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吳三桂的基本軍力怎麼樣,鎮守山海關時,究竟有多少兵馬

菜單

吳三桂的基本軍力怎麼樣,鎮守山海關時,究竟有多少兵馬

1644年三月初五,駐紮在寧遠的吳三桂接到聖旨。

崇禎封他為平西伯,令他放棄寧遠,火速入京。

當吳三桂放棄寧遠,開始南進時,或許他還沒有意識到:他接下來的這段旅程,對中國的歷史有著何等重要的影響。

吳三桂的基本軍力

在寧遠時,吳三桂的基本軍力是:精兵4萬,遼民7、8萬,“皆耐搏戰”。其中,彝丁突騎數千非常強悍,“敵望之輒遁”。(《明季北略。吳三桂請兵始末》)

這支軍隊的構成很有邊地特色。

吳三桂的基本軍力怎麼樣,鎮守山海關時,究竟有多少兵馬

數千彝丁突騎是吳三桂最為精銳的力量。

彝丁突騎是否就是關寧鐵騎尚無定論(目前各類文章對此多以猜測為主,且都沒有切實證據),但能夠讓強悍的八旗“望之輒遁”,足見其戰力為天下數一數二。

以彝丁突騎為主要騎兵力量,吳三桂擁有4萬常備部隊,步騎結合。

此外,還有8萬預備役,也就是遼民。他們從事生產,但接受一定的軍事訓練,或在緊急時刻(如守城)參戰,或及時入替折損的常備軍兵源。

從精銳騎兵到常備軍再到預備役,吳三桂的軍隊規模雖不大,但卻是一個足以自成一派的武裝系統。

吳三桂,已經成為大明王朝最後的救命稻草。

無奈的緩慢行軍

然而,吳三桂行軍的速度卻快不起來。

當年,袁崇煥率數千騎兵,很快就回援北京,但如今的吳三桂卻做不到。

因為:吳三桂接到了放棄寧遠,撤至山海關的命令。

當時,寧遠附近仍有50萬民眾。

明軍在遼東奉行“以遼人守遼土”的政策,士兵大多為本地人,寧遠的50萬民眾多為將士們的家人、鄉里。

吳三桂的基本軍力怎麼樣,鎮守山海關時,究竟有多少兵馬

吳三桂如果不關照好這50萬民眾,將士們也不會答應。

要關照好這50萬民眾,吳三桂不但不可能自帶步騎強行軍,也不可能只帶幾千彝丁突騎離開!

以4萬人護衛50萬民眾長途遷徙,沒有機動力強大的騎兵掩護是不可想象的。

自松錦之戰後,寧遠已經成為一座孤城,寧遠到山海關之間的工事已經全部被毀!

寧遠遷徙的民眾在抵達山海關之前,將長時間暴露於野外,沒有任何防護工事可以依賴!

這種情況與當年劉玄德攜民渡江非常類似。

當年,劉備攜民渡江,在曹操少許虎豹騎的衝擊下幾乎被團滅。

換而言之,如果吳三桂不留下足夠騎兵掩護,一旦清軍來追,不要說民眾,就是步兵也可能被圍困殲滅!

因此,吳三桂不能帶領機動部隊先行離開,只能掩護民眾緩慢行進,每天只能走數十里。

吳三桂三月十九日抵達山海關後,馬不停蹄,次日即率精銳往援。

依常理,這樣的速度已經足夠了,畢竟:城高池深的京城不可能被迅速攻破!

然而,李自成只2日多就破城了!

吳三桂抵達玉田(屬今河北唐山)時,得知京師淪陷的訊息,陷入窘迫境地。

吳三桂在山海關的兵力

前面囉囉嗦嗦說這麼多,不是為了給吳三桂洗白,而是為了試著解析一個問題。

古代史書對兵力的記載多是出入極大。同一場戰役,有的說有數十萬大軍,有的說不過兩三萬人。

是誰在信口開河呢?

其實,從吳三桂的例子就能看出其中緣故了。

以最寬鬆的統計口徑看,你可以說吳三桂有五十萬之眾!

吳三桂的基本軍力怎麼樣,鎮守山海關時,究竟有多少兵馬

歷史上,女子組織起來,給予敵人相當打擊,改變戰役走勢(如朱棣的妻子帶女兵守北平)的例子也不勝列舉。所以,將這50萬統計入“兵力”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

以不寬不嚴的統計口徑看,你可以說吳三桂有十二萬人,即:4萬精兵+8萬“皆耐搏戰”的遼民(預備役)。

但是以嚴格口徑來說,吳三桂只有4萬精兵!而且,考慮到明末邊軍普遍存在的“吃空餉”問題,吳三桂的兵力還在4萬之下!

口徑不同,數字差異自然巨大,並不是有史家信口開河!

但是,此戰,只有正規軍的兵力才有意義。

原因很簡單。

50萬人一起駐到山海關,一天就能把糧食消滅乾淨!李自成打不需要打!

所以,後來實際參戰的,只有正規“精兵”以及緊急募集的少許鄉勇。

到達山海關後,吳三桂會和了原駐紮在山海關的總兵高第及其所統的萬兵。

高弟的萬人是守關雄兵,也是比較能打的精銳部隊。

此後,李自成、劉宗敏損壞吳三桂家族利益,吳三桂只得與李自成決裂。

決裂時,吳三桂進行了募兵,“益募兵至七千人”,多募了7000人。

此外,在李自成來攻時,山海關還有募集的2萬鄉勇參戰。

綜合來看,山海關之戰時,吳三桂的兵力為5萬多的正規部隊,加上2萬鄉勇。

李自成軍的規模

李自成軍的規模,各類史書記載也是差異極大。

吳三桂的基本軍力怎麼樣,鎮守山海關時,究竟有多少兵馬

有的史書說李自成率軍40萬,號稱百萬,有的說率軍10萬,也有說率軍6萬,前後差異極大。

其實,這也不是有人信口開河,而是統計口徑的問題。

李自成的軍隊分為兩部分:中央直屬部隊(五大營)及地方部隊。

地方部隊不提了,主要擔任守備任務。

中央直屬部隊,編制是清晰的。共五大營,除標營(中權親軍)下轄五營外,其餘四大營各轄左右二營。每小營下有一百隊。騎兵每隊50人,步兵每隊100-150人。

因此,李自成的機動部隊在6、7萬左右。

不過,“每一精兵,則畜司牧、司柴、司庖、司器械,不下二十人”。

負責後勤的人數,是精兵的20倍!

所以,李自成軍的規模大約是“眾實五六萬,且百萬人”,作戰部隊只有6萬,但加到一起有百萬人!

因此,各類史書記載的李自成兵力差異極大。

但是,綜合起來看,從陝西帶到北京來的作戰部隊兵力只有6、7萬人,其餘為沿途收編的響應民眾和收降的舊明軍隊(如唐通軍2萬)。

換而言之,李自成的骨幹部隊並不比吳三桂多多少,只是總兵力的規模佔據絕對優勢。

因此,吳三桂最大的問題不是兵力問題,而是糧食問題!50萬眾遷到山海關吃什麼?

對此,宋獻策曾提出:大王去,大王不利;三桂來,三桂不利。反對大舉用兵。

應該說,宋獻策的看法看出了吳三桂的優劣勢,但依然漏估了吳三桂降清的可能性!

吳三桂的基本軍力怎麼樣,鎮守山海關時,究竟有多少兵馬

或許由於優勢不明顯,劉宗敏等大將拒絕掛帥討伐,正在準備登基儀式的李自成只得“百忙之中”親征。

綜合各類史書的情況看,參與進攻山海關的李自成軍數字大約為12萬人。

至於為什麼說李自成軍軍為12萬,我們結合下面的作戰來看。

山海關:三方博弈

李自成的先鋒4萬精兵先抵達,吳三桂想趁李自成大軍未集,先吃掉先鋒。

但農民軍精銳也不是吃素的,雙方互有勝負。(《明季北略。吳三桂請兵始末》)

隨即,李自成親率的6萬人抵達戰場。(《國榷》)

吳三桂先“吃掉一部分”的計劃破產,且精銳久戰疲憊,遂施展緩兵之計。

一方面,吳三桂找到當地紳士,組成歡迎團,前去代表山海關百姓歡迎闖王。要爭取人心,闖王肯定要接待的,磨一磨時間。

另一方面,吳三桂將精銳悄悄撤入城內休整,換上羸兵,多樹旗幟,爭取時間。

李自成識破其計,破吳三桂外營,斬殺吳三桂所留的羸兵,繼續進攻。

旋即,李自成派本就在附近的明降將唐通率2萬人駐一片石,切斷吳三桂後路,又發大軍進攻山海關。(先鋒4萬+本部6萬+唐通2萬,李自成軍應為12萬左右)

隨即,李自成軍攻破西北角,直抵西羅城,吳三桂形勢危急。

此時,清軍抵進,擊敗了唐通,解了吳三桂的後顧之憂,但仍沒有入關。

吳三桂親自出關拜見多爾袞,求援。

多爾袞相信三桂後,令三珪先回,令清軍從南門關、北水關、關中門三路入關。

入關清軍的兵力不多,只有5-7萬左右。(一說為“入西水關、東水關的各萬人,駐歡喜嶺的3萬人;一說為入西水關、東水關者各2萬,多爾袞駐歡喜嶺3萬)

次日,雙方列陣對戰。

吳三桂能出來列陣而戰的,顯然只有4萬精兵,多爾袞部為5-7萬,一共9-11萬,略少於農民軍。

接下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吳三桂先與李自成戰,李自成佔盡優勢,吳三桂漸漸支援不住。

旋即,多爾袞趁機發動進攻,農民軍大敗!

三方博弈,農民軍慘敗!

總的來說,單純以軍力而言,當時的吳三桂無論軍隊素質還是規模,都是極為可觀的。

只不過,由於只有山海關一隅之地,軍隊難以長期獨立生存,必須尋找依靠。

吳三桂原本傾向於投靠李自成,如果李自成能夠稍微靠譜一點,收服吳三桂,其形勢都會好很多很多!

然而,李自成集團實在太不靠譜!非要在招降的時刻去騷擾別人家人,迫使三桂反目!

崇禎、李自成,哪怕當時關內有一個靠譜的統治者,順治又哪裡有機會入主中原呢?