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師說》2最新部編版高中必背篇目

菜單

《師說》2最新部編版高中必背篇目

全文請點選頭像檢視

②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

【譯】唉,尊師學習的風尚不流傳很久了,想要人沒有疑惑很難了!古代的聖人,他們超出一般人很遠了,尚且跟從老師,向老師請教;現在的一般人,他們低於聖人也很遠了,卻以向老師學習為恥。因此聖人更加聖明,愚人更加愚昧。聖人能成為聖人的原因,愚人能成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出於這吧?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道,尊師學習的風尚。道,這裡有風尚的意思。之,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也,句中表停頓,“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其出人也遠矣”同。

其出人也遠矣:出人,超出一般人。

猶且從師而問焉:猶且,尚且、還。而,表示承接。焉,可作句末語氣詞,無實在意義;也可作代詞,代指老師。

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亦,也。而,錶轉折。

是故聖益聖:是故,因此。益,更加、越發。

聖人之所以為聖:之,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其皆出於此乎:其……乎,表揣測語氣,譯為“大概……吧”。

古今異義:

今之眾人(一般人)

聖人之所以為聖(表原因,……的原因)

詞類活用: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名詞作動詞,尊師學習)

其下聖人也亦遠矣(名詞作動詞,低於)

而恥學於師(以……為恥)

是故聖益聖,愚益愚/為聖,為愚(形容詞作名詞,聖人、愚人)

狀語後置句:

而恥學於師(於:向)

《師說》2最新部編版高中必背篇目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譯】(人們)喜愛自己的孩子,(就會)選擇老師來教他,(但是)對於他自身,卻以從師學習為恥,糊塗啊!那些孩子的老師,教給他書本的文字,(幫助他)學習句讀的人,不是我所說的傳授他道,解答他疑惑的人。不明句讀,不解決疑惑,有的向老師學習,有的不向老師學習,小的方面要學習,大的方面卻放棄了,我沒看出那種人是明智的(或譯為“我沒有看出那種人的高明之處”)。

愛其子:其,第一人稱代詞,譯為“自己”。

擇師而教之:而,表目的或承接。

於其身也:於,對。其,第三人稱代詞,譯為“他”。身,自己。

則恥師焉:則,錶轉折,譯為“卻”。

惑矣:惑,糊塗。

彼童子之師:彼,那。

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之,指童子。句讀,指斷開句子的知識。一句話後面的停頓為句,一句話中間短暫的停頓為讀。古書沒有標點,所以要學習句讀。

或師焉,或不焉:或,有的;前一個“或”指代“句讀之不知”,後一個“或”指代“惑之不解”。焉,句中表停頓,不譯,後同。

小學而大遺:連詞,錶轉折,譯為“但是、卻、反而”。

通假字:

或不焉(同“否”)

古今異義:

小學而大遺(小的方面學習)

詞類活用:

則恥師焉(恥:以……為恥。師:名詞作動詞,從師學習)

或師焉(名詞作動詞,從師)

小學而大遺(形容詞作名詞,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吾未見其明也(可以認為是形容詞作名詞,明智之處)

判斷句:

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非:不是)

賓語前置句: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讀,不解惑)

《師說》2最新部編版高中必背篇目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本人備考語文教師,蒐集整理小、初、高重點古詩文並記錄下來,方便自己隨時檢視,同時分享給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