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這樣過年的奇葩習俗,你知道嗎!

菜單

這樣過年的奇葩習俗,你知道嗎!

春節對於中國人來說是

傳統節日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

中國人過春節,各地的習俗都不一樣,

除了吃年夜飯、貼春聯、拜年等

全國比較通用的年俗之外

今天小二給大家盤點下

一些地區還會有他們特(qí)色(pā)年俗

這樣過年的奇葩習俗,你知道嗎!

過年習俗一:

傈僳族集體春浴

每到春節,有一群生活在怒江兩岸的少數民族,這個民族有一個奇怪的節日,每年的農曆大年初二,這個民族就會在怒江的溫泉旁舉行一場盛大的聚會,這個節日被稱作春浴節,也被當地人稱為澡塘會,節日裡家家戶戶盛裝出席。

從大年初二到初七,住在高山峽谷的傈僳族人都要揹著毯子、被子,帶著米、肉、油、鹽、菜和炊具,相約著來到怒江邊有溫泉的地方。

聚會的方式讓人驚訝,男的和女的一起過來洗澡,聚會的人們毫不羞澀。小編光聽這個習俗就有點……有點不好意思了。

過年習俗二:

大年初一不能打噴嚏

在我國山東一些偏遠的農村是不允許在初一打噴嚏的。小編剛知道的時候,簡直是驚到了,這也太有特(qí)色 (pā)了吧。

萬一感冒了,想要打噴嚏怎麼辦,那就只好忍著唄,使勁地憋著唄。如果是實在特別想要打噴嚏,那一定要躲開人群,千萬不能在長輩面前打噴嚏,不然會趕走一年的好運,被長輩給教訓一頓的。

過年習俗三:你的姓氏,

決定年夜飯什麼時候開始

在湖北農村很多地方,因姓氏不同,吃年飯的時間就各異。姓王的,在早晨五點多鐘就開始閤家團圓了;姓高的,則一般在中午十二點左右才開宴;姓楊的,則只能在晚上十二點以後……

這個習俗也太太太…搞笑了吧!小編只聽過性別歧視,難道姓氏還有歧視嗎?真是一個任性還帶著偏見的習俗了!

據說這是有典故的習俗。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原來的楚國已經到了“萬徑人蹤滅”的地步,方圓幾里也沒啥人口。秦始皇一看這可不行,便下令讓一些子民從九江一帶(即今江西)移民到楚國去住,到的時間總有個先後,有人走的早早晨到,有人拖沓一會中午到,有人下午才趕過來……

這樣過年的奇葩習俗,你知道嗎!

過年習俗四:吃年飯,

不能說話,多吃餃子

一般來說,在大年三十那天,家家戶戶都是熱熱鬧鬧的時候,在吃飯的時候,一定少不了一些祝福語,和一些喜慶的話題。但是在山西地區的朋友們,大年三十吃年飯的時候,不能說話!否則說話是會被鬼帶走的。對於話癆來說,簡直是一大酷刑啊!!!

看來,那這樣看來,也就只剩下吃這一件事了。還有餃子是一定要吃的,還要煮的多一些,寓意年年有餘。吃餃子時除了一人一碗外,還要多盛一兩碗,寓意人丁興旺。

過年習俗五:

湘西土家人流行過“趕年”

小編一直以為全國人民都是大年三十吃年夜飯,但是在湖南湘西卻不是這樣的。湖南湘西土家人流行過“趕年”,土家族過年要比漢族提前一天或兩天,也有提前六七天的,具體時間嘛,看你的姓氏。

即月大是臘月二十九,月小是臘月二十八。後來為習慣起見,大都在臘月二十八日過年,叫過“趕年”。凡在外地的人,都要想盡辦法日夜兼程回家過年,叫團年。

土家族還要過早年,天沒亮就要過年,邊吃邊亮,象徵著日子越過越光明。

這樣過年的奇葩習俗,你知道嗎!

過年習俗六:

新年伊始吃齋飯

新年並非都是大魚大肉。在海南,新年伊始(正月初一早上)要早起,吃“齋飯”(即為清淨潔白以懷念祖先),吃有吉祥寓意的食物:清炒茄子、清炒水芹菜、長粉絲等。

不過,人家吃齋也是有講究的:其中清水炒芹菜,“芹”同“勤”諧音,祈盼全家勤勞致富;清炒茄子,海南話中茄子蘊含這一年比一年要好的意思;長粉絲,寓意好日子細水長流……

過年習俗七:

江過年打醬油

鎮江有“不打醬油不過年,打了醬油過好年”的習俗,在春節前排隊打醬油便成了鎮江獨特的民俗文化。原來多年前的流行語“打醬油”是這麼來的啊~

這個傳統已經延續了三十多年,在2017年的春節,鎮江人還創造了一個令人歎為觀止的紀錄,300多噸的醬油,鎮江人用了四天就全部打完。甚至有三位80多歲的老人,一共打了340斤。

過年習俗八:

初三睡到自然醒

在廈門,拜年時間可是有限制的,初二還沒拜訪完,你就乖乖待在家裡吧。因為年初三是個不吉利的日子,稱為「赤 狗 日 」,據說在初三跟誰拜年,就會跟誰吵架。

在廈門有句諺語叫做“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飽”,終於可以光明正大的睡懶覺了!

不管習俗是以什麼形式體現

最終還是承載著人們對於新年的祝福

反正小二過年最喜歡的

就是發紅包和打麻將了!

祝大家都有一個快樂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