個伊斯蘭的土地上,也並沒有得到一致的貫徹。儘管看起來,在馬格里布地區,人們相對嚴格地遵守了這一禁令,但在東方,這條禁令,就寬鬆得多了。特別是在印度-伊朗文化圈,在十三世紀,莫臥兒人入侵後,繪畫和視覺藝術是很繁榮的,而且,它們明顯受到了非-伊斯蘭的影響。

伊斯蘭禁止描繪先知嗎?

(先知穆聖和阿里移除麥加克爾白的偶像。出自《清淨園》[

Rawdat as-Safa, Garden of Purity

]的細密畫,為密爾·哈萬德[Mir Havand, 1489]所繪。伊朗[設拉子],約1590年,德國柏林國立博物館,伊斯蘭文化美術館/沃夫岡·澤爾巴赫/紐約,藝術資源)

足夠典型地,藝術生產,與各王廷和王朝——也即,伊兒汗國、帖木兒王朝和薩法維王朝——以及突厥的伽色尼王朝、莫臥兒王朝和奧斯曼王朝聯絡緊密。人們偏好的媒介,是細密畫和寫本的插圖,當這些技術應用於史學的時候,它就必然會涉及對先知及其周圍環境的描繪了。一些因素促進了這個發展。一方面,有一些可以追溯到十世紀的阿拉伯語文字,是提到過有穆聖的畫像存在的——特別是在於非伊斯蘭的統治者有關的地方,比如說赫勒克留(Heraclius,575-641),據說他有一個盒子,裡面裝著所有先知的畫像,其中就包括穆聖的畫像。儘管這些傳說,顯然以護教為目的,且意在再一次證明穆聖先知身份的終末性(即穆聖是封印先知這件事情),但它們同時也表明,當時人們是相當願意為這個目的而使用影象的。另一方面,已經編纂為經典的聖訓集,或多或少也包含一些對先知外貌和特徵的言語上的描述(提爾米茲聖訓集甚至有單獨的一節,就叫做外貌篇[

Kitab al-shama’il

]),這反過來又啟發了對這些描述的藝術實現。

早期(早至十三世紀初)對穆聖的寫實描述,就是以這些文字的模式為模型的。這些畫像意在寫實,但和西方的宗教藝術一樣,它們各自所在的環境,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拉希德·丁(Rashid al-Din)的《史集》(

Jawami’al-tawarikh

,十四世紀初期奉伊兒汗國奉合贊汗旨編纂)中,先知就有了蒙古人的特徵。後來,先知的臉被留白,一開始是用銘文(如

ya Muhammad

,亦即哦,穆聖!)來遮擋,後來,從十六世紀初開始,用面紗來遮擋先知的臉,就成了固定的模式。對先知的描繪從現實到隱喻這個過程,也伴隨著對光的象徵(比如說,火焰組成的光環,這些象徵即所謂的

nur muhammadi

,亦即穆聖之光)的大規模的使用,不過,之前古蘭(cf Q 5:15和33:46)和聖訓集就已經提到過這些象徵了。特別是在神秘主義的影響下,現在,穆聖有了真正宇宙論的特徵,特別在以穆聖的

登宵

mi’raj

)為主題的聖像學那裡。直到今天,登宵很可能都是穆聖畫像中最流行的一種。

因此,用面紗來遮住穆聖的臉,可能並不是因為所謂的,伊斯蘭反對偶像崇拜,而毋寧說,是因為,他被抽象和拔高到人的領域之外了

。穆聖畫像最出色的例子(也是對他的生活的最完整的藝術再現),是穆斯塔法·達里爾(Mustafa Darir)在1377年到1388年間,在馬穆魯克人的主持下創作的,先知傳的突厥語譯本,即《先知生平》(

Siyer-i Nebi

)。兩個世紀後,奧斯曼蘇丹穆拉德三世(Murad III)委託創作了一個該寫本的插圖抄本,這個抄本最終於1595年完成,凡六卷,一共包含814幅細密畫,所有這些畫,都強調了戴面紗的穆聖的光照屬性。

所謂非視覺化影象呈現的,先知形象的一個相對現代的形式,即所謂的

hilya

(土耳其語為

hilye

,意為“裝飾”),也接續了上述的

shama’il

傳統。從十六世紀起,奧斯曼藝術家就在創作這些書法文字,並在其中讚美先知的美和性格:和畫像不一樣(信眾永遠不會把畫像明確地當作尊崇的物件來使用),

hilya

可被用作辟邪的手段,用來祛除包括易卜劣斯在內的邪靈。在先知形象之光譜的另一段,是對先知的非常自然主義(以及高度理想化的、甚至是注重感官魅力的)描繪,這樣的畫像把先知描繪為一個不帶面紗的青少年——這樣的畫像尤見於什葉派的伊朗。由於極其尊崇伊瑪目和聖裔(

ahl al-bayt

),在畫像問題上,什葉派一直比遜尼派更為開放。

在現代,在穆斯林各種各樣的清教傾向的影響下,對先知外貌的描繪,變成一個越來越敏感的問題。對於像電影那樣的現代媒體來說特別如此,在電影中,幾乎沒有人真的試圖去把穆聖搬上熒幕,甚至在像《使者》那樣,專門講述先知事業的電影中,先知也只是被表演,而沒有直接出鏡,就好像,他一直在攝像機背後一樣。不過,這還是引起了抗議。當最終,在2005年到2006年,一家丹麥報紙刊載了一些穆聖的諷刺畫的時候,這一行為引發了一場國際性的危機,這部分是因為,許多穆斯林活動家和穆斯林政權認為,這些諷刺畫是在瀆神,部分也因為,這些諷刺畫,和西方自中世紀以來的那個悠久傳統合流了,而我們知道,這個傳統是經常出於論戰的目的,而醜化穆聖的形象的。

進一步的閱讀

Ali,Wijdan。 “From the Literal to the Spiritual: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phetMuhammad’s Portrayal from 13th Century Ilkhanid Miniatures to 17th CenturyOttoman Art。”

Electronic Journal ofOriental Studies

4 (2001): 1–24。

Bakker,Freek L。 “The Image of Muhammad in The Message, the First and Only Feature Filmabout the Prophet of Islam。”

Islam andChristian-Muslim Relations

17 (2006): 77–92。

Centlivres,Pierre, and Micheline Centlivres-Demont。 “The Story of a Picture: Shi‘iteDepictions of Muhammad。”

ISIM Review

17 (2006): 18–19。

Centlivres,Pierre, and Micheline Centlivres-Demont。 “Une étrange rencontre: Laphotographie orientaliste de Lehnert et Landrock et l’image iranienne duprophète Mahomet。”

Etudes photographiques

17 (2005): 4–15。

Fisher,Carol Garrett。 “A Reconstruction of the Pictoral Cycle of the Siyar-i Nabī ofMurād III。”

Ars Orientalis

14 (1984):75–94。

Grabar,Oleg, and Mika Natif。 “The Story of Portraits of the Prophet Muhammad。”

Studia Islamica

96 (2004): 19–38。

Gruber,Christiane。 “Between Logos (Kalima) and Light (Nūr): Representations of theProphet Muhammad in Islamic Painting。”

Muqarnas

26 (2009): 229–262。

Gruber,Christiane。 “When Nubuvvat Encounters Velāyat: Safavid Paintings of the ProphetMohammad’s Mi‘raj ca。 1500–50。” In

TheArt and Material Culture of Iranian Shi‘ism Iconography and Religious Devotionin Shi‘i Islam

, edited by Pedran Khosronejad, 46–74。 London and New York:I。 B。 Tauris,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